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輝
摘 ? ?要:本文簡述了在建筑設計工作中建設單位的重要作用,并對建設單位在設計優化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影響進行了深入分析。在建筑項目的整個設計流程中,無論是專家評審、圖紙會審以及后續的設計優化等環節,建筑單位在其中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也是促使工程能夠按照設計預想的質量要求順利完成的核心因素。
關鍵詞:建設單位;設計優化;作用
1 ?引言
對于一個建筑項目來說,設計工作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再加上近些年對房屋質量的要求逐漸醫提升,設計工作在其中的重要性更是尤為突出。設計工作不僅包住建筑的外觀效果,同時也決定了建筑在建成后整體結構的合理性以及其中包含的功能是否符合項目預期要求,因此作為建筑項目來說,設計的優化是最為基礎的工作[1]。建筑的設計不僅僅是建設單位個人的事情,那樣也決定了建筑在建成后所帶來的社會效益以及所在的區域價值,因此在建筑項目開始初期的招標過程中,政府部門也專門制定了建筑設計招標辦法,想要獲得項目的建設權,必須要首先明確設計方案的具體范圍。
2 ?建設項目對于建設單位的具體要求
對于建筑單位來說,認真執行政府規定的同時,在公開招標的過程中,要對整個建筑項目的設計方案進行完善,并認真選擇設計單位,以保證最終建成的項目符合政府招標預期或是建設單位最初的項目構想。另外在方案要求以及設計優化方面,作為項目的總承攬人要從項目設計初期就開始跟進,直至最后的項目交付使用,項目設計與持續優化應貫徹整個項目的建設周期,對項目負責是建筑承攬方的標準[2]。最終每訂單體建筑都要做到適應周邊環境,并符合所在區域的建筑特點與環保理念,在滿足功能需要的同時要符合設計預期,達到設計構想中所尤其明確的要求,盡量減少建筑遺憾點。
3 ?建設單位對建筑設計優化的現狀
無論是何種項目建設單位,對于設計的要求都非常高,尤其是一些大項目的立項初期,設計方案是否能夠達到項目構想以及所要達到的功能要求,甚至決定了項目是否立項以及后續的追加投資比例。在其中占有較大比重的設計階段就是方案優化環節,幾乎所有的領導以及相關的技術人員都會發表自己的觀點,多樣化的要求,使得設計師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對方案進行優化。還有一些已經中標的設計單位,由于他們的設計師的態度較為消極,只顧著迎合建設單位的要求,將原本決定采用的中標設計方案修改的面目全非,甚至一些修改方案已經變成了設計的劣化。還有一些建設單位過于依賴設計單位,甚至將施工現場的總體規劃全權交給設計單位負責,但有些設計單位對于現場施工的實際狀況并不了解,過于理想化的設計方案使得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遭到了巨大的阻礙,甚至無法正常施工,趕上預期的施工進度,不得不重新修改方案,一拖慢了施工周期,同時也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無形之中增加了工程造價。
4 ?建設單位應充分發揮在建筑設計優化中的重要作用
4.1 ?項目初期方案優化階段合理發揮作用
在對設計方案進行優化時,應采用多種方法,例如指定法或者招投標法。現如今大部分的建設單位都采用公開招投標法,建設單位作為主體,應根據具體的功能需要制定好針對性的設計招標文件。招標文件中的內容設計應包括建筑規模以及具體的建筑投資,和以及投資需要根據上級批準的總規定最終確定,投資的資金比例同樣是建筑設計方案中的重中之重,需要業主重點關注此方面,以保證設計方案的合理性。在保證正常建筑功能的同時應貼近周邊環境,并將其作為整體的方案建設指導思想[3]。建設單位也要對單位環境以及功能要求進行深入分析,不能過于依賴設計單位,就建筑單位來說,建設單位總規的理解與設計單位應有不同的角度,要在結構、外觀以及周邊環境協調度等方面與設計單位進行溝通。但需要注意的是,設計優化時要遵從專業人員的指導原則,吸收其他方案的亮點,也是避免行政過于干預的有效措施。
4.2 ?設計成果確定前應組織專家進行設計評審
設計單位的專長有所不同,同樣的也具有各自的優缺點,將其落實到每一個設計人員這種現象更是尤為突出。因此很多設計成果或多或少會存在著一些缺陷,甚至會造成不小的經濟損失。但設計評審能夠有效降低設計缺陷所帶來的工程施工風險,在保證功能可靠性的同時也能保證建樹建設成本不會超過資金的投入比例,同時也能幫助建設單位控制現場施工質量。因此在設計成果交付前,組織專家對圖紙以相關技術文件進行綜合性評審是非常重要的,要將專家評審的意見落實到具體的圖紙細節方面。
4.3 ?充分了解圖紙并認真參與設計的圖紙會審
很多設計單位認為圖紙的評審是設計單位以及監理單位的事情,自己只是到現場隨便聽聽即可,但這種觀點卻是完全錯誤的。建設單位的圖紙評審過程關系到經濟以及周邊的配套設施是否合理,建設單位的對應技術人員要充分理解圖紙,并從自己單位的建設角度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見。
以建筑立面效果為例,若是在一些民用住宅的評審過程中提出商業化過度的建筑方案時建筑單位應該保持持否定意見,需要大量使用玻璃幕墻以及飄板等建筑材料的施工方案應該予以否定[4]。在進行外墻裝飾時,應盡量選擇腳塊的面磚投資比例不高,同時還能降低建筑材料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另外在結構布置方面,應根據建筑的外形制定對應的優化設計方案,風格上應該以簡單合理為基本原則,在保證建筑與周邊環境和諧的同時,還能盡量縮減工程造價。
設計結構優化應該參照以往類似工程的建設經驗,結合建筑所在區域的具體情況以及實際的施工造價,向設計單位提出我方的合理意見。以學生公寓配樓為例,設計原定采用的低層框結構,不僅加大了施工難度,同時也增加了不必要的工程設計成本。在改用全框架結構后,保證功能實現的同時也使得整體結構更加合理,降低了工程造價。
另外很多建設單位在圖紙審核的過程中,存在著重視建筑而輕安裝過程的現象,排水主管道以及暖氣片管道安裝位置的不合理,甚至影響到了后續建筑功能的正常使用[5]。建設單位作為項目的主導方,應對現場的管理人員進行相關培訓,重視設計優化環節,以保證建筑功能符合項目設計預期要求。
5 ?結語
綜上所述,多年的建筑工程實踐經驗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建設單位對于設計優化過程并不重視,使得工程施工在實際進行的過程中出現了各類工程環節受到不良影響的現象,帶來的教訓是非常深刻的。因此對于建設單位來說,要持續性的對工程設計環節進行優化,并將確定的優化方案融入到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做好制度化的方案落實工作才能解決設計問題,為工程更好的完成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樹林.談建設單位在建筑設計優化中的作用[J].山西建筑,2017(16):18~19.
[2] 王永幸.從設計階段入手加強建設工程質量全過程監管[J].工程質量,2018(10):31~33+41.
[3] 趙偉.工程設計優化與設計概算控制[J].住宅與房地產,2017(12):130~130.
[4] 余方,陳旭,敬濤等.BIM技術在招投標實訓教學中的探索[J].現代信息科技,2018(3).
[5] 楊占斌.建筑結構設計優化對工程造價的影響[J].中國房地產業,2018(3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