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倏忽而過。年初無數的揪心、慟心、動心瞬間仿佛還在眼前,而轉瞬間,所有人已在感嘆歲末的最后一個月也已無幾多日夜。
當最艱難的2020年逐漸蜿蜒離去,不屈的餐飲人在共克時艱中篤力前行。據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11月份,餐飲收入4980億元,下降0.6%,10月份為增長0.8%;限額以上餐飲收入860億元,同比增長1.8%。1-11月份,餐飲收入34578億元,下降18.6%;限額以上餐飲收入7267億元,同比下降15.9%。
經歷新冠疫情重創的餐飲行業,在“花樣”自救的同時,深度思考消費升級帶來的新需求新變化。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商務部原黨組成員、副部長房愛卿以“拉動經濟的‘頭駕馬車,社會消費經濟形勢”為主題,從我國消費的特點、潛力和思路等三個方面,剖析了新形勢下的社會消費經濟形勢,提出了順應消費新趨勢、提升供給新品質的有效途徑。
由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和昆明學院共同合作、發布的《中國餐飲產業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匯集了來自行業協會、專業研究機構、餐飲企業和產業鏈相關服務企業的多方力量,在研究餐飲產業運行狀況的基礎上,著重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對餐飲產業造成的影響,總結了抗擊和防控疫情的經驗,并從產業政策、餐飲企業運營、數字化建設、食品安全等多個角度提出了建議。同時,收錄了業界普遍關注的民族餐飲、素食產業、夜間美食經濟、咖啡產業等專題報告,選題精準、分析透徹,對行業發展具有極強的指導性。
從第三屆世界川菜大會到第二屆陜西面食大會,傾心打造不同主題的產業交流與合作平臺,深入挖掘區域美食的價值內涵,樹立了區域飲食文化國際性、專業化發展的榜樣。所搭建的國際推廣平臺,旨在加快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格局,助力餐飲行業的全產業鏈發展。
從2020全球川菜產業發展高峰會議、2020世界面食產業發展峰會到2020中國餐飲品牌力峰會、第二屆中國餐飲連鎖加盟年度峰會,再到滇菜產業發展論壇,各路專家學者、餐飲大咖齊聚,熱點對話,為的是用新思路尋找新出路,用新理念引領新發展。
透過本期刊登的部分企業的運營實例,可以看到他們融合創新、賦能發展、統籌奮進、展現作為的點點滴滴,必將對餐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有一定的啟發與借鑒作用。
閑暇之余,慰藉人們心靈的不僅有《中國飲食史》這樣的精神食糧,還有國寶級大師王志強與弟子們匠心呈現的可觀、可賞、可食的“面果兒”,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克隆版水果、蔬菜和堅果,就連口味也和真的一模一樣,令人愛不釋手,不忍下嘴。
一頓熱氣騰騰的火鍋,才是這個冬天最溫暖的開場,各具特色的川蜀美食、陜西面食以及大寒、冬至節氣佳肴的紛紛加持,更讓精進不休的人們享受些許寧靜與愜意。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告別十二月,新的一年即將開啟,未來請勇毅前行,因為我們始終堅信:冬將盡,春可期;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