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莎婧
【摘? 要】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新時代,黨建工作標準更高、要求更嚴,而點多面廣、日益年輕的黨員職工隊伍以及不斷變化的新形勢更是為國企黨建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市政集團”)黨委結合建筑行業生產與黨建工作的特性,積極創新工作方式,從“微”處著手,全力構建、完善、優化以“微黨課”、“微展示”、“微朗讀”、“微視頻”為體系的“四微一體”黨建工作新模式,進一步激發基層黨組織活力,打造國有企業黨建新品牌,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微黨建;國企;新模式;黨建品牌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建工作的難點在基層,亮點也在基層。”國企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升國企黨建工作質量,不僅能夠使國企黨組織更好地為群眾服務,而且可以產生強大的凝聚力,為黨的方針政策落實奠定良好的基礎。
市政集團現有職工1914人,黨員411名,其中35歲以下青年黨員占比超四成。伴隨著越來越廣的項目分布——目前有80%的業務量、超過1/3的職工、1/4的黨員分布在全國13個省市34座城市。面對新情況,傳統的管理方式已經無法滿足黨員教育、管理、服務的需求。日益年輕的黨員隊伍、不斷變化的新形勢也為企業黨建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在此背景下,市政集團結合企業實際、借助時代元素,從“微”處著手,以創新基層支部黨建工作為落腳點,全力構建“四微一體”黨建工作新模式,通過體驗式黨建品牌活動,讓黨建工作“潤物細無聲”地融入中心工作。
1.“四微一體”黨建工作模式的實踐經驗
(1)“微黨課”搭設大舞臺。建筑行業的特性使得黨員干部利用完整的時間進行黨課學習的機會較少,且黨課內容多以“長篇大論”為主,活動形式單一且信息量少,容易導致黨員在學習過程中失去興趣。“微黨課”的形式則很好地改善了該問題。
在教學主體上,“微黨課”請普通黨員上講臺,從“聽講”變為“主講”,形成“人人爭當教員、個個拿話筒”的教學方式。在教育內容上,立足黨員思想建設和項目建設,聚焦“該學的內容完成了沒有、該堅持的制度落實了沒有、該參加的黨員參加了沒有、該整改的問題解決了沒有”四個方面打造短小精煉的課程。在教育形式上,針對流動黨員、行動不便的黨員,充分利用視頻會議、微信群等方式開展線上“微黨課”,引導黨員之間積極互動,講述感悟、討論心得,減少了“照本宣科”的說教,使“微黨課”成為黨員交流思想、展示自我的舞臺。
(2)“微展示”塑造大形象。2016年,在“兩學一做”活動中,市政集團以北橫通道新建工程Ⅳ標項目為試點,通過系列主題展示,全力打造企業文化展示園,把黨員教育搬到項目現場,并依托“黨建聯建”平臺,從業主單位、街道居委等共建單位中廣泛征集素材、作品,讓企業文化和社區文化充分融合。市政集團黨委以外樹形象、內聚人心為目標,充分利用基地走廊、工地現場等窗口,著力打造黨建“微展示”平臺。針對重點工程項目,從外在形態上傾力打造企業形象展示窗,并將黨的宣傳教育工作融入大臨建設,營造出“處處是課堂、時時受教育”的濃厚氛圍。
(3)“微朗讀”拓展大視野。市政集團在“職工書屋”的基礎上升級打造“微朗讀”職工讀書活動。“沒有永遠的青春,卻有永遠的氣質”——這是“微朗讀·大視野”的創新理念,通過微型、活潑、新穎的形式激發職工的讀書熱情,以小活動拓大視野。在做法上,借鑒央視“朗讀者”欄目,改“朗讀者”的“高、大、上”為“新、小、實”,貼近職工生活,顯得靈活、便捷。主要為三種形式,一是較為正式的活動,設置專門的場地,并配以“微視頻”、“微展示”等進行宣傳;二是充分借助流動書屋,由職工自發開展的小規模朗讀;三是將“微朗讀”延伸到紙上,鼓勵職工將所想所感寫出來,實現了重點區域市場的全覆蓋。
