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云翔 林翮飛 宋小敏
摘要? ? 本文總結了福建省政和縣吊瓜產業發展現狀,分析了吊瓜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對策,以期為今后政和縣吊瓜產業發展和農民增產增收提供參考。
關鍵詞? ? 吊瓜產業;發展現狀;問題;對策;福建政和
中圖分類號? ? F326.13?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20)08-0090-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吊瓜,學名“栝樓”,為葫蘆科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屬多年生攀緣草本[1],長可達10 m;根狀莖肥厚,圓柱狀,外皮黃色;莖多分枝,無毛;葉互生,近圓形或心形,雌雄異株;雄花數朵總狀花序,少有單生,花冠裂片倒卵形;雌花單生,子房卵形;果實近球形,熟時橙紅色,花果期7—11月。吊瓜果皮、籽、根(天花粉)均可入藥,在中醫界被廣泛應用于冠心病、心絞痛、急慢性支氣管炎、乳腺炎、糖尿病、小兒隔熱咳嗽喘病等的治療,是我國治療重要疾病的植物藥源之一。吊瓜籽除藥用外,主要是食用,其濃香撲鼻、風味獨特,是瓜子系列的極品,深受人們的青睞。吊瓜籽中含有大量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經常適量食用,對治療肺熱咳嗽、痰濁黃稠、胸痹心痛、癰腫、乳少、便秘均有良好效果。吊瓜籽除營養及保健效果較高外,從中醫角度講,其性屬涼,多吃不上火,是較好的冬季炒制休閑食品或饋贈親朋好友的上等食品[2]。吊瓜植株也是庭院綠化的經濟樹種,可用于建綠籬或蔭棚。
吊瓜喜溫暖、濕潤的環境,適宜在土層深厚的土壤中生長,對土壤要求不嚴,水稻土、旱地、荒山、荒坡、房前屋后等均可種植。政和縣高山區、半山區農民外出打工較多,部分農田無人耕種,而且零星雜地、低丘緩坡地較多,土層深厚,土質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十分適宜吊瓜種植。吊瓜可一次種植多年收益,投資少、見效快、效益高,比較容易發展。吊瓜產業是政和縣高山區發展的新興種植產業,近年來,炒制的吊瓜籽休閑食品市場銷路看好,籽用吊瓜成為政和縣近年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涌現的新品種。發展吊瓜產業是促進政和縣農民增收、基層脫貧、百姓致富的重要手段。因此,充分利用區域優勢,大力扶持發展吊瓜產業具有重要意義。
1? ? 發展現狀
2014年,政和縣澄源鄉香溪村南山頂生態果蔬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從浙江省紹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引進吊瓜越蔞二號種苗50株,率先在澄源鄉香溪村試種667 m2,當年產干吊瓜籽150 kg,按48元/kg計,產值達0.72萬元;第2年產吊瓜籽200 kg,產值近萬元。近2年,政和縣高山區吊瓜種植面積發展較快,收益較好,已成為部分農戶(專業合作社)新的經濟增長點。因獨特的高山氣候和土壤環境,生產的吊瓜籽風味獨特,籽粒大且飽滿,每100 g含VE 250 mg,其品質明顯優于葵花籽、西瓜籽等常見瓜籽。
吊瓜產業已成為政和縣高山區鄉鎮農戶和專業合作社的新興產業。目前,政和縣高山區澄源鄉前村、澄源村、香溪村、路下村以及鎮前鎮南坑村、石屯鎮際下村、楊源鄉桃洋村等地已栽培籽用吊瓜逾200 hm2,其中政和縣南山頂生態果蔬專業合作社在澄源鄉香溪、林山、路下村發展26.67 hm2,政和縣天匯源農業專業合作社在前村、香溪種植23.33 hm2,政和縣巨峰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在澄源村種植10 hm2。年產吊瓜籽100 t,產值逾600萬元,產品主要銷往浙江省長興縣吊瓜籽加工廠。2017年澄源巨峰農產品專業合作社也炒制吊瓜籽推向市場,供應不求。近2年,吊瓜籽市場價格雖然有所下跌,穩定在40元/kg左右,但產值也能達到6.0萬~7.5萬元,當前全縣產吊瓜籽300 t,產值達1 000多萬元,是政和縣脫貧致富的優勢產業。
2? ? 存在的問題
2.1? ? 栽培管理技術落后
吊瓜種植在政和縣沒有基礎,合作社農戶對吊瓜的種植習性不甚了解,種植管理相對粗放,對吊瓜的病蟲害防治缺乏經驗手段,造成吊瓜非正常性減產。加之吊瓜為多年生藤本植物,連續種植會造成土傳病害的長期積累,出現死株現象,影響農戶的收入。
2.2? ? 缺乏有效的加工貯藏手段
吊瓜籽內含不飽和脂肪酸,容易氧化,采收的吊瓜籽在加工后不易貯藏,需要盡快上市銷售。在不加工的情況下需要干燥恒溫貯藏,避免因潮濕發霉導致產品失去商品性。
2.3? ? 缺乏品牌企業
政和縣吊瓜專業合作社多以種植為主,缺乏加工設備,也沒有建立自有品牌,多將產品銷往浙江省,作為初級農產品銷售,產品附加值低,農戶利潤薄。
3? ? 對策
3.1? ? 加強技術培訓
全縣可通過農業技術推廣站和鄉鎮三農服務中心定期組織開展培訓班,對農戶開展吊瓜種植技術培訓和病蟲害綜合防治培訓,指導農戶合理施肥用藥。同時,可以組織合作社對江浙吊瓜種植企業進行考察,學習其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管理體系,做大做強政和縣吊瓜產業[3]。
3.2? ? 提高加工和貯藏水平
引進或鼓勵有條件的合作社自建吊瓜加工生產線,縣農業部門可以通過資金和政策對其進行扶持[4]。鼓勵合作社改進吊瓜貯藏設施和手段,建立高標準貯藏倉庫,提高合作?社的盈利水平。
3.3? ? 加強協作發展
協調建立縣域吊瓜合作社產業聯盟,通過集體談判進行農資采購、用工協調、統一銷售定價,避免合作社單打獨斗,提高合作社的整體議價能力,使其在市場競爭和產業發展上占據優勢地位。
4? ? 參考文獻
[1] 朱明軍.吊瓜的生物學特性及栽培管理技術要點[J].新經濟,2016(17):123-124.
[2] 柳紅芳,傅躍進,崔東柱,等.建德市吊瓜生產現狀及發展對策[J].上海農業科技,2007(3):19-20.
[3] 熊艷輝,盧夏英,劉鵬飛,等.桃江縣吊瓜產業發展優勢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1(18):379-380.
[4] 曹建民,童超,冷明珠.安吉縣吊瓜生產現狀與發展建議[J].農技服務,2009,26(4):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