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飛麗
本文綜述三種寫作教學法(成果教學法、過程教學法、體裁教學法)的優缺點,分析當前高中寫作課的五大問題,結合三種寫作教學法,應用即時評閱技術,展示一節高中寫作課課例。
一、寫作教學法
國內對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法的研究經歷了從單一的“成果教學法”轉變為在寫作教學時同時兼顧“過程教學法”與“體裁教學法”,即由原來教師給出范文,教師講解范文詞匯、句法、銜接手段的運用,學生模仿寫作,教師單一批改學生習作,轉變為教師給予語言知識輸入時,同時關注寫作內容關聯學生已有知識,寫前師生作充分的觀點討論和作文體裁討論,準備初稿。初稿后,小組評議,教師評議,作文網絡批改平臺評議,學生根據各方反饋意見對初稿做出修改。綜合運用三種教學法,吸收“成果教學法”對于語言輸入的重視,“過程教學法”對寫作技能的培養,以及“體裁教學法”強調寫作目的與情景約制。
二、讀寫結合教學問題與對策
盡管在過去十八年里,一直呼吁把“過程教學法”與“體裁教學法”融入到讀寫結合的“成果教學法”,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現行的高中英語寫作課常出現以下偏頗:一是選取輸入文本過長過難,寫作課變成閱讀課;二是認為寫作是個體自我修煉的過程,忽略對寫作程序性知識指導;三是評價單一,認識不到意見反饋與反復修改之間的關聯性;四是寫作課完全成為寫作技巧點撥課,學生缺乏長期積累復雜語言形式的過程,無法形成寫作能力。五是寫作課流于形式,走寫前、寫中、寫后三步曲,學生各自討論,學生原地踏步。
針對以上五個讀寫結合課的問題,本文提出五個方面的解決思路。
1.明確讀寫結合課以“寫”為重心的教學思路,課堂設計的活動圍繞“寫”展開。具體操作:精選輸入性的閱讀材料,一般不宜使用教材的閱讀課文。教材閱讀課文字數一般是300~500字,篇幅過長,不適合作為寫作課型的輸入材料,控制字數在100~150之間,不喧賓奪主。寫作課以“寫”為主,“讀”為輔。
2.寫作是一項程序性的技能訓練,教師應用“過程教學法”,把英語寫作的過程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從而讓學生學會基本的寫作流程。
3.落實“過程教學法”中的評價反饋。沒有評價反饋,就沒有寫作的進步。積極向周圍環境與現實條件獲取反饋,向互聯網虛擬環境以及智能手機應用程序索取即時評價。除了給予學生習作“成果教學法”中教師評價外,增加同伴互評,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評價的效度與速度。
4.認識到寫作體裁與語言特征之間的關聯需要長時間的語言積累。沒有經過一定的對復雜語言形式的積累,學生難以應用。教師應避免生硬地講解“體裁教學法”中規則與技巧,多篩選體裁不同的閱讀材料,讓學生觀察、記錄、討論、分析、對比。
5.肯定“結果教學法”在寫作教學中應有的位置,不顧此失彼,走向極端,認為“過程教學法”或“體裁教學法”更先進,摒棄原有的“結果教學法”,放棄教師在教學中應有的作用。
讀寫結合課須兼容并包,取其精華。吸收“成果教學法”有輸入才有輸出型的線性思維,堅持輸入一定量的詞匯、句法及銜接手段等修辭知識;應用“體裁教學法”強調情景與寫作目的,選擇有交際意義的文章作為閱讀材料;采用“過程教學法”對寫前準備、寫作過程、評價反饋的程序型三維立體思維。以下呈現一節在即時評閱的背景下綜合應用三種寫作教學法的高中英語寫作課例。
三、在即時評閱的背景下應用三種寫作教學法案例
1.閱讀材料篩選
高一學生在上完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三第五單元閱讀課關于描寫加拿大旅游風光后,表現出對境外旅游的喜愛。我選擇了一篇篇幅134詞的介紹意大利羅馬與威尼斯的書信體游記作為寫作前的閱讀輸入。在上寫作課前一天,發放閱讀材料,學生初步理解文意,查詢生詞。以下是游記內容:
Dear Tanya,
Bill and I flew from London to Italy a week ago and spent a few days in Rome seeing all the ancient buildings and other tourist sights. We also visited several art galleries and saw paintings by some amazing Italian artists. Then we heard about a special art exhibition of work by contemporary painters in Venice, so we came here two days ago. Venice is such a beautiful city that I think well spend at least another week here. The architects here really knew how to build, so the architecture is wonderful, as well as the art exhibitions. There are also interesting churches to explore and its great fun travelling by boat on Venices famous canals. I hope youre still enjoying your new school. ?Kiss Mummy and Dad for me.
Love, Peter.(134 words)
2.寫前準備(15分鐘)
正式上寫作課時,每四人成為一個學習小組,寫前生生之間需要充分討論閱讀文本,教師使用投影儀播放文本詞匯(tourist sights;paintings & gallery;art exhibition;contemporary artists;architecture & architect)以及對照詞匯含義的相關圖片,四人學習小組交流生詞含義。教師給出旅行路線圖,學習小組從文本中,找出描寫景物的詞組填入圖中空白處。
學生完成旅游路線圖里形容詞加名詞的描述后,組內安排角色扮演導游與旅游者,使用名詞詞組,導游向游客介紹意大利羅馬與威尼斯關于藝術展覽與風光游覽的情況,教師給出一個會話例子。
寫前準備設計目的:融合“結果教學法”寫前輸入性閱讀,對介紹地方風土人情有一個感性認識;結合“體裁教學法”,使用旅游路線圖形式的思維導圖,突出形容詞加名詞的名詞詞組語言形式在游記體裁的應用;經過師生充分討論后,下面是對初稿寫作的指導。
3.寫作過程(15分鐘)
以學生熟悉的背景知識介紹家鄉為寫作內容,使用廣告文體把家鄉介紹給外國游客。四人小組,成員每人說一點家鄉吸引游客的地方,通過組內組員討論,形成該組初步介紹家鄉的四句話,讓每個小組成員至少有話可寫。教師展示思維導圖(關于家鄉的景觀、美食、公園、圖書館等)幫助學生發散思維。個人在與組員充分交流思維導圖的內容后,落筆寫初稿。
4.使用批改網以及組內互評反饋(15分鐘)
個人寫完初稿后,將作文輸入批改網自測,個人自測后,在組內公布個人成績,小組成員之間互相交流各自寫作內容,再次修改初稿。設計目的:落實“過程教學法”中評價反饋,運用批改網即時評閱,以及與小組成員交流,小組之間競賽的方式,反復修改。
高中英語寫作課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課型。寫作涉及主體與客體,本文僅從教學法與評價手段上進行闡述與課例呈現與分析,屬于客體闡述。研究分為非材料性研究與實證性研究,本文屬于非材料性個人教學的一個經驗總結與反思。本文評述三種寫作教學法的優缺點,分析當前寫作課教學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法,結合一節課例輔助說明如何融合三種寫作教學法與使用即時批改評價方式到高中寫作課型上。
責任編輯 錢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