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燕
內容摘要 個性化就業指導是高校就業指導的有效手段,對于構建個性化的就業指導模式,充分發揮就業指導工作的作用,提高大學生的就業水平等方面有著重大意義。為此,文章就高校個性化就業指導的積極意義、當前中國高校個性化就業指導現狀及模式方面進行了簡單探究,希望可以培養學生正確的就業發展觀,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就業咨詢等。
關鍵詞 高校 個性化 就業指導 現狀 模式
1 引言
現階段,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進步,中國高校的建設規模也在逐漸增大,學生數量的持續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高校大學生就業的難度。為此,中國高校需要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指導,明確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就業指導的重要作用,從而立足于當前高校個性化就業指導的現狀,完善個性化就業指導的模式,以此來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促進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繁榮。
2 高校個性化就業指導的積極意義
2.1 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率
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日益完善,中國企業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無形中也加大了大學生就業的難度。而通過對大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就業指導,其首要意義就是有利于提高中國大學生的就業率,緩解高校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另外,通過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就業指導,還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適合什么樣的崗位,從而滿足企業對員工的個性化的要求,以此來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率。
2.2 有利于挖掘學生自身價值
加強對大學生的個性化的就業指導,還有利于挖掘大學生的自身價值。也可以說,個性化的就業指導就是學生挖掘自身潛力的一個過程,其在實際指導的過程中,不僅可以鞏固學生的專業知識,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思想素質,幫助學生實現專業知識的有效應用,讓學生明確自身的定位,認識到自我的價值,從而實現更好的發揮。
3 當前中國高校個性化就業指導現狀
3.1 對個性化就業指導的認識有待加強
中國高校在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的過程中,存在的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教學雙方對于個性化就業指導工作的認識還有待加強。具體表現為:①中國部分高校在個性化就業指導工作上屬于臨時突擊型,在指導前期并沒有進行過多的準備,且校方也更加重視就業指導的實用性和速效性,通常情況下,都是采取幾次講座的形式或者是專題報告的形式進行的,個性化就業指導的科學性還有待加強;②基于校方對個性化就業指導工作的認識不夠清晰,在一定意義上導致了部分學生對個性化就業指導工作的認識還存在較大的誤區,在實際的指導過程中,很多大學生沒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開展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造成了個性化指導工作的效用不大。
3.2 個性化就業指導工作隊伍建設有待提高
就目前中國高校個性化指導的基本現狀來看,其在實際的個性化指導工作中,個性化就業指導工作隊伍的建設還有待提高。具體表現為:①從事個性化就業指導工作的人員數量較少,部分高校在對大學生進行個性化就業指導工作時,都是安排本校的優秀畢業生及院系畢業生輔導員來共同完成的,這些人員受到日常的專職業務的影響,對大學生的就業研究還不夠深入,使指導效益不高;②部分高校的個性化就業指導理論還有待完善,院校的優秀畢業生在實踐經驗上較為缺乏,在實際的指導過程中難以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最終導致高校的個性化指導工作流于形式,沒有實際的作用。
3.3 個性化就業指導的服務意識有待提高
在過去,中國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的內容更加傾向于對大學生的統一管理,因此,在開展形式上一般都是以講座的形式開展的,其指導的多樣性還有待加強。高校的個性化指導的服務意識還有待加強另外,由于高校的個性化就業指導的服務意識還有待加強,故而在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時,并沒有為學生專門開設就業咨詢、技術咨詢、政策咨詢等各種多樣化的服務,使學生對當前的就業形勢、就業前景等方面的內容了解不夠透徹,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著學生的就業水平。
4 高校個性化就業指導模式探究
4.1 加強制度建設,為指導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中國高校要想提高對學生的個性化指導的水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①不斷強化高校自身的黨政建設,將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納入院校的黨政建設中來,作為高校的重要議事日程,保障個性化就業指導工作的效益;②建立并完善全職能部門和院系就業目標責任制,并加強相應的人員配置、經費支持及硬件設施等,為高校個性化就業指導工作的順利開展保駕護航;③建立并完善二級管理制度下的個性化就業指導制度建設,在這個過程中,高校需要設立專門的二級就業指導機構,即高校的就業指導中心和院系就業指導辦公室,在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就業指導的過程中,以學校就業指導中心進行規劃和協調及統籌管理,然后院系負責進行政策措施的落實,以此來提高高校個性化就業指導工作的有序性;④建立全員參與制度,在實際的個性化就業指導工作中,力求全體教職工共同參與,提高指導水平[1]。
4.2 整合教學資源,完善個性化就業指導隊伍
4.2.1 加強對就業指導師資力量的培養
高校需要加強對就業指導師資力量的培養。首先,高校在就業指導教師的選拔上,需要加強對指導教師的職場經驗的了解,保證其具有較為敏銳的判斷能力,對于相關的職業咨詢技能掌握較為完善,可以勝任個性化就業指導工作;其次,高校需要加強對就業指導教師的培訓,除了培訓其就業指導的專業知識以外,還需要培訓教育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等各個方面的內容,使其可以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最后,高校還需要結合想要的獎懲制度,加強對就業指導教師的激勵,并將其工作結果和教師最終的績效考核聯系起來,以此來激發教師工作的熱情。
4.2.2 建立個性化就業指導課程體系
高校還需要建立個性化的就業指導課程體系,打造屬于本校的就業指導特色。①高校在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就業指導的過程中,選擇個性化就業指導課程時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和專業特色,研究社會對于此專業人才的需求,進而進行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②高校需要根據大學生所處的不同階段,合理選擇個性化就業指導的內容,對于大一的學生,高校在個性化就業指導方面,只需要簡單地介紹本專業的就業優勢及未來發展即可。而對于大二、大三的學生,高校則需要培養學生的綜合創業能力,并向學生介紹中國相關的就業政策和一些就業方法。對于大四的學生,高校則主要幫助學生處理興趣和專業之間的矛盾,幫助學生明確自身的定位和就業目標,并對大學生的特殊要求提供個性化的咨詢服務,盡量采取一對一的模式,保證個性化指導的效益[2]。
4.3 注意突出就業指導的服務性
高校的個性化就業指導工作從本質上來講是為了給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就業服務,因此,高校在實際指導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凸顯個性化就業指導的服務性。為此,高校需要將服務理念貫穿于整個個性化就業指導工作中,滿足學生的個性化指導的要求。另外,高校還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制定個性化的就業規劃,及時解答學生心中關于就業的疑惑,利用啟發教育等方式,加強和學生的溝通和交流。高校還可以采取模擬招聘會的方法,幫助學生掌握面試的技巧,并為學生建立畢業生信息庫,提高大學生的就業匹配率[3]。
5 結語
總而言之,開展個性化的就業指導,在提高高校大學生的就業率、就業匹配率等方面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需要加強對學生的個性化就業指導工作的重視,完善個性化就業指導模式,以此來提高指導水平,促進學生順利就業。
(作者系南京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助教)
(本文由“高職學生就業創業指導服務工作精準化研究”課題(KY201823)支持)
【參考文獻】
[1]吳新風.高校個性化就業指導現狀及模式探究[J].高教學刊,
2016(23):150-151.
[2]沈小軍. 網絡對畢業生就業質量的影響淺析[J].中國報業,2012
(25):195-196
[3]鄭倩,周麗.我國高校就業指導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7(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