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壯才
【摘要】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當前我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現狀的主流是健康的,他們熱愛祖國、文明禮貌,積極向上。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內外形勢的變化,不良文化思想的沖擊,我們看到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諸多問題,本文以調查問卷的研究方法,以汕頭市潮陽區后溪中學的學生為調查對象,對本校學生的思想道德現狀展開了調研,并對其進行了分析,進而提出了一些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現狀;對策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當前,我國正處在實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部署的新的發展階段,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國內外形勢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不良的思想文化滲透、社會丑惡現象和消極腐敗現象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帶來的嚴峻挑戰,同時,我們看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還存在許多亟待加強的薄弱環節。為了更加全面而詳實地了解我校學生的思想道德現狀和促進我校思想道德建設,我采取了調查問卷的研究模式,以潮陽區后溪中學學生為調查對象,對我校學生思想道德現狀相關工作展開了調研。
二、研究目的
通過真實全面地了解我校學生思想道德現狀,探索開展一些內容鮮活、形式新穎、吸引力強的道德實踐活動,通過科學的、行之有效的途徑和方法,提高我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積極營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學校氛圍,為形成全社會積極參與的學校、家庭、社會相互配合的教育工作機制作貢獻。
三、研究對象
為了更全面、更真實地了解到我校學生的思想道德現狀,我們對全校學生進行了調查問卷,一共發放了600份問卷,回收率達到了97%。
四、調查結果
當前我校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總體上是積極健康的,進一步分析發現,主要存在以下四個問題:1.思想觀、價值觀、人生觀比較模糊,思想不夠堅定,容易受外界來因素的干擾; 2.對明星盲目崇拜,對外來的信息缺乏篩選和辨認能力,情緒容易波動;3.社會公德意識不高,沒有養成的良好生活和學習習慣;4.抗挫折能力較弱,吃苦耐勞的精神不足,受到挫折委屈就容易退縮,遇到困難就逃避,缺乏正面困難的勇氣。
五、造成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分析
1.學生自身原因。在向社會獻愛心的活動的調查中,只有不到20%的學生選擇了“非常積極”, 對于社會和學校的一些文明現象裝作看不見。對“明星盲目崇拜”的現象,主要是學生身心和年齡特點所決定,他們熱衷于展示自我,渴望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但由于自身知識儲備、人生閱歷不夠,往往不懂得加以辨別篩選。加上由于家庭的溺愛,缺乏進行抗挫折教育和培養孩子的吃苦耐勞精神,導致很多孩子往往以自我為中心,遇到一點困難就主動放棄。
2.學校原因。調查發現,學校德育課、法治課等都存在有時被擠占的問題。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以分數決定未來的理念對教學產生極大影響,使得德育、法治等課程被弱化,迫切需要改善。
3.家庭原因。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存在極端現象,要么過分溺愛,要么過分苛刻,只注重成績,不重視他們的思想需求,一些家庭離異或重組,對孩子的關心不夠,一些家長自身行為不檢點,如,賭博、酗酒、暴力等,使孩子身心受傷,造成孩子的心理出現問題,從而形成不良價值觀和思想、甚至導致違法犯罪。
4.社會原因。網絡不良思想滲透、社會丑惡現象和消極腐敗現象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帶來嚴重腐蝕,低劣、色情等資源的傳播,社會貧富的懸殊等現象都對尚未成熟的學生思想造成巨大沖擊,極易造成出現道德敗壞、反叛忤逆,甚至校園暴力的現象。
六、改進我校中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現狀的對策
1.提高學生自身道德素養和意識。大多數學生都把勤奮學習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作為人生成長的必經之路,這說明我們現行的教育模式尤其是傳統文化的教育方式是成功的。我認為,學校應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實際開展德育課(包括法治、思想品德、思想政治),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學生也要積極學習,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和意識。
2.建立制度和有效體制,保證學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相關課程得到落實。定期舉行各種社團活動,在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利用校園的人文景觀、班級走廊、板報、校園廣播等,積極開展宣傳教育活動,熏陶學生的思想道德。根據我國的傳統重要節假日和紀念日,精心設計開展一些滿足學生道德需求的實踐活動,多渠道開展德育實踐活動,如,校園文化藝術、體育節、文藝匯演、書畫展等,凸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并在各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
3.塑造和諧美好的家校合作環境,營造正面健康、積極向上的思想氛圍。學校每個學期都會舉行家長會,引導家長做好榜樣作用,對孩子的教育盡量循序漸進,遵守科學,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4.加強宣傳,堅決抵制萎靡不振的思想文化,創建更多正能量的作品對中學生心理健康進行良好的熏陶,為中學生精神追求和道德追求提供保障。政府加強清理整頓違法違規的娛樂場所,堅決實施“掃黃打非”“掃黑除惡”等,凈化公共環境。只有學生自身、學校、家庭和社會通力合作,積極配合,才能塑造良好的環境,才能促進當前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發展。
七、結論
本課題通過對我校學生思想道德現狀的進行調查研究,嘗試提出一些解決措施和方法。借助共青團活動過程中的雙向情感交流,消除隔膜,積極引導學生的自主調節,注重實踐育人與情感教育相結合,針對性地開展活動,切實解決未成年人心理、行為、規范困擾所帶來的思想道德迷失問題。改變思想道德、未成年期教育、心理教育各自為陣的狀況;探索一條知、情、意和諧統一發展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教育模式,相信隨著研究的深入開展,會找到解決一些長期困擾我們的未成年人教育問題的理論依據和實踐經驗。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重要任務,需要我們不斷反思、探索、實踐、學習、總結,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給予學生發展空間,遵守科學,才能形成學生、學校、家庭、社會“四位一體”的完整思想道德教育體系,幫助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道德觀。
參考文獻:
[1]錢儲.中學生思想道德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綠色科技,2017.
[2]曲全升.現階段我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