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童
摘 要:多媒體技術屬于現代化的課堂教學方式,已經廣泛應用于各科教學活動中。本文針對如何更高效地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了深入研究。通過該次研究,提出了幾點關于提高多媒體技術使用效率的建議,希望能更好地發揮出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小學語文閱讀;應用
一、引言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多媒體技術作為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越來越多被地應用到學科教學,對現代教育的影響十分深遠。多媒體與語文學科的整合,為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一直處于重要地位。通過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策略進行研究,旨在提高教師的多媒體教學水平,推動教學進步。
二、多媒體教學在閱讀中的具體實施
(一)設置情境引入,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只有對閱讀理解的學習形式產生興趣時,學生才會主動自發學習,并成為學習的主體。在小學的語文閱讀教學中,尤其是在開設新課程時,如果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來介紹新課程,并使用它們來顯示與課本有關的某些內容,則可以激發小學學生的好奇心和尋求知識的欲望。通過設置情境圖片來幫助學生,使他們對學習感興趣,并有學習的動力。例如,在教授《兩個鐵球同時著陸》課程時,可以在課文正式進行之前展示一幅有關伽利略的熱門漫畫,或者可以用漫畫的形式生動地解釋這一過程,以實現課程的介紹。讓學生有興趣探索和閱讀本課的含義,從而實現事半功倍的結果。
(二)破解疑難之處,輕松攻破難點
小學語文閱讀材料的內容非常豐富,涉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方面的廣泛知識。由于小學生缺乏豐富的生活經驗和長期的語文知識積累,因此不可避免地會在理解閱讀文本的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這一直是教學中的難點。此時,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和多媒體技術。通過更加生動的方式,可以減輕學生在閱讀和理解方面的困難,并可以進一步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多媒體技術可以幫助教師生動地理解與教材相關的知識,并幫助學生以簡單明了的方式理解教材的難處。例如,在《月光曲》中,小學生可能不了解貝多芬在音樂史上的偉大成就,也無法理解本文的含義。此時,教師可以首先為學生播放《月光曲》,并輔以月光下的美麗圖畫。例如,在《爬山虎的腳》一課中,有一句話:“細絲原先是直的,現在彎曲著,把爬山虎的嫩莖拉一把,使它緊貼在墻上。”小學生缺乏生活經驗。很難理解“彎曲”,“拉動”和“緊”的一系列因果關系。這時,如果使用投影儀或計算機直觀地顯示爬山虎爬墻的情況,可以大大減少學生的理解難度,使他們更好地理解作者話語的含蓄和準確。
(三)升華動情瞬間,陶冶學生情感
在閱讀教學的體驗學習階段,教師可以使用視頻、課件和其他形式創建生動、同步的教學情境圖像,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使他們如臨其境,從而實現以境激情、育人的目的。在閱讀材料的理解和感知階段,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與學生的情緒產生共鳴。多媒體技術可以幫助教師在教學中創造情境并培養學生的情緒。在閱讀學習過程中,教師們可以正確利用多媒體的優勢,找到激發學生的情感點,觸動和培養學生的情感,使教學效果更加明顯。例如,《狼牙山五壯士》這種充滿了愛國主義的文章。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來顯示有關這段歷史的紀錄片、視頻等,以便學生可以感受到英勇的英雄主義和壯烈精神,并激發他們的內心情感——對民族的熱愛和對戰爭的拒絕。這時,讓學生以這種感覺閱讀課文,他們會被感染,并與課文的主角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從而實現情感修養的陶冶,并使學生感受到為情感而學習的語文升華。
三、多媒體技術應用誤區
(一)使用過于泛濫
一些多媒體教學僅尋求便利,而不追求質量。在中小學的課堂教學中,經常會出現“沒有多媒體不是一堂課”的情況。事實上,所謂的多媒體課件只是一個簡單的文字加圖片,只是教師解釋演示的便捷工具。盡管多媒體由于其自身的優點而被廣泛用于課堂教學,但是在多媒體的應用中,經常會出現使用不正確的情況,這影響了多媒體在教學中的發展。一些老師沒有正確理解多媒體教學的概念。在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生搬硬套,并且沒有與實際相結合。通過播放幻燈片,不寫板書。一些精美的文章直接播放錄音,而不是老師自己朗讀。這種閱讀方法即使看起來很新,也很難達到老師的身體、表情及語言教學的效果。
(二)忽略了師生間的交流
有些老師在教學中常常無法區分主要和次要關系,他們喧賓奪主,華而不實,他們只對多媒體感興趣。從主題介紹、句子分析、閱讀說明到最終作業的安排,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使用生動的語言和簡潔的板書,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慢慢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某些課堂教學中,老師對多媒體的不當使用,使老師在放映者方面扮演了更大的角色,將時間和精力花在了操縱計算機上。而學生僅充當聽眾,無法與老師進行有效溝通。學生們在幻燈片放映中,只有聽覺和視覺上的感受,無法通過教科書的文字理解文字所傳達的信息,無法品嘗到文字的獨特魅力,也違反了多媒體的初衷。這不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反而是畫蛇添足,弄巧成拙。
四、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的策略
(一)明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新課程標準明確規定,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應通過教育和教學的方式為學生服務,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老師應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并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將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變成為主動參與學習。為了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弄清教師、學生、教科書和多媒體之間的關系,掌握多媒體的使用規模。語言學習是學生通過閱讀來學習和積累知識的過程,多媒體始終只是教學中的輔助功能。教師應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地位,結合教科書的具體需求,合理使用多媒體設備,并以提高學習效率為目的使用多媒體,而不是將多媒體用于多媒體。
(二)發揮多媒體的優勢,揚長避短
多媒體在漢語閱讀教學中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學習、理解和掌握知識,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不僅要教學生掌握母語,還應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讓學生掌握寫作技巧,引導學生寫文章,理解內涵。多媒體教學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有趣而生動,而且增加了知識的深度。但是在課堂閱讀中,也有必要發揮傳統手段的教學優勢,使學生通過反復閱讀理解文章的含義,避免過分依賴多媒體而影響學生的個人發展思維。
五、結語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方面上的應用具有較為廣闊的發展前景,它為教師提供了更多的教學路徑,并且也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與學習興趣,促使其主動學習。
小學語文老師需要在閱讀教學中不斷優化自己的教學方式,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發揮多媒體的優勢,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在對多媒體的運用中不斷地總結,加強與別的老師溝通交流,不斷優化多媒體的使用方式,更大程度上發揮出多媒體技術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幫助作用,促使小學語文閱讀與多媒體技術更好地融合。
教師應全面、辯證地看待多媒體這一現代教學手段,注意把握好它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的尺度。只有在遵循閱讀教學內在規律性的基礎之上,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才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夏振蘭.探索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現代閱讀,2011(11):368.
[2]謝傳榮.淺談多媒體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J].教學與管理,2004(6):42.
[3]孫孝發.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妙用[J].教學雜談,2008(5):21-22.
[4]紀存國.淺談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8):95.
[5]馬菊萍.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小學教學,2011(9):90.
[6]李兵.多媒體技術在人文語文教育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研究,2011(8):2.
[7]張旭光.與時偕進,優化教學——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心得[J].快樂閱讀,2016(4):117.
[8]陳琛.小學閱讀課教學創新[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3.
[9]李卓琳.小學三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信息技術支撐的情境設計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