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云開 薛聰
摘 要:電改背景下,加強成本約束和收入監管是我國電力體制改革的大勢所趨。本文通過結合電網企業實際,從已技改資產的折舊年限延長、即將逾齡資產的剩余壽命管理、退役資產剩余壽命管理和用戶資產折舊年限調整四個方面提出折舊調整策略,優化輸配電成本結構,實現電網企業降本增效。
關鍵詞:電力體制改革 ?固定資產 ?折舊 ?成本監審
一、引言
2015年,《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規定了“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的輸配電定價模式,定價折舊費是其中的重要參數。[1]2018年以來,一般工商業電價已經實現六連跳,電網企業利潤被一再壓縮,因此亟需開展折舊策略的調整工作,優化輸配電成本結構,實現企業降本增效。
二、電網企業折舊管理的現狀及問題
在成本監審政策和一般工商業電價下調的共同作用下,電網企業的利潤空間受到嚴重壓縮,企業運營壓力大幅增加,電網企業不得不向“降成本、提效益”的內部運營模式轉變。定價折舊費在準許成本中所占比例最大,電網企業對定價折舊費的管理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準許成本核定。[2]至2018年底,寧波市供電公司(以下簡稱“寧波公司”)固定資產原值總額約280億元,累計已計提折舊共計約164億元,占比25.57%,具體折舊管理問題如下:
一是存量資產折舊年限與定價年限差異大,導致寧波公司實際折舊率與折舊費用過高,在成本監審中造成折舊費用的核減,不利于企業爭取合理電價。二是逾齡資產規模大,至2018年底,寧波公司逾齡資產達40.12億元,在折舊政策不變的前提下,預計至2020年將達70.18億元,累計增長33.51%,無法計入有效資產,卻仍在消耗運行維護費用。三是已技改資產折舊年限未延長,易導致有效資產規模核減,公司無法獲取合理的準許收益。四是新增資產折舊年限延長,造成企業現金流縮減,不利于公司生產經營活動和投資活動的穩定開展。
三、實現企業降本增效的折舊策略對策
電改背景下,電網企業有必要開展固定資產折舊策略研究,實現企業的降本增效。本文通過制定已技改資產的折舊延長策略、即將逾齡資產剩余壽命管理策略合理延長存量資產折舊年限,使企業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與定價折舊年限逐步趨同,有效避免折舊費用在下一監審周期的核減;再通過退役資產剩余壽命管理,優化企業成本結構,促進企業降本增效,保障電網企業稅后利潤;同時,調整用戶資產的折舊年限,維持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所需的現金流。
(一)已技改資產的折舊年限延長策略
為切實優化電網企業的成本構成,按照“先驗證、后調整”的思路,調整已技改資產的折舊年限,確保已技改資產的折舊年限得到合理延長,實現電網企業準許成本核減風險的有效防范。
首先,由財務部開展資產清查工作,利用未來適用法對資產的折舊費用進行驗證測算,根據測算結果鎖定經濟價值發生過變更、折舊年限未相應延長的資產。其次,財務部協同實物資產管理部門對該類資產支撐材料的準確性、完整性進行復核,利用加權平均法重新計算該類資產的剩余折舊年限。最后,由財務部專職對該類資產的資產卡片統一進行信息維護工作。
(二)即將逾齡資產的剩余壽命管理策略
逾齡資產規模的快速擴大是影響電網企業成本結構的關鍵因素之一,財務部需利用信息化手段對逾齡資產進行動態監控,提前介入設備技改延壽計劃的制定工作,切實延緩逾齡資產的擴大速度。主要做法為:
一是加強信息化管控,完善ERP系統字段,增加“即將逾齡資產”字段,財務部門定期導出一年內即將逾齡的資產名錄,編制《將逾齡資產信息清單》;二是落實計劃編制,由發策部門牽頭、運檢部、財務部配合,根據《將逾齡資產信息清單》按順序編排技改延壽項目計劃,并編制本年度的《資產延壽專項技改計劃表》;三是將逾齡資產的技改項目實施完成并驗收后,由運檢部對資產進行技術壽命重新評估,并出具《技術壽命重估確認表》;四是財務部專職以《技術壽命重估確認表》和項目決算報告為依據,利用加權平均法進行資產延壽后的折舊延長年限計算,并進行資產卡片信息的修改和更新。
(三)退役資產剩余壽命管理策略
為加強對資產退出處置的線上線下協同管控,落實無效、低效資產的清理整治,嚴格防范有效資產流失,以“一清理、一嚴控”為主要手段,科學管理退役資產的剩余壽命,夯實企業有效資產基礎。
“一清理”即定價折舊逾齡資產專項報廢清理。財務部提前介入擬退役資產處置意見的制定工作,項目管理部門完成《擬拆除資產清單》的編制工作后,財務部對擬拆除資產清單中資產的逾齡情況進行審核。對于資產使用年限超過定價折舊年限的,建議進行專項報廢,督促實物資產使用部門盡快安排報廢清理工作;對于資產使用年限并未超過定價折舊年限的,則執行正常的資產退役處置流程。
“一嚴控”指嚴控凈值過高資產報廢。財務部門強化自身在資產退役處置過程中的決策作用,增加資產折舊計提情況判斷流程節點。在進行退役資產處置決策時,由財務部門對退役資產的殘值率進行審核,并綜合技術部門的技術評估報告給出處置意見,嚴格控制殘值率大于20%的資產報廢事項,防范有效資產的流失。
(四)用戶資產折舊年限調整策略
至2019年10月底,寧波公司2019年度接收的用戶資產總額約7478萬元,其中配電線路占比75.2%,配電設備占比24.8%。公司現行的固定資產折舊計提政策中配電設備及線路的會計折舊年限為12年,根據公司運檢部對以往用戶資產的分析,發現用戶資產設備質量和成新率普遍較差,大約只能達到自建資產技術壽命的70%。因此,以企業會計準則中相關規定為依據,將用戶資產的折舊年限最高調整為自建資產的70%,即8年,企業可根據自身現金流調整的需求在4-8年內對用戶資產的折舊年限進行取值,以平衡企業現金流、彌補有效資產折舊費用減小額。
四、結束語
折舊費作為電網企業維持再生產必不可少的資金,不僅在成本監審中影響輸配電價核定,而且對企業穩定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必須加強對折舊費用的調整工作,力求其真實反映企業的成本開支,并逐步向成本監審政策趨同,才能維持企業正常運營活動,實現降本增效,確保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柳宇燕,葉澤,張鼎祖,喻采平.電網定價折舊參數對準許收入的影響[J].系統工程,2017,35(07):33-39.
[2]王冬法,藍飛,金紹君.輸配電價改革背景下電網企業成本管理問題及其對策分析[J].商業會計,2019(08):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