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晶晶
摘 要:高校畢業生就業是關乎社會發展的關鍵問題之一,現階段隨著我國高校學生數量的不斷攀升,高校學生的離校未就業的情況也逐漸顯現出來,這一問題也是當今高校在處理學生就業問題過程中必須關注的問題之一。基于此,文章對離校未畢業高校畢業生的職業指導工作進行了分析和探究,希望其對于促進高校離校未就業學生的就業又所助益。
關鍵詞:高校;畢業生;就業;職業指導
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是關乎社會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國家和社會對此都十分關注和重視。而針對高校離校未就業學生的職業指導工作也是高校在處理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的重要一環。近些年來,隨著高校離校未就業學生人數的不斷上升,高校在處理學生就業工作的過程中必須要主動了解和解決高校離校未就業學生在就業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引導學生們建立正確科學的就業觀念,幫助學生實現自己的就業目標,同時也有助于促進高校學生就業指導政策的落實。
一、離校未畢業高校畢業生指導工作現狀
(一)離校未畢業高校畢業生總體人數呈上升趨勢
現階段我國的高效畢業生數量逐年上升,而整個國家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卻呈現出相對放緩的態勢,這也成為影響離校未就業學生數量逐漸上升的原因之一,以福建省為例,2016年該省高校畢業生總人數約為27萬人,相較于前一年增長了共0.6萬人,達到歷史新高。但是截止到七月末,該省高校畢業生總的簽約率為79.83%,其中研究生的畢業人數為月為3.1萬人,簽約率為72.11%,本科人數則為15.2萬,簽約率大約在80.23%,離校未就業大學生的總人數已經超過5萬人,相較于前一年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而且隨著這一形勢的發展,其未來未就業人數必然還會繼續上升[1]。
(二)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基本信息統計時效性較低
針對離校為畢業高校生的基本信息是高校開展有效工作指導的重要前提,然而現階段高校在針對這一方面的信息統計卻發展十分遲緩,大部分高校的信息統計只是單純的對學生的信息進行搜集整理,而在畢業的階段很多學生處于未來考量會更換自己的聯系方式。根據相關調查顯示,畢業后學生的信息將近一半是無效的。學校根本沒有辦法和高校畢業生進行有效的信息溝通和交流。這也為高校在開展就業指導活動的過程中帶來了很多的阻礙。離校畢業生信息更新滯后導致高校指導工作難以落到實處,也是當前導致高校離校未畢業學生職業工作發展落后的原因之一。
二、高校畢業生離校未就業的問題探析
(一)職業認識缺乏充分性
從高校畢業生自身的角度來看,其在針對畢業離校之后的職業發展缺乏明確的規劃和分析,很多學生對于自己畢業之后應當干什么職業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從事的行業,因此也就無法開展有針對性的應聘活動。這也是導致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數量增多的原因之一;其次,就是當前很多學生認為離校未就業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所以對待學校和政府要求的“實名登記”活動,抱有一種抵觸和厭惡的態度,這也是導致部分學生的信息難以收集,無法盡快得到有效幫助的原因之一。
(二)高校開展離校未就業學生職業指導缺乏積極性
此外,在針對高校離校未就業的學生職業指導工作過程中,部分高校表現出較為消極的他該讀,高校與畢業生之間的關系十分緊密,但是針對畢業生開展就業指導和援助的活動開展卻明顯缺乏時效性,高校對于離校大學生的后續工作開展明顯存在著不夠全面的狀況,針對學生就業活動缺乏科學有效的調研,無法充分了解和掌握大學生畢業就業的相關需求,也無法及時更新大學生畢業后就業的實際情況,故而導致其很難提供有效的就業指導活動[2]。
(三)社會缺乏寬容和理解
高校大學生在畢業之后面臨就業問題的過程中還不得不面臨著來自社會的壓力。首先是不分用人單位針對就業畢業生存在著一定的就業歧視,很多用人單位并不喜歡招聘離校未就業的畢業生,認為這些學生缺乏工作能力,對于往屆畢業生往往不愿意接受;其次,是當前社會對于離校危機也大學生的援助宣傳工作不到位,很多學生根本不清楚畢業未就業的援助政策,甚至部分學生根本對這一活動處于不知情的情況,這也是導致高校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援助工作難以落實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優化和解決離校未畢業高校畢業生職業指導工作的策略探究
(一)樹立健康合理的就業觀念,提高就業能力
