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翻轉課堂作為教育信息化的典型應用,有燎原之勢,是高職思政課教學改革的有益探索。在高職思修課的教學中采用“翻轉課堂”這種新教學模式,通過課前、課上和課后的教學實踐,不僅可以提高思政課的實效性,增加了思政課的吸引力,而且促進信息技術的教學融合。
關鍵詞:高職思修課;翻轉課堂;實效性
一、研究目的
“翻轉課堂革命性地顛覆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傳統的教學過程?!苯陙?,翻轉課堂作為教育信息化的典型應用,以其獨特的魅力受到國內外教育界的廣泛關注,有燎原之勢,是高職思政課教學改革的有益探索。一是轉換了學生和教師的角色。在“翻轉課堂”上學生是主角,老師是促進學習者。二是傳統被動的“教與學”轉換為“學與引”。三是借助于互聯網+,有效銜接課上課下,提高了思政課教學的視域和趣味性,拓展了其理論深度和廣泛實踐。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出學生課堂、課下、線下、線上混合教學的體系機構,從真正意義上實現思政課堂的翻轉。在高職思政課教學改革中,將“翻轉課堂”應用于教學,可以明顯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參與度和思考力,可以提高《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趣味性、實效性。
二、高職探索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可行性
(一)高職學生機不離手
2019年下學期,我對武軟馬院開設思政課的大一新生進行了網絡問卷調查,涉及12個班級379人,包含金融、物流、電子、機械、軟件、社會體育等專業,代表了武軟高職的大多數同學。這學期,我和同事將“翻轉課堂”模式應用于思修課的教學。調查顯示,100% 的同學有一部智能手機,98%的同學多部分時間用于QQ、微信、微博交流網站,少部分時間用于瀏覽新聞和購物,只有2%的同學用于各種學習。其中,男同學風靡于打游戲,女同學風靡于購物和追星。平均上網時間超過4-6小時。
(二)高職學生思修課學習的被動性
調查顯示,大多數高職同學不會主動翻開思政課教材,但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敦促下,有78%的同學每周愿意花1-2小時上網學習,查找思修課的相關資料,展開小組討論,80%的同學表示厭倦了滿堂灌式的講授授課方式,他們喜歡走上講臺講授自己理解的思修課,喜歡跟同學們一起交流,喜歡鮮活的課堂活動。因此,我們的思修課教學可以嘗試將1-4章的第三節作為翻轉課堂,第5-6章可以展開道德辯論賽或法律小講堂,這種“留白”的教學模式留有一點空間給同學們做自由探索和思考,不僅促使同學們自己系統鞏固了前面的知識,還發揮了同學們的上講臺展示力和創新創造力,讓思政課入腦入心。
(三)武軟高職教學班級規模
武軟高職的思政課近幾年都采用小班教學,人數最少的班級30人,人數最多的班級55人,平均37人,符合翻轉課堂有效交流對話的教學要求。調查結果表明,在高職思修課程改革教學中開展翻轉課堂是可行有意義的。
三、在高職開展翻轉課堂的教學實踐過程
此次翻轉課堂通過先學后教的模式,鼓勵同學們課前自主學習、課上交流和課后反思以達到教學目標。
(一)構建QQ學習平臺
調查中發現,QQ群是應用頻率最高的群,同學們基本上每天都會登錄看信息通知,且方便傳文件。翻轉課堂QQ交流群的建立,方便師生、生生的互動交流。
(二)設計翻轉課堂教學過程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堂開始之前進行學習交流,而在課堂期間師生、生生開展相應的探究學習活動,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效率,提升學生的學習有效性。
(1)教師課前準備工作,首先,思修課老師把教學PPT、教學方案、案例、相關視頻等內容上傳到QQ,方便學生掌握重點難點,開展自由學習和探索,加強理解。其次,在理解的基礎上上傳一些閱讀資料,幫助同學們擴展思維。最后,上傳一些思考題和案例分析題,跟同學們開展討論。學生可以在圖書館、教室、宿舍等地方在線學習,與同學、老師交流探討,初步了解教學內容。
(2)教師組織課堂討論。在組織學生開展思修課的翻轉課堂實踐活動中,教師是組織者、引領人,不再是講臺上的知識傳授者。首先,組織同學們就相關材料開展課堂討論交流和思考,老師參與討論并在學生需要的時候提供信息資源和幫助,學生在參與討論的過程中消化知識點并獲得正確的認知。其次,開展課堂展示與評價。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嘗試在每一章“留白”,鼓勵同學們走上講臺,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探索。
