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云
摘 要:文章作者通過開展作文實踐教學發(fā)現(xiàn),小學生在寫作的時候最苦惱的事情就是“無米之炊”,腦中沒有寫作的材料和詞句。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真正原因不是生活中沒有“米”,而是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積累能力較弱,無法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米”。因此,文章對小學“觀察作文”教學的有效對策進行了全面的探究,以此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觀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
關鍵詞:小學;觀察作文;教學
觀察作文首要的前提就是要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并指導學生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寫作思維。同時這也是小學作文訓練過程中主要的內容之一,尤其是在教學活動中更要采用有效的方法指導學生學會寫觀察作文,以此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加強學生對相關內容的積累,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同時還對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有著直接的影響。
一、保持觀察興趣,激發(fā)寫作欲望
各個物體所具有的表現(xiàn)特性也各不相同,因此,學生在對各個物體進行觀察的時候,觀察角度也各不相同,而且描述出來的具體內容也各不相同。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對事物進行觀察的時候,要結合事物的特性來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例如,觀察小動物,從小動物的身上可以觀察出小動物生動、活潑的感覺,這樣可以有效調動學生觀察事物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對事物細節(jié)觀察的能力。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找一只性格非常溫順的小貓放在講臺上讓學生進行觀察,學生會驚喜萬分。因此,學生的觀察興趣也會逐漸加強,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觀察興趣,就要指導學生對小貓的動作、習性進行仔細觀察,之后再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小貓的日常生活習性展示給學生看。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觀察的事物引起興趣之后,才可以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可以積極、主動對事物進行觀察,從而養(yǎng)成一種正確的思維習慣,不斷提高作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二、結合閱讀,強化技巧觀察
大家都知道只有博覽群書,將書中的內容全部讀透,這樣落實到筆下,運用起來才會非常得心應手。開展課文閱讀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有利于對知識進行輸出,教師在這個時候要給學生提供良好的閱讀材料。為了更好地讓學生收集更多的素材來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擴大自身的閱讀量,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將自己喜愛的書籍與小朋友分享,相互交流和探討。要定期對閱讀文章中的好詞、好句進行整理和總結,讓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同一本書,不同的學生閱讀之后觀念、想法和獲得的思想感情都是不一樣的。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文字的應用能力也會逐漸增強,所提出的觀點也會在不同的見解下得到創(chuàng)新。加強課外閱讀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使自己所積累的知識可以得到有效的應用,在此基礎上還要對書本中所運用的詞匯進行研究。
例如,在講解葉圣陶的《貓》一課時,里面對貓的各種形態(tài)描摹得非常細致,其中一段就是描寫貓捕捉老鼠的內容:“它一改往日的懶散,聚精會神地盯住某處,一直在等待,沒有平日的散漫,顯得極為認真……它弓起身子,后腳微微前傾,像將要出弦的箭一樣,隨時撲倒獵物。”這段內容就描寫得非常細致、具體,將貓的形態(tài)描寫得淋漓盡致。學生可以直接通過對這段內容進行仔細觀察,將優(yōu)秀的部分進行吸取,并將其合理地應用在自己的作文中。
通過閱讀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技巧,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認知,確保學生可以對各種詞句進行靈活的應用。小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比較少,再加上駕馭文字和詞句的能力也比較弱,導致很多內容和自己的思想感情都無法有效地表達出來,無法準確地落實到文字上。因此,結合閱讀可以讓學生對作家的寫作技巧和方式進行學習、觀察,積累更多的好詞好句以及寫作的技巧和方法,為學生寫作優(yōu)秀的作文提供有利的條件,同時也有利于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使學生的作文更富有色彩。
三、學以致用,大膽想象
觀察作文教學,核心內容就是“觀察”二字,在教學中如果教師帶領學生對植物的根、莖、葉、花、果進行仔細觀察,對它們各自的顏色、形態(tài)、氣味等進行講述,無法有效符合現(xiàn)代化教學的準則,為了更好地增強學生觀察事物的積極性,教師要從多個方面加強學生能力的訓練。
1.訓練遣詞造句的能力
例如,在對石榴花葉子的顏色進行講解時,教師要適當?shù)貑l(fā)學生:“描寫綠色的詞語有哪些?”學生就會回答“碧綠、深綠、墨綠、青綠等”,教師緊接著又問:“《桂林山水》描寫山的詞語是什么?”學生思考后就可以回答出:“翠綠。”在講述葉子形狀的時候,教師可以啟發(fā)學生:“《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中描寫楊梅葉子的詞哪個用在石榴花葉子上更為準確?”學生就會回答出“狹長”。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學生可以在之前所學到的文章中提取好的詞語,這樣一來不僅對學生所學過的詞語進行了鞏固,而且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調動了學生學習寫作的積極性。由于培養(yǎng)小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師用心、慢慢地去引導,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2.訓練學生大膽的想象力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要積極鼓勵學生對想象中的事物進行描寫,以此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小學作文雖然不是一種藝術創(chuàng)作,但也需要非常豐富的想象力,對客觀事物,要采用形象的手法描繪出來,利用比喻、擬人的手法,將人物形象完整地刻畫出來,并推測出人物的心理活動,將某一種事物所象征的意義和理念完整地揭示出來。
例如,在對花進行觀察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花的花骨朵時期、含苞待放時期、競相開放時期的顏色進行仔細觀察。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幽默、比喻的語句進行形容,由于三個時期花的形態(tài)和顏色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學生在觀察和描述的時候可以有效增強自身的學習興趣。例如,花骨朵時期的花被學生比喻成“小話筒”;含苞待放時期的花被他們比喻成“小燈籠”;競相開放時期的花被學生比喻成小鈴鐺,整棵石榴樹,學生將其比喻成圣誕樹,掛滿紅紅的燈籠,通過采用比喻等生動形象的手法來描述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事物的感性認知,增強文章的趣味性。
綜上所述,在作文教學中積極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運用符合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教學方法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因素。在新形勢下,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掌握有效的觀察方法,做到學以致用,提高自身的想象力,將自身的情感有效地抒發(fā)出來,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同時,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也可以得到有效提高,學生可以寫作優(yōu)質、高質量的精美佳作。
[參考文獻]
[1]史滿紅.學會觀察學會體驗學會感悟——作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觀察能力[J].課外語文(下),2019(12):32,34.
[2]李 磊.論完善觀察方式與革新分類標準的可行性——以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人物描寫教學為例[J].考試周刊,2019(54):53.
[3]陳 玥.學會觀察,勤于思考,善于表達——小學作文教學的三大技巧[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9(9):70.
[4]胡昌菊.觀察、思維與情感——淺談在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語文核心素養(yǎng)[J].語文課內外,2019(36):263.
[5]陳海玲.閱讀,觀察,練筆——初中作文教學之我見[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刊),2019(10):45.
[6]萬曉民.觀察生活返樸歸真——淺析小學語文作文生活化教學[J].文存閱刊,2019(9):129.
[7]朱文雯.個性化角度下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探究[J].小學教學研究,2019(17):28-30.
[8]夏凌燕.觀察 仿作 創(chuàng)新——對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的幾點體會[J].名師在線,2018(23):30-31.
[9]宋曉倩.讓孩子在習作中靈動飛揚——淺談小學語文高年級習作教學[J].新課程學習(下),2014(6):21-22.
[10]盛如祥.如何讓作文課“動”起來[J].小學教學參考,2017(30):10.
[11]胡藝紅.小學語文觀察作文教學研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7(9):55.
作者簡介:何 云(1980—),女,廣西北海人,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