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衛芬

【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壓健康教育在社區慢性病防治中的應用和可行性。方法:納入本社區100例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通過抽簽法分為常規組以及研究組,每組50例。常規組給予常規干預模式,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加入健康教育。對比兩組高血壓知識掌握率。結果:研究組高血壓知識掌握率高于常規組(P<0.05)。結論:針對社區高血壓患者在常規干預工作中加入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高血壓知識掌握率,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高血壓;健康教育;社區;慢性病
高血壓是較為常見且多發的慢性疾病,隨著疾病進展可對心、腎等重要臟器產生嚴重損害,威脅患者生命健康。由于高血壓具有較強的隱匿性,加大高血壓健康知識宣教力度,對于抑制高血壓患者疾病進展具有積極的意義[1]。本研究以100例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健康教育的應用效果?,F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納入2019年6月~2020年1月本社區100例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通過抽簽法分為常規組以及研究組,每組50例。常規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43~75歲,平均年齡(59.05±2.36)歲。研究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44~74歲,平均年齡(59.02±2.41)歲。兩組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規組給予常規干預模式:開展為期6個月的常規化干預工作,社區醫護人員定期上門提供相關健康檢查等服務,全面評估患者身體狀況以及病情進展,嚴格督促患者遵醫囑服藥并定期進行檢查,指導患者糾正不良生活及飲食習慣,與患者保持聯絡,按時提醒患者入院復查。
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加入健康教育,具體措施如下:(1)健康教育管理。建立社區居民的電子健康檔案,對高血壓患者予以個體化以及專業化的綜合性管理。以多樣化的形式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如于社區醒目位置懸掛高血壓健康知識宣傳海報、設置健康教育宣傳專欄、向患者發放慢性病防治知識手冊、集中開展慢性病防治知識座談會等[2]。(2)糾正不良生活習慣行為。飲食指導方面,嚴格督促患者遵循健康膳食食譜進食,以低鹽、低膽固醇、低脂肪以及豐富維生素等食物為主,杜絕暴飲暴食;戒煙戒酒,與患者家屬共同督促患者盡快改正吸煙以及飲酒等不良習性;運動鍛煉,向患者提供科學化的運動訓練建議,如散步、跑步、登山、打太極拳等有氧運動,避免身體肥胖,強化自身免疫力功能;用藥指導,囑咐輕度病情患者持續性服用小劑量降壓藥物,告知中度以及高度高血壓患者應選用鈣離子拮抗劑或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類藥物,充分保障患者用藥安全性[3]。(3)保持良好的心態:告知患者合理且科學地安排日常生活以及飲食起居對自身病情控制產生的作用,從而使其提高警惕;囑咐患者盡量避免過度勞累,通過讀書、看報或聽音樂等途徑轉移注意力,對負性情緒嚴重者予以人性化的心理開導,保持情緒穩定。(4)指導自測血壓。集中化示范測量血壓的正確方式,對未掌握的患者需展開“一對一”式指導,向患者普及每日測量血壓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并告知患者血壓指數發生異樣時即刻入院就診。(5)成立高血壓自我管理小組。定期組織開展小組活動,包括對高血壓患者進行高血壓病因、危害、飲食、運動等方面的教育,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疾病的認知,加強自我能力,增強血壓控制效果。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高血壓知識掌握率。
1.4 統計學方法
通過SPSS26.0軟件完成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 結果
研究組高血壓知識掌握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高血壓為一種長期且慢性疾病,可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日常生活,若長時間無法有效控制患者血壓水平,會大大增加疾病危險性。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高血壓知識掌握率優于對照組(P<0.05)。因此,對高血壓患者進行全面型較強的健康教育,可提升患者對高血壓疾病的認識及自我管理能力,掌握控制病情的應對措施,糾正疾病知識相關誤區,幫助患者塑造良性行為,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飲食以及生活等方面的健康意識;此外,還可使患者熟悉用藥方面的知識,重視各類注意事項,進而有效控制疾病進展。
綜上所述,針對社區高血壓患者在常規干預工作中加入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高血壓知識掌握率,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左苗苗,衡東輝.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壓慢性病管理模式中的應用及對防治效果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20,18(15):159-161.
[2]劉軍華.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壓社區慢性病管理中的應用[J].基層醫學論壇,2020,24(11):1503-1504.
[3]景海峰.高血壓健康教育在社區慢性病防治中的應用探討[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8(8):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