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從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戰略高度出發,提出了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校黨的建設的一系列新理念、新論斷、新思路、新舉措。準確把握習近平新時代高校黨建思想的理論體系及其方法論意義, 加大領導干部教育管理監督,完善高校內部治理結構,整治行政化、功利化頑疾,推進基建、財務等方面信息透明化,對于持續深化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習近平;新時代;高校;從嚴治黨;廉政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提出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力度空前,成效顯著。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了“深化標本兼治”的工作方向, 激勵全黨“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深化標本兼治,夯實治本基礎,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站位新時代,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中國特色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認清高校黨風廉政建設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健全紀檢監察工作機制,完善廉政風險防控體系,營造風清氣正政治環境和育人環境。
一、堅定政治方向,確保中央和上級黨委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政治問題,對任何黨組織來說都是根本性的大問題。講政治,要求提高政治能力、保持政治定力。高校領導干部應注重從政治上看問題,提高政治判斷力,堅持重大政治原則和正確政治立場,充分發揮各級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不折不扣落實中央和上級黨委決策部署,以優良的黨風、政風引領紀律作風、學風校風、師德師風建設取得新成效。
(一)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領導地位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正式明確習近平總書記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這是歷史和實踐的必然選擇,是民心所向、眾望所歸。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屋建瓴、審時度勢,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穩扎穩打,步步為營,改革發展各項事業取得了卓著成效。我們必須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來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二)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
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上級黨組織決策部署,確保政令暢通、行動一致,是“四個服從”的具體體現。當前,黨中央對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對高校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別是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牢牢掌握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使高校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必須堅持不懈培育優良校風和學風,使高校發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風清氣正”。這些重要講話內涵豐富、思想深邃,具有很強的思想性、理論性、指導性和針對性,是習近平新時代高校黨建思想,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必須貫徹落實。
(三)牢固樹立高度自覺的大局意識
高校黨委對學校工作實行全面領導,承擔管黨治黨、辦學治校主體責任,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保落實。高校在為持續深化各領域改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的過程中擁有特殊地位。高校領導干部必須主動擔當,為黨分憂,把握好學校改革和培養人才的政治方向。有無大局觀,有無大局意識,反映了領導干部的綜合素質,也反映了黨的思想作風狀況。從某種程度上說,增強大局意識,是黨性鍛煉的一項重要內容,作為思想觀念,必須強化;作為政治紀律,必須嚴格執行;作為工作能力,必須不斷培養;作為精神境界,必須不斷提升。