(3)課后師生交流與反饋。學生深入思考后可能會有新的問題產生,課后的繼續交流可以促進同學們思想向著更加健康、成熟的方向發展。以2018版思修教材的第四章第三節如何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踐行者為例,課前,我通過QQ上傳了PPT資料、解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視頻和相關基礎練習題,引導同學們思考:大學生該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學們閱讀了相關資料,觀看視頻后在群里交流,大部分同學能很好理解基礎知識。但在探討此次翻轉課堂的展示課時存在很多疑惑。課上,針對同學們在預習中的問題和展示課中的疑惑,我又開始了第二次備課,將問題和疑惑集中討論并釋惑讓同學們深入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并指導同學們分組著手準備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展示課,吸引了很多同學的注意力。課后,在翻轉課堂留白給學生自主探究展示課上,我又及時給出一些建議方法,幫助同學們關注時事發散思維,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含義,通過有效的引導,同學們積極參與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示課的探究,其中融入了討論式教學,學生參與性強,建立了有序、有效、有趣的智慧課堂,培養了同學們嚴謹治學的態度和兢兢業業的探究精神。此次翻轉課堂充分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通過同學們的自主學習探究啟發同學們的思維,將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通過同學們自己展示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現實生活緊密相連,展示課激發了同學們的興趣,收到良好效果。
(三)課程考察方式
根據“翻轉課堂”的考核主要根據學生上學習通下載學習資料的記錄和群內討論和展示課進行綜合評估,涉及到展示課的PPT、演講過程、法律知識競賽和模擬法庭等成績,占到總成績60%進行綜合考察,這種考察注重同學們平時的學習積累,而不是突擊式的背誦結果,能夠刺激同學們自主主動學習。
四、開展翻轉課堂教學實踐總結
(一)翻轉課堂提升了課堂效率。翻轉課堂采用留白的方式給學生留有自由思考和探索的時間,避免了同學們全程緊張參與的疲憊,在上課前已經大概掌握了學習的重點、難點,刷過練習題,為自己小組的展示課作過深入思考。這樣的課堂學生參與度和積極性非常高,把學習過程變成討論高潮迭起的交互過程,不僅縮短了面授時間,而且提高了課堂效率,達到翻轉留白提效率,展示課堂促入心。
(二)翻轉課堂使課堂高效。翻轉課堂以討論為主,學生參與度高,教學效果好,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翻轉課堂有效使用教學時間,通過課前自主學習,課上更多時間師生互動交流重點、難點,教學安排更緊湊,教學質量更高,填鴨式、呆板的思政課狀況得到改善,思政課教學更具實效性。
(三)鍛煉了學生能力。首先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在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問題的指引下,同學們的展示課異彩紛呈。有同學將展示課設計成情景劇,學生當演員來演繹教學內容,同學們的創新思維能力令老師覺得amazing!其次,提升了同學們協作能力。展示課以同學們分小組完成,期間同學們的寫作能力、PPT制作能力、演講能力均有所提高。最后,小組辯論賽、模擬法庭等展示課提升了同學們的交往能力、相互協作能力等。
此次開展翻轉課堂留白活動是高職思政課教學改革活動有益探索,提升了思政課的吸引力,提高了思政課教師的業務水平,增進了思政課的實效性,促進了信息技術的教學融合,在思修課上采用翻轉課堂留白的教學模式值得探索。