(4)“微視頻”激發大能量。主動貼近“微時代”、“微生活”,改變傳統宣傳形式,創新黨員教育新載體,發揮微視頻“無微不至”、“微言大義”的特點。在形式上,變“大文章”為“小篇幅”,堅持貼近實際工作、貼近現實生活、貼近黨員群眾的需求,制作微視頻,通過微信公眾號、黨員大會等途徑進行推廣,并按照主題鮮明、內容務實、形式創新、視聽優美等標準適時開展評比。在內容上,用“小微型”反映“大時代”,側重于貫徹黨的聲音、展示先進典型、弘揚美好風尚,聚焦身邊人、身邊事,樹立鮮明導向,折射時代風采。
2.“四微一體”黨建工作模式的價值成果
“微黨建”工作模式突出一個“微”字,追求一個“實”字,四“微”一體相互貫通,通過“小”平臺實現“大”教育,很好地適應了新媒體時代快節奏、及時性的工作要求。
2019年6月市政集團“微黨建”榮獲上海市國資委黨建工作品牌。“微黨課”作為典型案例成功入選由上海市委宣傳部主辦的“我最喜愛的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項目評選”100個優秀項目之一。以“微黨課”為藍本制作的微視頻《點亮“新”光,“微”你而來》作為首批26家企業微黨課作品,在中宣部主管的全國性黨建網站官網——《黨建網》上亮相。“微朗讀”獲得“第二十屆上海讀書節示范項目”、“上海市基層工會十大創新工作案例提名獎”等榮譽。以“微展示”為核心內容的企業文化成果榮獲上海市建筑施工行業協會企業文化優秀成果獎。
3.新時代優化國企黨建工作模式的路徑思考
進入新時代,黨的建設內涵不斷拓展,全面從嚴治黨新形勢對黨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國企黨建工作模式仍需不斷優化和提升。
(1)堅持與時俱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基層黨建既要發揚優良傳統,又要與時俱進,不斷適應新形勢。”在企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政策環境、市場環境、人文環境都處于大變化之中,“微時代”的發展,使得信息與知識的接收傳遞都處于高度的網絡化、碎片化狀態,黨建信息化已成為新時代黨建發展的必然要求。今后的黨建工作要順應信息化發展大勢,充分利用互聯網的資源整合作用,樹立“平臺”思維,逐步完善黨建信息平臺建設,如“黨建云”、CMM黨群管理系統等,著力提升信息利用能力和數據治理能力,以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為技術支撐,開創線上與線下、局部與整體相融合的黨建工作格局。
(2)融入中心工作。國企黨建工作要堅持服務生產經營不偏離,以企業改革發展成果檢驗黨組織的工作和戰斗力。生產經營工作好不好,隊伍建設強不強,始終是檢驗國企黨建工作成效的最重要標準。今后的黨建工作要圍繞施工企業工作實際,不僅追求方式方法上的創新,更要講求實效,通過不斷強化黨建工作責任制,大力構建“黨建+安全生產”、“黨建+風險管控”、“黨建+品牌建設”等黨建工作新模式,助推項目建設,服務城市發展。
(3)結合文化建設。企業文化和黨建工作不是互相孤立,而是相輔相成,二者工作方式不同、性質不同,但對象和目標一致。鑒于企業文化具有大眾化特點,黨建工作涉及到思想、觀念、精神層面的內容,可與企業文化的有效載體相結合,依托其強大的滲透聯動作用,能夠拓寬工作渠道,創新工作形式,且易于接受。今后的黨建工作可以將企業文化活動作為載體,將黨內活動融入到群眾性活動中,通過舉辦知識競賽、專題征文、體育比賽、文化宣講、主題展覽等,使黨建工作更加貼近職工生活實際,更好地適應企業改革、融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