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記敘班主任與遲到學生“斗智斗勇”的故事,指出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要運用適當的教育藝術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從而糾正學生的錯誤行為習慣。
【關鍵詞】班級管理 藝術 遲到 表揚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03A-0084-02
初中生面臨著青春期心理成長的關鍵時期,他們在這一時期由于受到各種各樣外界因素的影響,在認知上往往會出現偏差。班主任作為班級德育工作的組織者,對于學生的管理方式要講藝術,對于班級狀況的處理要謹慎且靈活,既要講求工作的實效性,也要注重工作方式的多樣化。
小鳴是班里一名特殊的學生,每天清晨,當校園里響起了瑯瑯讀書聲以后,她才踏入校門,并將自己的名字登記在遲到本上。由于我剛接手這個班級,對班級的情況還不太了解,所以起初我以為這是因為剛開學,她的作息時間還沒有調整過來,對她的遲到也就沒放在心上,只是在口頭上提醒她:“下次記得調好鬧鐘,早點起床。”但是漸漸的,我發現遲到似乎是她的習慣,她不僅每天早上遲到,下午也經常遲到,因為她的“貢獻”,我班開學第一個星期就注定了與流動紅旗無緣。我趕緊找到她七年級的班主任了解情況。老班主任對我笑笑,說道:“你習慣就好,這才剛開始呢。你可以去問問她為什么遲到,但是要記得千萬別被她氣著。”聽完這些話,我對她更是疑惑:“這是一名什么樣的學生?居然能讓老班主任特意叮囑我別被她氣著,我得去會會她。”
于是某天下午放學后,我將小鳴叫到了辦公室,問:“小鳴,你這個星期遲到的次數似乎有點多啊,是怎么回事?”只見她歪著脖子,仰著腦袋,抖著腿,毫不在意地對我說:“我樂意!”我一聽,當時腦袋就炸了,我想過她會找各種理由來解釋為什么遲到,但是沒想到她的回答竟是如此的簡單,這時我才理解為什么老班主任要叮囑我別生氣。我壓制住自己的情緒,繼續問她:“我相信你不是故意遲到的,一定有什么原因,能和我說說嗎?”她還是那副樣子,漫不經心地對我說:“那人家要睡覺啊,不然有黑眼圈了,不漂亮了怎么辦?”“別的同學也要睡覺啊,為什么人家就能夠不遲到呢?而且你想想遲到會扣班級的分……”我正和她說著遲到對班級的危害,她突然扭過頭沖我喊了起來:“你管我!我樂意遲到怎么啦!你怎么那么煩啊!”我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怒氣,大力地拍了一下桌子,嗓門提高了幾十分貝,吼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管你是因為我是你的班主任,你不遵守學校紀律,所以我管你是天經地義。你憑什么讓全班所有同學為你的遲到買單,你一個人損害的是整個班級的榮譽,你現在還有臉在這說你樂意,你憑什么說你樂意!”她見我發火愣了一下,接著便歇斯底里起來:“啊!你們怎么這么煩啊,我就是遲到怎么了,怎么了!我要睡覺!”她的叫聲引得路過的老師和同學側目,我心想再談下去也不會有什么好結果,就對她說:“今天你心情不好,我們不如就到此為止吧。我希望明天能看到你按時到校,也請你配合我的工作……”我的話還沒說完,她扭頭就走,甩下一句:“知道了,看我心情好不好吧。”望著她遠去的背影,我深深地嘆了一口氣,無力地靠著椅子,心想:“怎么會有這么無理取鬧的學生?”
