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 勇
第一,不能明確企業的經營狀況。由于現行財會體系的影響,很多企業在財會工作中很難或并沒有全面、綜合分析所有的財會數據。再加上部分企業的財會工作分工制度較為僵硬,各部門只負責本部門工作范圍內的數據分析,這不僅使得財會工作的效率較低,也不能切實反映出企業整體的生產經營實際,進而嚴重制約了高層領導者的決策方向,十分不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第二,核算子系統的連續性較差。信息化時代,傳統的手工記賬系統正被半手工或信息化財務系統取代,但信息化賬務系統的發展速度較慢,甚至部分企業賬務系統的運作流程照搬了傳統財會的運作流程,創意不足,各個財會環節并未實現有效銜接,業務信息脫節現象時有發生,尚未完全實現信息的實時傳遞與資源共享。第三,信息的最顯著特點就是時效性,特別是財會信息。現階段,財會體系在運行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財會信息與業務信息相分離的現象,資金流方面的信息嚴重滯后。在繼承財會信息后,財會人員還要對進行再加工,這不僅無法滿足信息需求者對財會信息時效性的要求,還使得財會收集、處理工作失去意義,財會系統崩潰、癱瘓,企業的損失無法估量。
企業要想優化自身的會計核算流程,就必須要全面分析企業現有的會計核算流程,并根據企業的經營管理實際設計科學合理的會計核算流程,確保財會人員收集到的財會信息和財會數據直接由業務活動本身產生的信息傳遞生成,保障會計核算數據的真實性與準確性;將基礎會計核算數據直接匯總于會計核算中央處理器,實現企業財務工作的集中管理;再造核算流程,通過動態會計平臺向中央服務器傳輸原始的財會信息,使其自動生成會計憑證,有效減少人為因素對會計核算工作中的干預,提升會計信息的質量和成本的真實性;優化會計核算流程、建立健全數據級別的內部控制體系,實時記錄、整理、匯總財會信息和財會數據,盡可能減少或取消企業經濟往來中重復核算、重復對賬、單據傳遞等不必要的工作與重復勞動,為企業節省大量的人力、財力與物力,提升企業財會工作的效率與效果。
分析與診斷流程是指分析和描述企業現有的會計核算流程,客觀分析和整理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做出診斷。在重組會計核算流程之前,企業要先分析和診斷自身現有的財會工作方式,以此確定重組流程的方式與范圍,為后續的會計核算流程優化工作提供切實、有效的保障。

再設計流程不是簡單的將手工流程照搬于現代化的財會軟件中,而是要將在設計流程的過程中滲透和應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先進的企業管理思想與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提升財會信息的集成性,實現會計核算流程的實時控制與快速響應。企業要在分析和診斷會計核算流程的基礎上,重新設計或及時改進自身現有的核算工作流程,提升其科學性與合理性,為企業財會工作的信息化與現代化奠定一定的基礎。
實施流程重組是指在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實際中真正落實重新設計或改進的核算流程,此項工作具有極強的復雜性與系統性,主要包括調整財會組織的設置、改變財會人員的職責、建立集成化的財會信息系統等諸多方面。
只有提升企業高層管理者對會計核算流程優化的認識,并使管理者形成正確的認知,才能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財會人員的工作觀念和工作方法,進而提升企業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現代化。第一,企業管理者具備風險意識和成本意識,通過會計核算流程優化,可以提升財會信息的時效性和準確性,同時節省收集財會信息的大量人力物力,促進企業降本增效;第二,企業管理者要提升自己的網絡系統意識,在信息化時代重新審視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工作,建立和形成網絡系統的會計觀念,改變以往財會人員“孤軍奮戰”的局面,構建全新的會計核算觀念。
會計信息是指能從會計視角顯現企業經營管理情況的各項信息,主要包括現金流量、資產負債情況、經營業績等。信息化時代完善企業會計信息網絡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首先,財會數據收集。在ERP系統中,當經濟業務發生時,對應部門管理子系統就會收集相關數據,并按照一定規律進行編碼并儲存于后臺數據庫中,再通過內部網絡在企業中共享數據、信息,當財會人員需要加工這些數據時就可直接從數據庫中調取。ERP系統具有極強的集成性與實時性,它能使財會部門準確、及時地獲取相關數據,實現“數據共享,同源共流”,為接下來會計信息實時、高質量地輸出提供一定的保障。其次,財會信息處理。在ERP系統中,當財會業務發生時可直接鏈接驅動相關的加工處理程序,通過具體的網絡技術向與業務相關的數據、信息直接傳送于財務模塊中,嚴格遵守處理業務的規則、程序,及時將財會信息處理為會計集成信息,再在總賬總系統中自動生成記賬憑證。相較于手工會計核算,它能有效降低財會人員的參與程度,簡化分析、處理財會數據的流程,確保和提升財會信息的質量。最后,財會信息輸出。當財會信息使用者需要查看信息報告時,可以通過ERP系統直接輸入處理數據的指令,系統會根據不同的指令啟動不同的處理程序以加工數據,選擇、調配出模型庫中的匹配模型進行加工、處理,再將處理后的結果呈現于財會信息使用者面前,最終完成財會信息的輸出工作。
第一,由于優化后的會計核算流程已經得到了較大程度的簡化,在提升企業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工作效率的同時,有效縮減企業生產經營所需的成本、費用,使企業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第二,通過ERP系統優化企業的會計核算流程,能有效推動企業業務與財務管理的一體化發展進程,全程跟蹤、管理、審批企業采購、銷售等各狀態下的訂單,在審批成功后直接進入財會部門,生成相關會計憑證,以電子審批代替傳統的手工審批,有效節省審批的時間與工作,提升審批工作的效率與效果。第三,信息化時代,企業會計核算流程的優化可以由計算機系統來進行需要人工進行的數據核算、報表編制等工作,這極大地減少了財務人員的工作量,使其由基礎的單據錄入、報表編制等工作逐步轉變為基礎單據準確性檢查和規范性檢查、報表數據準確性檢查,也就是說財務人員切實從核算為主的轉變為以檢查監督為主的,從而有效降低企業各項財務風險,提升企業經營安全,保障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價值。
會計核算工作是現代規模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關鍵。在信息化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如何在企業的財會工作中應用信息技術、提升財會工作的現代化與智能化成為財會從業人員與社會各界所要思考的重點課題之一。因此,企業要改變傳統的財會核算觀念,提升對財會工作的認知,完善會計信息網絡,重新設計與組織財務部門的組織結構,定期對財會人員進行教育和培訓,優化企業的會計核算流程,使決策者能快速高效地獲得企業各項財會信息,及時判斷和決策,降低和規避經營活動中各項風險,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