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生產在經濟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現代化新技術是農業種植生產的重要手段,不僅可以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和種植效益,還可以推進農業經濟高效穩定增長。分析農業種植生產現狀,探索現代化新技術的應用策略,為農業經濟發展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現代化新技術;農業種植生產;應用研究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06-0102-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1? ? ? ? 文獻標志碼:A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農業種植生產逐步實現規模化和現代化,生產效率和種植產量也隨之提升。但是由于我國人口多、耕地少,部分農業種植生產仍然采用傳統模式,現代化農業生產應用受到限制,現代化新技術難以大范圍推廣應用。如何合理運用現代化新技術,提高農業種植產量和質量,成為當前農業建設發展的關鍵。
1? 農業現代化新技術的應用價值
1.1? 有利于加快現代化農業建設步伐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農業生產種植面臨著技術革命,這對傳統農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發展機遇。同時,從我國農業發展現狀來看,農業現代化新技術可以實現農業產業化和科技化的協調統一,這對提升農產品品質和市場競爭力都具有重要意義。
1.2? 有利于加快傳統農業改革步伐
農業現代化新技術是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發展的產物,具有傳統農業生產模式不具備的特征。在農業種植生產中有效應用現代化新技術,可以促進農業傳統的資源依附型向現代智能型轉變,可以節省農業生產種植的人力資源,農產品質量也得到了保障。同時,農業現代化新技術不僅包含種植技術、育苗技術,還涉及一些基因工程技術、細胞工程技術。將這些新技術融入農業生產種植中,可以增加農產品多樣性,推動農業種植生產快速發展[1]。
2? 現代化新技術在農業生產種植中的應用
2.1? 光技術的應用
在農業生產種植中,光照非常重要。但是各地區光照條件和氣候條件不同,如果無法滿足農作物生長的光照需求,就會影響農產品產量和品質[2]。因此,根據種植區域光照條件和農作物品種因素,合理運用光技術,調整紅光和藍光比例,提高光源的應用效率,有效控制農作物所需光照,保障農作物成長環境。例如在種植草莓時,種植人員可以采用農用鈉燈增加草莓的光照,這樣既可以縮短草莓生長周期,又可以增加草莓的甜度和產量,優化草莓本身的色澤,提升草莓的品質。同時,光技術還可以應用于病蟲害防治工作,通過分析病蟲害發生的原因,改進和優化光照條件,進一步提高病蟲害防治質量。這也是現代化新技術應用的積極作用。此外,將光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種植中,可以有效調節各地區的種植條件,通過合理運用人工光源,有利于擴大農業種植生產規模,有效控制農作物生長條件,對提升農作物產量和質量非常重要。采取這種方式不僅可以降低自然條件對農作物成長的影響,強化人工控制能力,還可以改善農作物生長條件,保障農作物健康成長。
2.2? 信息技術的應用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已經深入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對于農業生產種植而言,信息技術可以應用于農業經營管理、生產工具等方面,起到輔助作用。
2.2.1? 農業生產信息管理信息化
與傳統精耕細作的農業模式相比,大規模、集成化農業種植生產模式管理難度大、信息量多,如果采用傳統管理模式,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和疏漏。在農業生產種植中構建信息化管理系統,結合相關數據庫技術和軟件技術,有效收集農業種植數據,科學分析和整理數據,為農業種植提供科學的參考數據。同時,在此過程中不僅可以實現信息數據共享,為農業生產提供海量有效數據,還可以指導生產種植方案,對提升農業生產水平具有重要意義。例如種植人員如果在農作物生產種植中遇到技術問題,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查詢獲取專業指導,尋求專業人員幫助。此外,自然環境與農業生產種植息息相關,氣候環境的變化直接影響著種植方式和農產品品質。因此,在農業生產種植中要合理運用計算機技術監測氣候變化,根據各地區氣候條件的變化規律制定有效的農作物種植計劃,確保農作物生長環境。
2.2.2? 農業生產過程監測技術
傳感技術是現代化新技術之一,將其應用于農業種植生產中,可以有效監測農作物生產過程,及時掌握農作物生長環境的相關數據,實現農作物生產精細化管理。在大面積農業種植中,種植人員可以借助傳感技術檢測農作物和外界環境,并根據農作物需求及時調整種植策略,這樣不僅有利于實現農作物生產全過程監測,保障農作物的生產環境,還可以及時補給農作物生產需求,提升農作物種植的有效性。例如傳感技術可以監測農作物生長狀況,如光照狀況、水分狀況,如果農作物出現缺水現象,便可以及時灌溉,保障農作物生長所需水分。通過運用傳感技術,不僅可以減輕種植人員的工作壓力,保障監測數據的全面性,還可以保障農作物生長質量,對實現現代化農業種植管理建設具有積極意義。除了傳感技術,無人機技術也可用于農作物生產管理中。現代化農業生產規模較大,依靠人力資源監測農作物生長耗時耗力,工作效率也比較低,借助無人機技術可以快速了解農作物生長情況,這種自動化的巡查方式更加便利,不僅節省了人力成本,還提升了工作效率。
2.3? 生物技術的應用
在農業生產種植中,生物技術常常被應用于農作物培育,尤其是育苗階段,生物技術可以確保種子的生產品質,有效控制種子發芽到成長的過程,對提升種苗的品質至關重要。例如在農作物種植培育中,可以借助生物技術,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提升種子的生長能力,增強農產品本身的抵抗力。同時,在無菌環境下利用人工誘導的方式,協助幼苗完成成長,這樣的育苗技術更加精細化,可以保障幼苗的生長能力,為高產高收奠定基礎。此外,生物技術在提高農產品品質方面也具有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在生物技術的支撐下,綠色環保型殺蟲技術可以在保障農作物的基礎上,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量,實現綠色生產種植,保障農作物的品質。由此可見,將生物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種植中,不僅可以提升農作物種苗的生長品質,強化育苗的抵抗能力,還可以不斷研發新品種,豐富農作物多樣性,有利于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
3? 結束語
在新時代環境下,農業生產種植更加強調規模化和效率化,對農產品品質的要求也進一步提升。通過分析現代化新技術的應用價值,將信息化技術、生物技術以及光技術等融入現代化農業生產種植中,不僅可以強化農作物種苗的品質,保障農作物生長環境,還可以有效預防病蟲害,及時解決農業生產問題。通過這種方式,有利于實現現代化農業生產管理,提升農業生產種植效率和品質,對農業經濟長期穩定發展也具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韓艷慧.現代化新技術在農業種植生產中的應用策略[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8(3):26.
[2]王景波,謝海濤,趙小紅,等.農業種植技術與農業機械化生產的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8,38(21):75-76.
作者簡介:李月凱(1972—),男,漢族,山東定陶人,專科,助理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