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霞

21世紀是經濟、信息全球化的創新時代。微課作為這個時代的新生事物,它一般采用視頻的形式,將知識點更形象地呈現給學生,具有用時短、內容少、針對性強等特點。微課可以將抽象的數學知識更形象地呈現給學生,讓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更濃厚。學生的有意注意時間短,數學學科知識抽象,使得微課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中成為一種必要。要更好地將微課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中,必須滿足以下兩個前提條件:1.是教師要具有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2.是教師要具有處理教材知識的能力。微課一般不超過十分鐘,要想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把某一數學知識點呈現給學生,教師必須具有對教材知識的處理能力,并且做到讓學生樂于思考,富有啟發性。
一、運用微課導入新課,提高學生興趣
合理的新課導入,有助于增添小學數學課堂新活力。在數學教學中,利用動畫面十足的微課導入,提高學生興趣,對于教學目標的實現起了很大的幫助。教師可以通過動畫面十足的微課,導入新課。如,上《容積》這一課時,引入新課前,先制作《烏鴉喝水》的動畫微課:有一天,烏鴉飛出去玩爽,玩到累了,感覺非??诳?,于是到處找水喝。最后,它發現了一瓶子,有少量水。怎么辦呢?它想出了一個好辦法:用石頭填瓶子。終于烏鴉喝到了水??赐赀@個故事,我提問:為什么烏鴉可以喝到了水?學生小組討論,最后得出結論,原來石頭也有一定的體積,放進去杯子時,讓水位上升。從而引入了“容積”這一教學內容。
二、運用微課突破重難點,數學知識點更簡單
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知識邏輯性較強,學習有難度。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學生不能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和找到數學問題的解決方法,就會逐漸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也會降低他們的自信心。教師可以將重難點內容制作成微課視頻,在課上反復播放,突破重難點,讓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更簡單和更有趣。
如,上《圓的面積》時,教師可以將圓的面積公式推導過程制作成微課:因為S長=a×b,a=r,b=12C圓=12×2πr=πr,所以S圓=a×b=r×πr=πr2。學生通過觀看微課,很快明白,將圓平均分成若干份后,展開,拼接,可以轉化成熟悉的長方形,從而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學生通過觀察,還可以參照微課視頻里的做法,自己動手操作,將圓轉化成已經學過的長方形,從而讓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簡單化,突破了本節課的重難點。又如,上《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時,教師課前先編寫好兒歌:一位不夠除看兩位;兩位不夠除看三位;除到哪商到哪,要牢牢記;除數當大哥呀,余數來當弟。教師將兒歌用說唱的形式錄下來,制作成微課。通過微課,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和掌握這節課的計算方法,還可以培養他們的樂感,學生學得更有樂趣。
三、運用微課來延伸拓展,學生視野更開闊
將本節課的數學知識延伸拓展制作成微課,能讓學生視野更開闊。如,上《三角形》時,教師可以將生活中各種各樣的三角形,通過微課播放給學生觀看。讓他們體會生活中的數學。又如,上《認識人民幣》時,教師可以將生活中購物場景錄制成微課,讓學生明白,我們學習人民幣的有關知識,是為了更好的方便生活。教師還可以將不同版本的人民幣,通過微課播放給學生觀看,讓他們了解,原來人民幣有這么多版本,而現在我們用的是哪個版本,既開闊了他們的視野,也體現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四、運用微課來復習,提高效率
一學期下來,不少數學知識需要學生學習。由于學習的間隔比較長,大部分學生已經遺忘。此外,上新課時,部分學生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自身抽象邏輯思維不夠強等原因,不能完全掌握新知識。這時,教師可以運用微課來復習,提高效率。
如,復習《位置與方向》時,教師可以制作微課,將八個方位的知識點呈現給學生,然后出示各種情景,將題目穿插其中,讓學生學得有樂趣。又如,復習圖形時,教師可以制作這樣的微課:先是圖形寶寶跑出來,再出示它的名稱和特征,讓學生對各種圖形的特征一目了然。這樣,既能夠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又能促進其抽象邏輯思維的提高。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從新課導入,重難點突破,延伸拓展,復習四個方面,靈活運用微課視頻,讓微課可以真正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中。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