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鈞麟
摘要:新媒體時代為構建青年亞文化群體文化身份提供了多種渠道,青年群體通過多種手段建立起屬于自己的文化空間。本文以粉絲文化為切入點,淺析新媒體環境下的青年亞文化內涵與特征,并探析新媒體時代下青年亞文化的意義。
關鍵詞:青年亞文化:新媒體時代:粉絲文化
一、新媒體時代下青年亞文化的內涵與特征
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我們的生活方式逐漸被改變,思想文化也逐漸走向多元化。同時,我們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新媒體時代。青年亞文化深受這一時代背景的影響,文化群體的抗爭意識弱化,如同狂歡般的文化消費占據了主導地位。此外,新媒體時代信息豐富、允許匿名及多重身份的特性為青年亞文化的空間的構建創造了一個溫床,讓群體得以構建一個屬于他們的虛擬社區。同時,網絡平臺創造了全新的、實時的、高效的互動溝通渠道,人的互動需求得以滿足。大眾進入了一個可以互動和多元對話的時代,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時空距離。在新媒體時代,個性化成為了大眾追求的目標,人們向往獨特,對自我訴求的追求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正如粉絲文化中,粉絲對偶像的崇拜正是對個性的崇拜。而在新媒體環境下個性的多種表達方式,不僅讓每個偶像各具特色,也讓每個粉絲開啟了自己個性化的選擇的新時代。粉絲可以以獨特的思維方式創造一個專屬于粉絲群體的話語體系,從而構建起屬于粉絲文化的青年亞文化空間。
二、粉絲文化與青年亞文化
在當代青年群體中,粉絲群體的規模之大,可謂不容小覷。這正是由于當代青少年處于新媒體浪潮之下,網絡及各種社交軟件的普及,讓他們更加容易交換信息,互相聚集,這也導致粉絲群體規模的擴大和膨脹。在網絡環境下,他們可以與偶像實現雙向互動,也可以形成自己的虛擬社區,獲取身份認同感,從而構建自我的文化身份。而粉絲文化中的特立獨行、自我認同等特質都與青年亞文化中的儀式反叛和對風格的強調有共同之處。粉絲文化與青年亞文化的共通之處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形成群體
新媒體時代下,粉絲由個體化逐漸轉向群體化。個體往往是在某個有主導權和話語權的粉絲響應下,出于對偶像的熱愛,同時又渴望尋求與其有相同經歷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粉絲群體。粉絲群體中往往會出相應的規則,如有應援色以及應援口號等,這種風格化的符號則成為了區別不同粉絲群體的標志。創造風格鮮明的符號系統正是青年文化中風格化的創造表現,這種各具特色的符號也強化了群體之間情感的聯系。
2.獲得身份認同感
偶像的成功往往與粉絲密不可分,從而粉絲可以從對偶像的崇拜中獲得對自我價值的認同。此外,新媒體平臺下,粉絲個體有更多渠道接觸和了解偶像的相關訊息。在粉絲群體中,他們會和有著相同愛好的人彼此分享,構建自己的身份,同時建立新的人際關系,粉絲群體容易形成群體認同,這種身份認同感獲得的過程恰巧就是青年亞文化存在和發展的內在意義[1]。
3.進行粉絲實踐
前文提到,粉絲個體往往會聚集形成粉絲群體。粉絲群體可以通過各種平臺,如微博、豆瓣、等粉絲社區進行粉絲實踐。例如,粉絲群體在微博平臺建立關于自己偶像的超話,并在上面分享關于偶像的照片、視頻等等物料。超話,就是粉絲建立起來的一個虛擬粉絲社區。粉絲在粉絲社區中所組成的后援團還有明確的分工,如文案組、反黑站等,他們的行為可以被統稱為粉絲實踐,這也是粉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粉絲文化作為典型的青年亞文化,他們在新媒體時代所提供的環境下不斷成熟,不斷發展與完善。
三、新媒體時代下粉絲文化的意義
青少年作為在新媒體浪潮下成長的一代人,他們與新媒體時代發展的關系更加密不可分。綜合前文所述,筆者認為,新媒體時代下,粉絲文化所反映的意義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體現青少年群體的創造力,實現青少年群體的精神自由
粉絲群體并不只是簡單的粉絲個體的聚集,他們往往會有序的按照某種特定的規則進行集合,并依照著特定的制度進行粉絲實踐。粉絲實踐的經濟影響力、文化影響力、社會影響力都不容小覷。這些規則和制度并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由青少年群體進行創造,指導并影響著粉絲實踐,從而反映在現實社會生活當中。
對于青少年群體而言,粉絲文化的構建與形成,正是青年亞文化所體現的多元文化的一種形式。它是完全由青少年群體塑造,依靠青少年群體進行傳播,不斷壯大的,這也體現了青少年群體對文化開放的態度,對精神自由的向往。
2.促進社會文化走向多元化
新媒體時代下,網絡開放性、包容性的特點逐漸消減了人們對于權威的向往,主流文化漸漸走下神壇。這也為青年亞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溫床,人們不斷追求多元化、個性化,尋求不同的思想見解與表達。粉絲文化的出現正是青年亞文化對社會多元的價值訴求在文化領域的體現[2]。
四、結論
青年亞文化的內涵與時代背景密不可分。新媒體時代下,新的傳播手段和傳播媒介又為青年亞文化烙上了新的色彩,從粉絲文化角度分析青年亞文化,我們可以進一步理解其折射出的青年亞文化的本質。總之,新媒體時代下的青年亞文化反映出未來文化的發展趨勢,盡管這種文化存在著瑕疵,但它是以一種積極的面貌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之下,我們要以包容的心態,更多元的角度去認識粉絲文化,去接納青年亞文化。
參考文獻:
[1]張睿,青年亞文化視角下的粉絲文化探析一一以《創造101》節目粉絲為例[J].文教資料,2018 (26):45-48.
[2]甘瑞,劉亞斐,從粉絲文化看新媒體時代的青年亞文化訴求[J].新聞研究導刊,2016 (15):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