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西咸新區轄區村莊和農村人口基數較大,導致城鎮化建設難度加大,實現“以人為本”成為西咸新區城鎮化建設的關鍵。從西咸新區城鎮化水平發展現狀出發,分析城鎮化建設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針對城鎮化可能產生的影響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城鎮化;區域經濟;發展策略;西咸新區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06-0060-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D631.42;F127? ? ? ? 文獻標志碼:A
1? 西咸新區城鎮化水平現狀
西咸新區是國家級新區,位于西安和咸陽之間,下設5個新城,規劃面積882 km2,轄區內人口達101萬人,涉及22個鄉鎮和街道。近年來,西咸新區先后獲得國家新型城鎮化、服務貿易、自由貿易、創新創業、海綿城市、臨空經濟示范區等10個“國字號”試點示范。2017年,西咸新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 093億元,增長15.6%,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5億元,增長40.6%,引進內資和實際利用外資分別增長44.1%和113.3%。
西咸新區轄區村莊和農村人口基數較大,要在確保城鎮化較快發展的同時,避免僅出現“土地城鎮化”而農村人口不能享受城鎮化紅利的局面。西咸新區主要從以下兩方面采取措施。
首先,對西咸新區新入駐項目進行嚴格把關,包括項目出入、土地供給、審批管理、耕地保護等。目前西咸新區保留272 km2的建設用地,人口城鎮化比率達到54%。
其次,城市發展實行“以人為本”原則。在實踐中,針對西咸轄區具體情況,健全鄉村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加強農民職業技能培訓服務,使當地農民能夠就近就業。確保土地被征后農民手里有現金、閑置房屋租售后有租金、商業面積有分紅、就近就業薪資和老年生活有保障等,切實提升城鄉居民生活水平。
2? 西咸新區城鎮化建設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2.1? 城鎮化建設速度對經濟增長的積極影響
2.1.1? 內需擴大拉動經濟增長
城鎮化過程中,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固定資本投資,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同時緩解了居民剩余勞動力問題。這種擴大內需的方式,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1-2]。
2.1.2? 有利于當地產業結構升級
項目入駐后,不僅能解決當地居民就業問題,還能發展其他服務業,例如餐飲、金融、旅游等,有利于當地產業結構升級,促進當地經濟健康發展。
2.1.3? 有利于提升各種生產要素配置效率
西咸新區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促進勞動力由農村轉向城市,加快了非農產業發展,使第一產業得到優化,同時帶動了第二、三產業較快發展,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城鎮化建設發展中,生產要素得到了更合理、更高效的配置[3]。
2.2? 城鎮化建設對經濟增長可能產生消極影響
2.2.1? 導致各種城市病
城鎮化高速發展的同時,可能會產生一系列問題,例如環境污染、非農土地嚴重減少等。伴隨勞動人口下降和土地成本快速增加,房地產市場逐漸由供不應求向供大于求轉變,使得城市間競爭激烈。近年來,政府對城市的投資不斷加大,一定程度上拉動了GDP增長,但也產生了交通堵塞、空氣質量差等城市病[4]。
2.2.2? 可能導致區域內城鎮體系經濟效益低下
近年來,我國經濟增速趨緩,城鎮化建設速度也開始減慢。其主要原因在于國內城鎮化建設大多在政府主導下完成,而各地政府在實踐中往往從自身利益角度出發。在利益驅動下建設的城鎮,可能在定位和發展模式等方面出現雷同或不明確的情況,影響各區域內城鄉之間分工協作,進而降低區域經濟效益[5]。
2.2.3? 各區域產業投資不均衡
從2018—2019年數據來看,西咸新區城鎮化建設過程中,雖然投資規模不斷增加,但三大產業投資增速出現嚴重不平衡。其中,工業投資為負增長,房地產投資項目落地和投資效益仍需加強。西咸新區各城區投資增速差距明顯,導致各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
3? 推動西咸新區城鎮化建設的策略
2019年,陜西省、西安市開始核算西咸新區地區生產總值等經濟指標,核定2018年度西咸新區地區生產總值為293億元。2018年一季度,西咸新區GDP同比增長13.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6.7%,增速均為陜西省第一。
3.1? 增強經濟發展內在動力
在西咸新區城鎮化建設的同時,要積極進行科技創新,優先布局省內重大項目,努力將科研院所、科技創新服務機構向轄區聚集。要持續做好各項整治活動,扎實有效推進扶貧、安全、金融風險防范等工作,促進西咸新區經濟繼續高效、穩健發展。
3.2? 做好政策引導
各地政府要根據本區域資源優勢和實際情況,從各區域自身發展定位、產業協同、公共服務等方面,制定合理的招商引資計劃,實現精準招商。進一步細化產業招商專項方案,結合各地產業發展狀況,從產業準入、技術、環保、金融、財稅等方面,分類別制定專項政策。
3.3? 合理布局產業,適當平衡投資力度
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西咸新區要主動作為,盤活各種資源,做好各要素保障工作。同時,西咸新區應結合年度目標任務和財政狀況,對支出規模和結構進行合理安排,加強與社會資本有效合作,充分增強社會資本服務經濟發展的能力。
參考文獻:
[1]任云良,程珊珊.區域經濟與城鎮化建設互動模式實力研究[J].商業時代,2005(35):74-75.
[2]韓立紅.小城鎮建設與區域經濟發展的互動機制研究[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13.
[3]徐春祥,韓召龍.新型城鎮化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研究——以遼寧省為例[J].沈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8):69.
[4]王素娜.城鎮化對河南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J].河北企業,2018(12):76-77.
[5]黃健.城鎮化對城市區域經濟發展影響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9(9):18.
基金項目:陜西國際商貿學院校級項目“西咸城鎮化建設與區域經濟發展關系研究”(SMXY201904)。
作者簡介:王飛婷(1987—),女,漢族,陜西西安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金融工程與金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