(四)嚴格執行黨紀黨規和各項規章制度
由于認識的局限、視野的局限、角度的局限、利益關系的局限,面對大局問題,一些高校和部門的領導干部往往知易行難,做選擇、搞變通、打折扣現象不在少數。嚴守紀律規矩,強化自我約束,高校領導干部要堅持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決策部署看齊,向最嚴最實的作風看齊,在思想認識、責任擔當、方法措施上跟上要求,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行動上的帶頭人。紀檢監察部門更要嚴格執紀問責,敢于較真叫板,不管問題干部職務高低、資歷深淺,不管身處何時何地,都必須堅持零容忍、零漏洞、零障礙,發現一起堅決查處一起。
二、著力補齊短板,從嚴從實加強紀檢干部自身建設
黨要管黨,一管黨員,二管干部。當下高校行政管理體制,紀檢監察審計部門作為內設機構,直接處于監督對象的領導之下,監督管理作用發揮、執紀權限效能體現都會受制于學校黨委行政主要領導,這就要求我們要高度重視紀檢干部隊伍建設,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執紀鐵軍。
(一)選優配齊干部,提高紀檢監察人員業務素質
要遵循黨員干部成長規律和反腐倡廉建設規律,結合高校反腐倡廉建設特點,在思想認識、方法措施、責任擔當上緊跟新形勢新要求,突出政治標準,樹立基層導向,強化“墩苗”鍛煉,錘煉過硬作風,嚴把政治關、作風關、能力關和廉潔關,選好建強學校紀檢干部隊伍和各院系紀檢委員,特別要注重把那些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熱愛紀檢監察事業、群眾公認度高、專業知識背景深厚、工作業績實績突出的同志充實到紀檢監察干部隊伍中來,在人員配備、教育培訓、經費投入、政策落實上給予重點保障,發揮紀檢監察干部隊伍整體合力。
(二)嚴格工作程序,忠誠履行監督執紀神圣職責
要緊扣“六大紀律”,吃透方針政策,依法依規執紀,準確把握中央和上級黨組織紀律監察會議精神和領導講話精神,認真查找平時工作中的風險點和薄弱環節,肅清風險隱患,嚴密工作流程,健全完善請示報告等制度。對照好干部標準和“四講四有”合格黨員標準,不斷強化自我約束,嚴格遵守審查紀律和保密紀律,堅持“三個區分開來”,綜合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事實認定、證據搜集、案件定性、量紀標準等各個環節都要經得起法律和事實的檢驗。
(三)防止“被圍獵”,做“打鐵自身硬”的忠誠衛士
“破法”必先“破紀”。從“好同志”到“階下囚”,往往都是從破壞規矩、違反紀律開始的。黨內關系中的圈子文化本質上是利己主義的惡性膨脹,形式上則體現為以謀求權力、金錢為目的而結成的利益聯盟。④高校領導干部要嚴于律己,慎獨慎微,踐行“忠誠、干凈、擔當”和“三轉”要求,決不能把對黨員干部的標準降到普通老百姓守法的底線標準上,而是應當把黨章黨規黨紀、規章制度辦法銘刻在心,做到必知必守必行。同時,要自覺接受黨內和群眾監督,嚴守道德底線,絕不觸碰法律紅線和“帶電的高壓線”,強化廉潔自律意識。
三、堅持標本兼治,推動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向縱深發展
正確的“問題意識”是正確實踐的前提。近年來,政府對教育的投入逐步加大和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高校項目越來越多,相關資金也越來越集聚,資金分配權、人事管理權和項目審批權也越來越向高校一把手、關鍵崗位負責人集中,加之高校行政化、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集中在基建工程、人事聘用、物資采購、職稱評審、校企合作、科研經費等領域腐敗案件逐年增加,遏制高校腐敗迫在眉睫。加強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健全高校權力運行制約監督機制,必須把好決策關、財務關、基建關和招生關,提高民主管理水平和辦學透明度,讓高校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一)依法合規治校,進一步抓好“關鍵少數”
抓住了“關鍵少數”,就把握了強化黨內監督的重點和關鍵。要把依法合規治校作為最根本的政治責任,把抓好高校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把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找準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坐標,主動對標先進典型,找準自身差距,取長補短,更要以反面典型為鏡鑒,對照反省,不斷增強遵守紀律規矩的自覺性。切實發揮黨委領導作用,有效履行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明確落實黨組織在高校內部治理結構中的核心地位,建立統一歸口、責任明晰、有機銜接的全面從嚴治黨領導體制,不斷優化完善頂層設計和“三重一大”決策機制,確保中央精神和上級黨委的重大決策部署得到有效貫徹落實。堅持思想教育與從嚴懲戒相結合,劃清是非紅線,摒棄私心雜念,緊抓“關鍵少數”,也不放任“絕大多數”,定期開展廉潔警示教育,用好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發現問題及時提醒、函詢、誡勉,堅決防止小問題釀成大錯誤。加大風險防控研判力度,緊盯資金分配、項目審批、物資采購等重點崗位、重要領域、關鍵環節,注重防范和及時解決各類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做到秉公用權、依法用權、廉潔用權。