五、翻轉課堂教學實踐問題與思考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是高職思政課改革教學中的一項有益探索,對于思政課教師探索教學規律、提升教學技能和提高思政課的時效性都是十分有意義的,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組織課堂、探索教學實踐、收集反饋和總結經驗都需要時間和精力,存在一些亟待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怎樣實現傳統教學模式和翻轉課堂模式的整合。思政課教學說到底還是一種理論課為基礎的教學,視頻和資料并不能再現理論邏輯的教學內容,以往的理論授課方式雖然單調,卻可以把理論體系講清楚。因此,翻轉課堂的教學實踐探索必須有效融合傳統和互聯網+的手段,吸取精華,去其糟粕,注重整體教學效果。
(二)怎樣實現課前課上課后的有效銜接。相比較傳統課堂的導入、講解新知識和總結,翻轉課堂的教學環節比較依賴資料的貯備、相關視頻的應用、學生自學方面的要求等等,對課前、課上和課后的連貫性要求高,同時要考慮不同的學生知識底蘊不同、接受新知識的差異性大和學習風格不盡相同,難免會出現顧此失彼的情況,還會出現偏離教學目標、討論交流不暢等問題,甚至會出現適得其反的情況。考慮到以上種種情況,我們在探索思政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需要有效銜接教學環節,在到達教學目標的同時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翻轉課堂的教學實踐探索需要硬實力和軟實力。很多高職的發展狀況不同,師資力量、硬件設備和配套設施不一定能到位。一方面從硬件設備上來說,翻轉課堂需要的視頻資料、微視頻制作等會影響課堂效果,但高職在教學實踐的探索過程中常常出現鬧饑荒的現象。另一方面從師資力量方面來說,目前高職并沒有實現共享優質師資的現象。
(四)致力于打造高職思政金課。高職學生學習積極性比本科院校要低一些。數據顯示,38.8%的學生會主動參與討論的學生占38.9%,會提出新問題的學生占12.8%。他們認為思政課枯燥無味,刻板沉悶,難以下咽。翻轉課堂致力于改變思政課死記硬背、滿堂灌、刻板沉悶的印象,致力于打造思政金課,吸引學生注意力。從小組討論、情景劇、模擬法庭、今日說法到生活中的鮮活案例,談藥家鑫的法制淡薄,談林森浩的追悔莫及,引導學生認識到提升思想道德素質與法治素養、扣好人生第一??圩拥闹匾?,致力于把思政課上到學生心里去。翻轉課堂是新形勢下不斷探索思政課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
(五)理論創新讓思政課有意思。在執講弘揚中國精神時,我用了哈佛大學學者大衛-查普曼學者對中國神話的研究。他說,研究中國的神話故事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鉆木取火:西方的神話里普羅米修斯偷來了火,中國的神話里火是靠堅韌不拔的摩擦得來的。中國的神話故事里蘊含著與大自然作斗爭、抗爭的精神。大禹治水:西方的神話里遇到洪水是躲進諾言方舟,而中國人的神話里卻是戰勝洪水,與大自然的災難作斗爭。愚公移山:如果有一座山擋在西方人面前,西方人覺得搬家是最好的選擇,而中國人的故事里卻是一代接一代把山搬開了。每個國家都有關于太陽神的傳說。太陽神有著絕對的權威,西方神話里是聽從神的安排,中國神話里卻是挑戰太陽神的權威。精衛填海:一個女孩被大海淹死了,依然化作一只鳥復活,每天銜石子把海填平??涓钢鹑眨阂粋€人因為太陽太熱,想要把太陽摘下來,就有了去追太陽的想法,后來他累死了。很多人笑這個人不自量力,中國人卻把他當做英雄傳頌,贊美他面對困難敢于挑戰的勇氣。在后羿射日的故事里,終于把太陽射下來了。刑天:另一個人形態因為挑戰天帝被砍下了頭,但他依然揮舞雙斧繼續戰斗。中國人的神話故事告訴后代,自強不息,永不屈服。中國人從小聽神話故事長大,他們的基因里融入了不屈服敢于抗爭的基因,他們會向祖先一樣堅強,這也是中華民族延續了5000年依然屹立至今的原因。通過這樣的故事講解,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充滿了靈氣,點燃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豪邁之情,從而引導學生樹立文化自信。
參考文獻
[1] 林江梅翻轉課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中的應用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
基金項目:文章系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社科項目“思政課教學改革一師一課”項目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張小枝(1978- ),女,湖北隨州人,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湖南師范大學哲學博士后,研究方向:倫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