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爍華
摘要:基于高等院校改革的持續深化以及各個高校招生規模的持續擴大,高校建設工程數量也隨之增加,使得高校建設工程項目工程造價管理工作也愈發受到高校重視。高校工程竣工結算審計對調節后續投資結構、管控投資規模而言具有積極意義。所以,如何提高建設工程竣工結算審計質量也成為許多高校關注的重點內容。為此,本文從內部與外部兩個方面分析了高校建設工程竣工結算審計工作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善審計環境以及構建審計問責制度等具體方案,以期可以為高校建設工程管理人員以及審計人員工作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高校;建設工程;竣工結算審計
基于我國財政在高等教育方面投入的力度不斷增加,高校建設工程數量與規模也相應提高。怎樣科學運用預算資金對校內各項硬件設施予以優化以及配置升級,使得基建資金應用效率實現最大化,進一步規范財政資金的運用管理,以免腐敗現象滋生成為當前高校建設工程項目管理、造價管理等各個方面必須解決的一項繁雜的任務,也是學校控制支出成本的主要渠道。工程結算審計指的是建設項目竣工并保證質量符合標準之后,針對承包單位所編訂的工程計算資料予以審計的活動,也是高效針對工程項目資金監督與管理的重要舉措,關乎高校資金投入,故而,其工作質量尤其受到關注。
一、高校建設工程竣工結算審計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外部因素影響
建筑企業同建立單位可以運用本身所具備的專業知識以及獲取信息渠道的便利性,使得高校建設工程在項目招標階段并存在招投標雙方信息嚴重不對等的現象。且兩者由于受到行業屬性的影響所以利益關系較為復雜,從而造成高校于工程施工期間處于孤立的位置,導致高校自身利益受到損害。故而,高校財務部門以及審計部門需要強化合作力度,健全工程竣工結算審計體系,針對高校建設工程的所有施工流程予以管理,確保高校經濟利益不會受到影響。不僅如此,部分高校在開設新校區時,往往會牽涉城中村等土地轉讓以及征用等問題,許多土地出讓者也借此干涉高校施工建設,如提出為自身發包部分附屬工程等要求,但其本身并不具備對應施工資質,導致施工質量難以保障,也使得竣工結算難度有明顯增加。
(二)內部問題
內部問題主要集中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內部審計機構缺乏獨立性,人員配備不合理。我國《內部審計實務指南第4號——高校內部審計》之中詳細提出關于高校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立要求,并針對結構內部各個管理崗位與職能予以相對明確的說明。然而,許多高校在具體制度落實期間依舊存在許多問題并沒有予以合理的解決。一方面,高校審計機構缺乏獨立性,許多高校的審計機構領導交由高校校長或是副校長直接擔任,與此同時,校長或副校長還管理著高校的財務以及采購部門,這種分工模式顯然與崗位分離原則不相符,也難以實現各個崗位之間相互制衡的監管機制,使得內審功能并不能發揮應有的效果。另外,高校建設工程牽涉的利益相對復雜,竣工結算審計工作內容豐富,針對高校審計人員專業能力也有較高要求。如今,高校盡管設立了專業的審計機構,但在審計人員配置方面存在許多問題并沒有予以合理的解決,許多審計人員整體素質有待提高,且部分高校的內部審計人員本身并不具備工程建設或是施工流程管理經驗,導致其開展各項工作之前需要先有所適應,且容易忽略許多較為隱蔽的工程量,也容易出現費用核算、材料驗收不合格的現象,導致竣工計算審計工作不能發揮其應有的價值。
第二,工程竣工結算資料存在缺漏,審計規范性不足。高校竣工結算資料有待健全的主要表現存在于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竣工結算資料方面存在漏洞,高校竣工計算審計資料通常情況下包含有招標文件、施工合同、結算書以及施工現場記錄等多項文件。然而高校在對有關資料進行整合時間,可能出現資料數據不精確、不健全的現象,甚至部分施工單位為了滿足自身經濟利益,擅自更改結算文件數據的現象也屢見不鮮。另一方面,施工合同約定條款界定也缺乏明確性。施工單位針對施工合同等細節事項并未予以明確說明,導致施工單位有時利用該問題提出調節高校結算金額的要求,從而增加了高校工程管理以及財務管理的風險概率。
二、高校建設工程竣工結算審計優化方案
(一)創建良好的審計環境