(二)抓好制度落實,進一步嚴防“破窗效應”
要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的關于加強高校黨風廉政建設的要求,把全面從嚴治黨同高校黨建工作責任制考核、領導班子綜合考評、各類評優評先對接起來,進一步提高各項考核評價指標的針對性、實效性。嚴格執行國家關于工程建設招投標管理的法律法規和高校內部管理制度辦法,特別是要針對工程項目分包相關的物資設備采購等內部招標行為,優化審批和招標流程,建立領導人員干預招投標、插手具體工程項目記錄的通報和責任追究機制。合理確定招投標制度邊界,加大發票報銷入賬流程審核,減少制度交叉和模糊地帶,嚴格限制自由裁量權,實行招標領域全過程干預留痕,探索實行“回頭看”專項督察制度,逐步構建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立體化招標監督管理體系。建立風險崗位定期交流制度,對廉政高風險崗位領導進行定期交流輪崗或分工調整,不斷強化制度約束力、執行力和公信力。
(三)嚴格監督執紀,進一步壓實“兩個責任”
要加強財務審計、制度審查和監督檢查,有針對性地開展實地檢查和隨機抽查,重點加強項目經費審核,特別是“公關經費”轉嫁、轉移、逃避監管等行為,針對具體案情厘清責任,是集體責任還是個人責任,是直接領導責任、主要領導責任還是重要領導責任等,既要嚴肅查處直接責任人的責任,又要倒查上級有關責任人的責任。追責情況要定期報告,典型問題要公開曝光,使黨內監督形成制度、成為常態。要推進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積極探索審計監督、司法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的有效途徑,定期對領導干部進行廉政考察和職工群眾測評,進一步完善群眾舉報制度,領導干部個人也要定期向上級有關管理部門和分管領導匯報思想狀況和廉潔從業情況,從根本上壓縮權力尋租的空間。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互聯網+思維,著力構建分類清晰、透明規范、互聯互通的電子招標采購系統,實現招投標、物資采購向信息化、智能化轉型。
(四)嚴守紀律規矩,進一步強化“鋼紀鐵尺”
作風之弊、精神之垢,絕非一日之寒;除弊去垢、正風肅紀,也不會一蹴而就。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實施細則精神,弛而不息糾治“四風”,在依法用權、正確用權中保持廉潔,在守紀律、講規矩中強化自律,既管住大節又管住小節,既管好自己又管好家屬和身邊工作人員,虛心聽取同事和基層干部職工群眾意見建議,自覺接受監督,恪守紀律約束,做清正廉潔的表率。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找準和聚焦黨員干部職工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密切關注作風建設出現的新變化新動向,進一步研究建立正負面清單,完善定期分析通報、檢查督促、公開曝光、責任追究等配套措施,真正做到“抓具體、促落實、防反彈”。大力開展教育提醒、警示談話和誡勉談話,突出抓好黨員干部“八小時以外”的作風建設,純潔朋友圈、凈化社交圈、規矩工作圈、管住生活圈,做到擇善而交、擇人而友。
青年強則國家強,黨建強則高校強。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推動高校黨風廉政建設與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發展的深度融合,必須始終抓牢黨的領導這一根本、抓好政治引領這一關鍵、抓住責任落實這一重點、抓實嵌入融合這一舉措,找差距、補短板,轉作風、促改革,層層壓實管黨治黨責任,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
參考文獻
[1] 唐愛軍.講政治 怎么講[J].學習月刊,2017(05):26.
[2] 靳諾.深刻理解黨對高校全面領導的科學內涵和實踐要求——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J].求是,2018(20):23.
[3] 中共中央宣傳部.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論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學習出版社,2000:230.
[4] 鄒慶國.探析黨內關系異化的圈子文化之源[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5(05):51-57.
[5] 中共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國馬克思主義基金研究會.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7:141.
[6] 曹雪松.黨內監督問題研究[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7:40.
[7] 韓剛.從嚴治黨的頂層設計[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6:51.
[8] 馮國權,劉軍民.作風建設在路上[M].北京:東方出版社,2015:229.
作者簡介:左繼華(1983.02- ),男,漢族,陜西咸陽人,碩士研究生,政工師,研究方向:企業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