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霄 劉 珊 李玉存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傳統的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迫在眉睫,線上+線下混合的教學模式呼之欲出,同時各種網絡教學平臺如智慧職教、超星學習通、云班課、雨課堂的出現為學生和教師之間的學習互動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臺,老師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發布課件和視頻等教學資源,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極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這種新型教學模式,打破傳統教學束縛,順應時代潮流,為學生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的財務會計課程教學仍然實行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的教學理念固化,教學過程單一而枯燥。教師只向學生灌輸知識點,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抑制學生的想象力,導致課堂教學枯燥無味。學生們經常在課堂上不能集中注意力,學習的效果事半功倍。傳統的教學模式也導致一些學生為了應付考試而死記硬背知識點,從而在實踐中不能靈活運用知識。
“互聯網+課堂”教學背景下,財務會計課程應當以網絡教學平臺+教學資源+教師服務為教育改革理念,探索會計課程的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的教學模式?;诰W絡教學平臺線上與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突出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組織教學活動,完成引導學生學習方向、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評價學生學習效果。教師通過在網絡平臺發布教學視頻課件資源,學生可以實時在手機上觀看并進行課前預習,課中的互動交流,課后,教師通過網絡教學平臺發布課后作業,設置作業交納時間,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
這種線上線下混合式的教學模式,極大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實現資源共享、交互式教學。同時網絡教學平臺上面可以智能記錄每位同學的學習時長,課堂活躍度與參與度,教師可以通過這些數據分析學生的學習行為及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更加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學,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如智慧職教發布課件和視頻等資源,發布學習任務并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學生可以登錄網絡學習平臺根據老師布置的預習任務觀看學習視頻,并對不懂的內容進行標記,教師通過網絡平臺的智能記錄功能發現學生的疑難問題,并且對其進行歸納總結,梳理出本節課的重難點。
首先教師上課期間通過登錄網絡教學平臺進行課堂點名,提高了老師點名的效率。其次,根據同學們課前預習中疑難問題進行課堂梳理,有重點有層次地講解,同時在課堂中可以利用網絡教學平臺中的隨機點名,搖一搖搶答等環節,增加學生的課堂活動參與度,提高學生學習財務會計的積極性。學生的課堂練習題可以從教師之前備課做好的題庫中隨機抽取,可以是選擇題或者業務題。網絡平臺的智能記錄功能可以統計學生回答問題的準確率,教師可以根據數據有針對性講解選擇題。對于財務會計布置的業務題,學生可以通過手機軟件拍照上傳答題內容,教師可以通過投屏軟件投射到多媒體上進行講解。
教師通過網絡教學平臺發布作業和測驗,學生課后完成后有不會的題目可以查閱上傳的課件和視頻,同時還可以通過微信與老師進行互動交流。對于布置的課后作業及老師上課的表現可以設置學生與老師互動評價,老師通過學生的評價反饋,及時調整上課進度,達到教學相長的教學目標。
為研究互聯網+課堂這種混合式的教學模式的改革效果,本文以安徽糧食工程職業學院19級會計專業六個班學生為研究對象,發放240份調查問卷,收回有效調查問卷220份。通過調查數據結果顯示,85%的同學比較重視財務會計課程的課前預習工作。其中發現2.94%的同學愿意花2個小時以上的時間進行財務會計的預習,10.78%的同學愿意花1-2個小時進行財務會計的預習,51.96%的同學愿意花30分鐘至一個小時的預習,34.31%的同學愿意花半個小時以內時間預習,由此數據可以顯示大部分同學對于線上財務會計課程至少愿意花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進行課前預習。相對于傳統財務會計課堂高職學生不愿學,不會學習已經有了很大進步。因此教師在設置課前預習內容和目標時,最好學習時間最好控制在半個小時左右。對于老師網絡平臺布置的作業和測驗,基本上同學們都會有參與,但參與程度不同,31.25%的同學可以學完全部內容,65.32%的同學可以學完大部分,3.43%的同學只能學完其中一小部分。通過調查研究還發現92%的同學對于這種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非常歡迎,學生可以線上反復學習,避免“沒聽懂”,線下布置類似習題,及時交流重難點,對于初級會計職稱考試通過有很大幫助。8%的同學不喜歡這種教學模式可能本身不愛學習以及手機流量不夠,網速慢等原因。由此可見網絡教學平臺的使用,推動線上線下混合的教學模式廣泛運用,對于財務會計課程的教學大有裨益。

圖1 學生愿意課前預習的時長
財務會計課程內容多,知識點也較多,學習任務較重,教師要課前明確學習任務,對授課內容重難點分解,這樣學習預習課件和視頻資源會更加有針對性。通過調查問卷發現課前預習時間不宜超過30分鐘,精煉學習任務,學生可以在規定時間完成預習任務,提高學習積極性。
財務會計專業教師不僅要提高自身專業水平,同時還要掌握各種網絡資源的開發與制作。例如制作微課、利用騰訊課堂直播授課,使用錄屏軟件錄制課件等。教師可以從學生學習角度出發,開發制作具有自身特色的會計視頻來幫助學生理解學習。同時還可以借助各種網絡教學平臺,搜集會計專業優質的精品課程對其進行重構和梳理后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掌握知識。
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線上與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學生的課前、課中和課后時間,課前預習并完成預習任務,課中參與課堂教學、課后完成作業,那么教學評價也應該貫穿課前、課中、課后整個過程,應該重構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教學平臺中記錄的學生的學習行為數據,深度挖掘學生學習行為數據,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將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課內評價與課外評價相結合、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最終形成針對每位學生的客觀的、多元化的綜合性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