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麗英
摘要:在新課標下,小學教學有了新的要求和目標,小學教師不能將教學的內容僅僅停留在對學生理論知識的講解方面,還應該從小學生思想價值觀念,道德素質等方面進行培養,將“立德樹人”作為教學的主要任務。本文從教師以身作則、耐心教導、寓德育于教學中以及愛國主義教育等方面探完了小學生德育建設的策略,以便促進小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關鍵詞:德育:小學生:以身作則:立德樹人
小學生普遍存在思維活躍、好奇心重、求知欲強等特征,同時其缺乏一定的判斷能力,對很多事物的辨別能力還不強。因此,小學教學和管理中需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及興趣愛好等,為其提供適合的管理方式,尊重學生的權力和自由,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及時了解小學生的學習動態以及成長情況,教師也要和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自覺遵守紀律,在提高學習能力的同時,培養中小學生樹立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質。
一、以身作則加強養成教育
教師是學生教學和管理中的重要組織者,也是學校以及家庭之間的樞紐,教師的綜合素質會直接影響到小學生的成長和學習,在強化小學生德育工作時,教師首先應該要以身作則,端正自身行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同時學校也應該定期給教師進行職業道德培訓,讓教師對德育工作有清晰的認識,并充分地尊重小學生的權利和自由,加強對小學生德育工作的重視程度。
其次,教師還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從小學生的思想動態以及心理需求出發,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將小學生作為主體,并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從而構建出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小學生能夠全面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這樣對優化德育工作的方案十分重要。教師在德育工作中,通過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的方式,加強對小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潛移默化中引導小學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質,實現全面發展。
二、耐心教育方法得當
對于小學生而言,普遍的年齡在六歲到十二歲之間,這個階段的小學生大多數思想比較活躍,行為也好動,很多小學生不愿意被教師束縛,自控能力也比較差。但是在德育工作的過程中,有些教師缺少正確的方法,使得教學的內容和方式比較枯燥,不符合小學生的心理接受范圍;加上有些教師在德育教學中比較嚴厲,缺少耐心和細心,就會使得小學生不愿意學習德育知識,甚至還會產生抵觸心理。介于這種情況,在開展德育工作時,教師一定要對教育的理念和方法進行反思,結合小學生的心理動態以及思想認知,為小學生設計具有趣味性的德育教學內容,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同時教師還要細心細致地引導,給予小學生更多的關懷和耐心,比如: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小學生播放“今日說法”或者“新聞聯播”等節目,讓小學生能夠對法律以及政治等有深入的了解,進而堅定理想信念。
三、寓德育于活動中
德育工作不能僅僅停留在對小學生的理論講解層面,還應該通過開展多樣化的活動,讓小學生從活動中汲取德育知識,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教師可以帶領小學生到當地的養老院或者福利院,參與獻愛心的活動,鼓勵小學生養成尊老愛幼的精神品質;還可以到社區為居民講解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樹立環保和綠色的理念,明確自然環境和人類生存之間的關系,引導小學生自覺地參與到保護環境的過程中,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德育活動還應該多元化和豐富化,學??梢远ㄆ诮M織以“感恩”為主題的演講比賽,或者辯論賽等,激發小學生對德育活動的熱情和興趣,從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中感悟德育的重要性,并強化小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養成良好的精神品質。
四、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是德育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小學是培養小學生價值觀念的重要時期,在德育工作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讓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努力學習,為建設富強的國家而奮斗。首先,教師可以為小學生開展愛國主義相關的教育活動,如:唱紅歌比賽、革命故事大講堂等活動,從這些活動中感悟祖國的發展和繁榮。其次,教師還可以有效地借助國家節日或者紀念日等,如:國慶節、12.9紀念日等,帶領學生到紅色革命根據地或者旅游景點,為學生講解文物的故事,讓學生感受到革命力量的偉大,學習革命先輩艱苦奮斗,勇往向前,不怕犧牲的精神。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走訪當地的退伍軍人,聽退伍軍人講解部隊的故事,祖國的發展和強大等,讓學生制作以“改革開放”為主題的海報,宣傳畫冊等,通過多樣化的愛國主義教學活動,學生對愛國主義的理解會更加深刻,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教育需要貫徹到小學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中,深入挖掘愛國主義的內涵,讓愛國主義教學的效率最大化。
五、結論
新課程改革下,小學教學要加強對德育的重視,德育工作需要貫徹于小學教學管理的各個環節中,通過分析小學生的心理以及思想等方面的內容,為小學生設置適合的德育工作體系。首先,教師要以身作則,加強對小學生行為習慣的引導,同時還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細心細致的開展德育工作,讓其能夠符合小學生的心理接受能力,此外,在德育工作中,還要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讓小學生能夠堅定理想信念,不斷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楊玲,陳樹發,網絡時代小學德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一一以南昌縣小學為例[J].景德鎮學院學報,2019,34 (02):124-130.
[2]穆磊,家校共育視角下小學生德育工作創新點探析[J].名師在線,2018 (34):73-74.
[3]趙嬌妍,家校合作在小學生德育水平提升方面的功能研究[J].教書育人,2019 (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