結我國審計署推出的《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有關條款,需要明確各個高校具體負責人直接領導與組織審計工作的審計管理責任,還需確保審計部門可以獨立履行審計職權,而高校其他各個部門則需要積極為審計工作提供支持,以令審計監督管理部門的聯動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不僅如此,高校需要引入專業的工程審計人員,針對高校審計工作提出意見,以保證高校審計工作能夠更為合理且依序開展竣工結算功審計工作,降低內部審計人員的工作量。高校可嘗試同社會第三方中介機構進行合作,以此處理高校內缺乏審計人員的問題,也使得高校建設工程竣工結算審計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同時,高校應加強校內審計人員業務能力培訓力度,為審計人員提供更多培訓機會,如校內培訓以及外出學習等,以便其對目前有關政策發揮以及當前市場環境變化情況有更為深入的了解,提升審計監管工作效率。
(二)明確竣工結算審計方式
通常情況下,建設工程竣工結算審計方式有如下四類方法,即分組計算審計法、全面審計法、重點審計法以及分析對比審計法。所謂分組審計法,代表依照特定的分組規則,例如項目工程種類等將工程有關內容劃分為若干個小組,利用對比各個小組之間某個同樣的分項工程量等有關信息以判定結算信息是否精確,從而保證結算審計工作質量;全面審計代表依照行業現行標準或是施工具體流程予以結算審計,該審計方式的優勢在于其囊括了全部工程建設工作,能夠明顯降低審計錯誤的概率,但也存在明顯問題,即審計人員工作量過大;重點審計代表審計人員僅針對部分重大審計環節予以抽查審核,通常多運用于設計標準較高或是整體結構相對復雜的項目之中;分析對比審計代表審計人員把該項目同其余相近的已然竣工的建設項目相比,對比之間存在不同,尋找導致不同的關鍵原因,從而達到降低審計風險的目的。
不僅如此,結合工程量審計規則,依照竣工圖等建設工程項目有關資料查找多次計算的環節、并完全依照合同有關規定的計價方式以及根據檢測有無隨意套用定額的現象,有關材料購買時必須標明當前市場價格參考根據,以免產生采購價格與市場公允價格偏差過大的現象。
(三)構建審計問責制度
高校需要構建并不斷健全審計問責制度,以提高審計工作的地位,要求不管是內部審計人員還是委托第三方審計人員,都需要簽立崗位責任書。而針對結算審計人員,必須保證其具有專業素養,且工程結算審計經驗豐富,并積極同建筑企業以及監管單位等有關機構開展積極的交流,以令高校建設工程結算主體地位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另外,審計人員還需要具備風險意識,并掌握風險鑒別能力,全過程參加審計管理工作,深入項目的施工現場,做好施工過程中的跟蹤審計,及時掌握施工過程中涉及到的現場簽證、隱蔽工程、設計變更及主要材料設備的驗收確認等相關信息,并留存書面、影像資料。既有利于竣工結算審計時資料準備,又有利于隨時監督與管理施工工作,并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通過審計工作糾正偏差。此外,高校需要根據審計崗位職責建立對應的審計考核標準,并予以量化,并將結果同審計人員的升職、薪資水平掛鉤,定期考核審計人員是否達到這一標準,若審計人員完成本階段崗位職責工作,則給予物質獎勵,或是為其提供升職機會。反之,如果工作人員該階段工作并沒有達到要求,則予以一定懲罰,借此激發工作人員工作熱情,并確保審計工作質量,提高建設工程竣工結算審計工作效率。
三、結束語
竣工結算審計是高校建設工程的關鍵工作,可以協助高校在短時間內發掘建設工程造價工作中不合理的問題,幫助高校規避風險。不僅如此,竣工結算審計也為高校固定資產評價的精確分析提供了支持。故而,作為高校竣工結算審計人員,需明確竣工結算審計方式,而高校也需要創建良好的審計環境以及構建審計問責制度,以確保竣工結算審計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周艷玲.工程竣工結算審計問題分析——以X高校住宅樓室內公共部分粉刷維修工程為例[J].價值工程,2016 (18):18-20.
[2]程艷霞.高校工程竣工結算審計問題及審計信息化管理研究[J].工程經濟,2018,28 (10):36-38.
[3]毛春麗,曹海勇.淺論高校建設工程結算審計工作質量把控的重點——基于基建處的視角[J].高校后勤研究,2017 (11):27-28+31.
[4]李艷花.高等學校基建工程竣工結算審計的幾點思考[J].中國總會計師,2018,182 (09):136-138.
[5]劉強.高校基建工程竣工結算內部審計的重點和策略[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4 (11):147-147.
[6]張玉卓,蘇顯文,陳輝.高校工程建設結算委托審計控制管理問題研究——以高職院校新校區工程建設為例[J].陜西教育(高教),2016 (1):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