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波 胡江平 程 新
血液透析是目前腎功能衰竭終末期患者常用的治療方式,其基于半透膜原理,可將患者體內過多的水分、電解質、代謝廢物清除,凈化血液,穩定病情[1]。長期的血液透析雖然可有效延長患者存活時間,但其合并的各種并發癥仍是目前臨床治療的難點[2],且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疲勞感、睡眠障礙及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嚴重影響患者治療效果及生存質量[3]。為了進一步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狀態,我院近年來采用耳穴壓豆配合五行音樂療法對其進行干預,療效確切,現總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82例,以入院先后排序,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1例。對照組中男25例,女16例;年齡36~65歲,平均(47.4±6.3)歲;規律透析時間3~19個月,平均(8.2±1.4)個月。觀察組中男27例,女14例;年齡37~64歲,平均(48.1±6.9)歲;規律透析時間3~22個月,平均(8.7±1.5)個月。2組患者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可進行比較。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因腎功能衰竭規律透析時間≥3個月;②年齡35~65歲;③腎功能衰竭病情平穩;④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存在意思、言語、聽力障礙影響溝通者;②存在耳穴壓豆禁忌癥者;③存在嚴重透析并發癥者;④依從性差者。
1.3 治療方法2組均給予維持性血液透析:碳酸氫鹽透析液,3次/周,4 h/次,在此基礎上,對照組其它輔助治療及并發癥預防結合護理常規進行。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耳穴壓豆及五行音樂療法:①耳穴壓豆:耳部皮膚局部消毒,取穴神門、腎、脾、皮質下、心,失眠者加肝、耳背心、垂前,焦慮、抑郁者加交感、肝,確定耳穴反應點之后將王不留行籽以膠布按壓貼于耳穴之上,適當按壓,以患者出現可耐受的酸脹感為度,每次取單側耳,3日后更換另側,按壓4次/日,1 min/次[4]。②根據五行辨證給予五行音樂療法,比如脾虛者給予《秋湖月夜》《閑居吟》等宮調式音樂,腎虛者給予《江河水》《伏陽朗照》等羽調式音樂[5],音量以不超過50分貝為宜,1次/日,30 min/次。2組均以4周為一個療程,連續干預2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
1.4.1 焦慮、抑郁情緒評分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于干預前后對患者情緒進行評估。SAS和SDS總分均為100分,評分越高表示焦慮、抑郁情況越重[6]。
1.4.2 疲勞程度評分采用多維疲勞量表(multidimensional fatigue inventory-20,MFI-20)對患者治療前后的軀體疲勞、心理疲勞、活動減少等維度進行評分,分數越高,說明疲勞程度越重[7]。

2.1 2組患者治療前后SAS、SDS評分對比2組干預前SAS、SDS評分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對照組干預后SAS、SDS評分低于干預前,但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干預后SAS、SDS評分低于干預前及對照組干預后,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SAS及SDS評分對比 (例,
2.2 2組患者治療前后MFI-20評分對比2組干預前軀體疲勞、心理疲勞、活動減少等MFI-20評分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對照組干預后評分低于干預前,但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干預后評分低于干預前及對照組干預后,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MFI-20評分對比 (例,
近年來,隨著國內居民生活水平的改變,我國居民平均壽命顯著增加,但同時,居民老齡化越來越嚴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發病人數逐漸增多,且控制達標率遠遠達不到理想水平[8],因此由這些疾病導致的各種并發癥及靶器官損害難以有效預防,其中腎功能衰竭是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流行病學顯示,我國成年人中約十分之一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腎臟病[9],且患者一旦發生腎功能不全,即難以逆轉,部分患者經有效治療可得到控制,但仍有部分患者病情呈漸進性加重,最終進展為終末期腎病。
血液透析是目前終末期腎病最常用的治療方式,其雖然臨床應用很多限制,但相較于腎臟移植、腹膜透析等其它治療方式而言,其安全性、依從性有具有巨大優勢[10]。相關研究發現,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約50%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情緒[11],約45%~80%存在主觀的虛弱、乏力、精神不振的疲勞感[12],其雖可有效延長患者存活時間,但患者存活期間的生活質量較差,因此,改善患者負面情緒、疲勞感等并發癥對患者具有重要意義。
中醫認為,腎功能衰竭患者多為正虛,血液透析為“祛邪”之法,更傷正氣,故其伴隨的各種并發癥多基于正氣虧虛、陰陽失調。耳針是傳統中醫療法之一,《黃帝內經》有言:“耳者,宗脈之所聚也”,指出五臟六腑的經脈均與耳有密切聯系,刺激相應穴位可調節相應臟腑功能,起到防病治病的效果。現代研究認為,耳穴療法可能與調節迷走神經興奮性有關[13]。耳穴中腎、脾、心均對應相應的臟腑,對其刺激可健脾和胃、交通心腎,平衡臟腑功能,神門、皮質下均主要干預大腦皮層的興奮性,可改善患者情緒,根據患者具體癥狀再增加對應穴位,諸穴合用,可調暢氣血、平衡陰陽、祛邪扶正[14]。五行音樂療法是基于中醫五行學說的音樂療法,研究認為,不同調式的音樂可通過與人體經絡共振而對相應的臟腑發揮調節作用,比如羽調可養腎益精、通調血脈,宮調可調節脾胃、通暢氣機[15]。本研究顯示,對照組干預后SAS、SDS、MFI-20評分低于干預前,但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干預后SAS、SDS、MFI-20評分低于干預前及對照組干預后,差異顯著(P<0.05),說明耳穴壓豆配合五行音樂療法可顯著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負面情緒及疲勞程度。
綜上所述,耳穴壓豆及五行音樂療法基于中醫經絡理論,可通過調整臟腑功能,平衡氣血陰陽等機制顯著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及疲勞程度,且臨床操作簡便,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