我回過神來,想著也許可以從小鳴家長那兒了解到她之所以這樣的原因,于是我撥通了小鳴家長的電話。剛接通電話,我就聽到電話那頭小鳴聲嘶力竭的喊叫:“打電話來干什么,又想告我的狀是不是?啊……”還沒等我仔細聽,電話就掛斷了。我的耳朵毫無防備地又經歷了一次洗禮以后,我深刻地認識到了小鳴的厲害,不久之后我收到了小鳴媽媽發來的短信,信息當中對小鳴的表現表示抱歉,同時解釋了小鳴之所以這樣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管理不當,慣壞了這個“小公主”,而且她在小學的時候也很優秀,只是到了初中以后,發現自己不像小學那樣出眾了,所以感到很失落。家里正好老人家生病,無暇顧及她的感受,導致她現在這般任性。看著小鳴媽媽的解釋短信,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心想:“完了,這還真的是剛開始啊,家里都拿她沒辦法,我能怎么做呢?”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隨著班主任工作的深入開展,越來越多的事情需要我處理,而3個班級的教學任務也壓得我喘不過氣來,解決小鳴遲到的事情也就一拖再拖,有的時候我自己甚至都放棄了:和她家長交流,家長表示無能為力;找她談話,她總是一副你又不能奈我何的態度,每次談話也都以我的大發雷霆和她的聲嘶力竭結束。漸漸的,我和她的關系越來越差,每天在班級門口看著她遲到,我都恨不得拿根棍子抽她,而她經過我身邊的時候,也沒有理會我瞪大的雙眼和大聲的咆哮,只是“哼”了一聲,就飄飄然到教室坐下。根據班規,遲到了是需要罰做值日的,但是她大部分時候都是放學就背著書包走人,偶爾被我堵在教室了,就隨便掃兩下應付了事,最后還是我麻煩別的同學幫她完成了值日。漸漸的,別的學生見我無法解決小鳴的遲到問題,也有樣學樣,開始了零零散散的遲到,最夸張的一次,我班一個早上就遲到了五名學生。當別的老師問起為什么會發生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只能苦笑地搖搖頭。每每在辦公室想到這個問題,我都感到心累,并且也很困惑究竟怎樣才能說服她,讓她不要遲到呢?罵她,她反過來讓你難堪;罰她,最后懲罰的反而是自己。怎樣才能讓她心甘情愿地遵守紀律呢?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體育的期末測試,那天女生800米測試,我驚訝地發現,小鳴居然是我班女生當中跑得最快的一個。在測試結束以后,學生都在休息,我觀察到小鳴一個人在一旁聽歌,似乎剛剛的跑步還不需要她用盡全力,由于天氣炎熱,她出了許多汗,于是我拿了一瓶水遞過去給她,下意識地說了句:“小鳴,跑得不錯喲!”她愣住了,似乎沒想到從我的嘴里能聽到表揚她的話,連水都忘了接過去,旁邊的同學提醒以后,她才將水拿了過去,同樣還是“哼”的一聲,臉上寫滿了傲嬌,似乎有一點洋洋得意的感覺。這時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之前小鳴媽媽的話:“小鳴由于心理落差變得任性行事。”那我何不借此機會,說服這個倔強的女孩子?在第二天上課的時候,我借機在班里又一次表揚了小鳴。我說:“比較物體快慢的方式有哪些呢?大家回憶一下,在昨天的體育測試中,我們雖然不知道每個人具體的成績,但是我們知道了小鳴絕對是跑得最快的那位,這是通過什么方法來比較的呢?”學生回答:“相同路程比時間,她最快沖過終點,用的時間最短。”在大家都回答正確了以后,我半開玩笑似地點出:“大家回答得都很棒,同時大家也要多向小鳴請教怎樣才能跑那么快,爭取我們每位同學的長跑都能拿滿分,而且這不僅可以提高體育成績,還能在你快遲到的時候幫助你踩點踏進校門!”在大家的歡笑聲中,我注意到小鳴的臉上也帶著笑容,同時一直以來低著的頭也開始注視著白板。