劉東地
(浙江省慈溪市橫河中學,浙江 慈溪 315300)
學習目標:
培養學生讀圖、用圖,從圖中、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掌握影響優質農產品的地理區位因素。
培養正確的人地觀,以及熱愛家鄉、熱愛故土的情懷。
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提高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材料一:楊梅樹是中性樹,具有喜溫暖濕潤氣候,怕高溫不耐酷熱,喜陰耐濕,不耐寒,所以在長江以北地區不宜種植。楊梅樹適宜在海拔20-500米之間,酸性土壤種植,PH值在4-5之間,中性及微堿性土壤中也可生長。

表一:楊梅樹生長習性
結合楊梅樹的生長習性,據圖一、圖二,分別推測出我國哪些地區適合種植楊梅樹?并嘗試在下圖中畫出。
1000mm年降水量等值線描繪好如圖下:(藍色小塊代表我們慈溪的位置)
16-24度年均溫的等溫線描繪如下圖(藍色代表我們慈溪的位置)
兩幅圖的曲線進行疊加,得出楊梅的最佳生長范圍。如下圖:
材料二:慈溪楊梅產地位于四明山北部的丘陵山麓,地勢平緩,海拔400米以下。砂質紅壤土,pH值4.5—6.5,疏松、排水良好。全年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為海洋性氣候覆蓋區,屬典型的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
材料三:慈溪楊梅的品種以名聞遐邇的“荸薺種”和“早大種”楊梅為主,其最大特點是果大、核小、色佳、肉質細嫩、汁多味濃、香甜可口,鮮食、加工均可。慈溪楊梅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慈溪一代就有野生楊梅存在,人工栽培也有1300余年。其主要品種荸薺種楊梅是從實生樹的優良變異種選育出來的,因其果實成熟時呈紫黑色又光亮,酷似老熟荸薺顏色,故名。
材料四:北宋蘇東坡在吃了吳越楊梅后說:“閩廣荔枝,何物可對者,可對者西涼葡萄,我以為未若吳越楊梅”,認為吳越的楊梅可以與閩廣荔枝和西涼葡萄平分秋色,這是對吳越楊梅很高的贊譽。
請結合材料和圖表思考:慈溪市楊梅果品優質的原因?
材料五:慈溪市橫河鎮是著名的楊梅之鄉,全鎮楊梅種植面積2.5萬畝,年總產量近萬噸,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各鎮鄉之冠。1996年被國家有關部門命名為“中國楊梅之鄉”。其楊梅鮮果銷往杭州、上海、背景等大中城市,而且遠銷新加坡、日本等國家。
浙江慈溪六成楊梅硒含量豐富。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體內的含量在攝入與排泄中保持動態平衡。以抗氧化作用為中心,硒元素對保護細胞膜、防癌抗癌、保護心血管和心肌健康等都有一定作用。
楊梅不但是夏日名果,而且還有很好的藥用價值。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云:“因其形如水楊子而味似梅故名”。產地一般家庭都習慣地把楊梅果實浸入燒酒(白酒)之中,遇到赤日炎炎的時候,吃上幾顆“燒酒楊梅”,能消暑開胃,氣舒神爽;同時,楊梅還有生津止渴、幫助消化、利尿益腎、去暑解悶等功能,祖國醫學對此亦有較高的評價;楊梅核仁含油率高,可供炒食或榨油,還含有維生素B17,這是一種抗癌物質;樹皮富含單寧,可作赤褐色染料及醫療上的收斂劑;樹冠終年常綠,圓頭形,是城鄉園林綠化和山區水土保持的優良品種。
請對如何做大做強楊梅產業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議(小組討論,并派一名代表發言)
人生本來就充滿著失敗與成功、悲劇與喜劇、痛苦與幸福、仇恨與恩愛等的人生“酸甜”。享受人生,是甜也好,是酸也罷,都應泰然品味,只有當酸甜滋味同在,才知楊梅的獨特,才覺楊梅的珍貴,才會翹指贊美。生活本來就是辛酸與甘甜的抗爭,我們既不能讓自己一味地在酸楚與苦悶中沉淪!也不能一味地在甜蜜與溫暖的懷抱里沉睡。人要為酸而活著,也要為甜而流汗!
人生就如吃楊梅,酸甜交融,耐人尋味……我們在人生道路中,應甜時不忘酸,酸時堅信甘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