在解決高校畢業未就業學生的職業指導工作的過程中,首先應當考量的就是引導高校畢業未就業學生的就業觀念,促進學生建立健康合理的就業觀念。高校學生在學習期間,學校和相關教師就應當有意識的加強學生科學健康的就業觀念的指導和建設,鼓勵和引導學生對參與就業指導課程,開設相關的就業指導實訓訓練,幫助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就業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同時在轉變學生就業觀念的過程之中,教師需要積極主動的向學生介紹在面臨就業困難時可以向那些部門求助,怎樣獲悉有利政策。
(二)重視畢業學生就業服務建設
高校在解決離校未就業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問題的過程之中,應當主動對高校離校未就業學生的基礎信息進行掌握,提高當前獲取信息的有效性和可靠度。首先,學校需要針對畢業生開展就業活動跟蹤回訪服務,在收集畢業生信心的過程之中要盡量做到全面和準確,不僅要收集學生常用的電話號碼,還應當適當的搜集學生經常使用的微信賬號、QQ賬號和父母聯系方式;其次,學校需要針對高校畢業生建立相應的從業數據檔案,并對于定期搜集的信息進行更新和整理,及時將高校畢業生在就業方面出現的問題想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部分反饋,以便學校能夠及時開展相應工作活動。
(三)提高人才服務機構的服務意識
針對高校離校未就業學生的指導工作并不能夠完全由學校承擔,部分管理工作需要由人才服務機構開展,所以為了進一步落實和解決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必須要促進人才服務機構針對離校未就業學生的服務質量[3]。人才管理和服務機構應當主動聯系離校未就業的畢業生,主動了解學生的就業實際情況,積極為學生提供就業服務指導。同時,人才服務機構需要有目的的增強服務宣傳活動,讓高校畢業生對于人才服務機構具有更為清晰的認識和了解,鼓勵高校畢業未就業學生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主動尋求幫助,樹立服務高校學生的意識,認真做好本職工作,熱情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四)政府聯合學校重點幫扶困難畢業生
對于那些離校未就業卻存在著家庭經濟困難戶這話殘疾家庭、災區家庭的學生,政府應當對其進行一定的重點幫扶和政策傾斜。對于這類學生政府需要聯合學校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服務,積極主動的落實就業指導服務活動政策,也可以和相關企業進行合作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此外,學校在處理困難學生的就業問題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對學生的了解,指定教師開展就業幫扶小組,在對學生進行充分了解的基礎之上,實行幫助活動,主動為學生提供就業指導信息,提高學生的就業信息,幫助學生實現順利就業。
(五)創造在校學生服務機會
想要進一步落實高校畢業未就業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促進學生在畢業之后能夠順利的完成就業,融入社會。高校在處理學生就業問題的過程之中,需要有意識的增強高校在校學生的就業實習經驗,提高學生的就業綜合實力和綜合素質。當前高校學生在針對學校的實習要求的過程中往往不愿意選擇學校提供的實習崗位,而是選擇通過關系簡單的完成蓋公章的任務,這種行為對于非常不利于提升學生的工作能力。所以學校要針對這一問題主動將實習作為學生成績考察的一部分,鼓勵和引導學生參與實習活動,轉變實習觀念,主動和社會企業開展合租,讓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獲得職業鍛煉。
四、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高校學生畢業未就業情況逐漸成為高校在促進學生就業方面必須關注的問題之一,很多學生在畢業之后沒有完成就業卻也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就業指導,導致其失去了很多就業機遇。為了提高高校學生的就業率,幫助畢業生順利的找到合適的工作融入社會生活,高校需要主動和及時的搜集畢業未就業學生的相關信息,及時了解和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同時積極主動的和政府、企業開展聯合服務行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引導學生主動解決就業問題,提高就業質量,在實現人生價值的同時,為社會和國家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張文燕.淺探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的職業指導策略[J].山東紡織經濟,2017(08):71-73+70.
[2] 蒲昌友.精準服務? 助推就業——重慶市萬州區深化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幫扶工作[J].中國就業,2017(03):18-19.
[3] 吳濤,馬嬿.高校離校未就業畢業生的職業指導探論[J].安順學院學報,2017,19(0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