中午放學時,我在辦公桌的桌面上發現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看在你夸贊本小姐的份上,本小姐大發慈悲,以后就不遲到了。”望著這張紙條,我知道困擾我這么久的問題終于有了轉機。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小鳴遵守了她的承諾,努力做到了不遲到。我也改變了對她的態度,偶爾她耍脾氣遲到的時候,我也不再吼她,而是半開玩笑地和她說:“最近是不是因為吃胖了跑不動了?怎么又遲到啦。”她也不再和我頂嘴,只是說今天忘了調鬧鐘,明天就不遲到了。我感受著她態度的變化,心里想著第二步計劃應該要開始實施了。于是我在某天放學的時候再一次請她到辦公室。她一進來,我就問她:“知道今天找你來什么事情嗎?”“遲到唄,還能有什么事。”“看來你還是知道自己遲到的啊。”“我又不是傻子,我怎么不知道自己遲到了。”“那你還記得我們班級的規定,遲到要怎么懲罰嗎?”“打掃衛生咯,還能怎樣,我又沒說我不掃。”“好,你愿意接受就好。但是我是這樣想的,你最近這段時間的表現進步很大,而且我前段時間才剛剛讓大家向你學習,現在馬上就罰你,對你影響不好,干脆這樣,也快到期末了,這個學期就沒多少天了,我就向班上同學說你是學雷鋒做好事,幫班級做義務勞動,你看這樣怎么樣?”她又愣住了,眼神里充滿了不可思議,仿佛在說:“天啊,這是我那個兇神惡煞的班主任說的話嗎?”我提醒她:“怎么樣,你覺得這樣可以嗎?”她說:“沒問題啊,沒什么事我就先走了。”她匆忙答應了以后轉身就逃也似地離開了辦公室。望著她的背影,我不禁露出了狡猾的笑容。第二天,當我向全班學生宣布小鳴自愿承擔班級衛生的時候,大家都歡呼雀躍,不少值日生當場就喊出“感謝小鳴同學的救命之恩”之類的話,小鳴仰著頭,還是一臉傲嬌地說:“哎呀,誰讓我高興呢!”隨著小鳴愿意接受我的管理,后續的工作越來越好開展了,在她打掃衛生的時候,我總是裝作不經意地從她旁邊路過,然后不小心地說了一句:“喲,這地掃得還可以啊。”小鳴偶爾沒有遲到,反而提前到校的時候,我會在課堂上提到:“我注意到我班的某些同學對時間是愈發抓緊了啊,這非常不錯,要堅持下去!”隨著工作的開展,小鳴遲到的次數越來越少,漸漸地,到初二后半段的時候,她就不再遲到了。
當我回憶起最初與小鳴接觸的時候,我的暴脾氣與她的傲嬌氣對撞,真的就像火星撞地球一樣,我時常想如果我倆一起出現在戰場上,那也許真的是不死不休的敵人。但是對于班主任來說,這樣的師生關系顯然不利于德育工作的開展。我慶幸自己還能夠從這一泥潭中掙脫出來,主動改善我們的師生關系,畢竟我是一個接受了高等教育的成年人,不能像小孩子一樣和學生斗氣,而且在管理上,本身我也存在太過于直接的問題,沒有很好地考慮到學生的特殊性和所處青春期的特點。在這種時候,班主任越是強硬地要求學生做什么,往往越是事與愿違。對于每一個人來說,贊揚總是比批評更容易被人接受,處于心理斷乳期的他們更是渴望得到大人們的尊重,希望以平等的地位與大人對話。這個時候,我們要摸準他們的“脈”,多從他們的優點出發表揚他們,然后結合他的不足之處,提出可以怎樣利用自己的優點補足不足,從而讓自己的優勢更為突出。對于他們而言,聽到這些話,他們最先感受到的不是老師對自己的責備,而是老師對自己的認可,同時也更容易接受老師指出的問題。實際上他們也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但是缺乏一個合理的臺階,如果班主任能夠提供一個好的臺階給他們,他們自然會順著臺階下來,然后乖乖地聽從改進意見。
教育是要講究藝術的,教育藝術不僅能幫助班主任更好地管理班級,也能幫助班主任快速成長,會讓班主任在教育教學之路上走得更輕松。
作者簡介:李志邵(1993— ),廣西賀州人,畢業于華中師范大學,大學本科學歷,研究方向:德育管理。
(責編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