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來,頻頻發生的食品安全問題牽動著社會每一個關心食品安全的社會成員的心。食品安全問題的出現不僅使社會秩序被不法分子擾亂,還給社會造成食品安全隱患的不良影響,最重要的是,不合格的食品會嚴重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社會對于食品安全檢測技術普及的呼聲非常高。本文圍繞氣相液相色譜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從以下各方面展開探討,期望將氣相液相色譜技術應有的作用發揮出來,為人們創建一個健康安全的食品環境。
[關鍵詞]食品安全;氣相液相色譜技術;安全檢測
中圖分類號:TS207.3;O657.71文獻標識碼:A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002
為了最大程度地壓縮成本,獲取食品買賣的暴利,相當一部分不法商販在食品中大量使用對人體有害的非法添加劑。傳統的檢測食品添加劑的檢測方法,已經很難準確檢測出食品中是否含有非法食品添加劑。因此,國家食品安全檢測部門開展了一項新的研究——氣相液相色譜相關技術研究,將這種先進的技術應用于食品安全的檢測中,能夠使不合法的、有損人類生命健康的食品添加劑無地隱匿,從而給予社會食品安全以必要的技術保障[1]。
1 氣相液相色譜技術的定義以及該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應用范圍
1.1 氣相液相色譜技術的定義
氣相液相色譜技術由兩種技術組成,即氣相色譜技術和液相色譜技術,這兩種色譜技術有著相應的氣體載體或者是液體載體。這兩項技術中,氣相色譜技術普遍運用的載體是惰性氣體,在對惰性氣體的分析中,檢測者要使用到一種儀器——氣相色譜儀,進行樣本的抽測,然后再進行色譜的分析。就當前來看,在檢測比較容易揮發的液體或者固體,尤其是檢測固體混合物的時候,食品檢測部門通常會運用氣相色譜技術。在對混合溶液或者是單一的流動溶液進行檢測時,液相色譜分離技術一般是食品安全檢測者使用的方法。使用高效率色譜儀器進行氣相液相色譜技術時,檢測者要對色譜柱流動相進行分組和填料[2]。
1.2 氣相液相色譜技術的應用范圍
在對非法食品添加劑的檢測中,氣相液相色譜技術被食品檢測部門廣泛運用。由于兩者的性質與應用原理不同,在非法食品添加劑的檢測中液相色譜技術與氣相色譜技術有著不同的檢測范圍。其中,氣相色譜技術能夠對食品中的多環芳羥和三甲胺進行檢測。對于蔬菜、水果、水產品甚至是禽畜產品中的農藥、化肥等對人類生命健康有害的殘留,氣相液相色譜技術都能起到一定的檢測作用。氣相色譜技術還可以對食品中的添加劑、農藥殘留物,食品包裝材料毒性以及酒類食品風味組成部分進行檢測。相對于氣相色譜技術,液相色譜技術能夠檢測的范圍更為廣泛[3]。
2 氣相液相色譜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
2.1 氣相液相色譜技術在檢驗農產品化學殘留方面的應用
許多地區為了蔬菜、水果、糧食的高產抗病,最主要的是為獲得較平常更多的經濟效益,在農作物的生長過程中使用大量化學肥料。雖然達到了高產、抗病的效果,但是這些農產品上也不可避免地殘留了一定的化肥農藥,這會對人們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一定的損害,或者留下健康隱患。而人們在食用帶有農藥、化學肥料殘留殘留物的農產品時,只靠清洗無法達到無毒害、無殘留的目的,因此,還需要對將入口的食品實行氣相液相色譜技術檢測[4]。
2.2 氣相液相色譜技術在食品攜帶環境污染物質檢測中的應用
外界環境物質很容易污染在生產線上加工的食品或者加工食品成品。目前,食品在多數情況下是要受到有機污染物的污染和無機污染物的污染的。食品的有機污染物,常見的有二噁英、多環芳烴和多氯聯苯,檢測者用氣相色譜/質譜法可以檢測出它們的蹤跡;食品攜帶的無機污染物,常見的有銅、鉛、鋅等重金屬。過去,原子吸收儀是測定食品有機無機污染物的利器,可是檢測科學技術是跟隨著時代的前進而更新的。目前,食品中的有機砷和無機砷的含量是否危害人類生命健康,液質聯用方法立竿見影。熏制食品經常出現在中國人的餐盤上,在熏制食品中,常見多環芳烴的身影。因此,檢測者要檢測熏制食品中的多環芳烴,氣相液相色譜技術可取并且高效。并且,政府部門要實行統一的衛生標準[5]。
2.3 氣相液相色譜技術在食品添加劑檢測中的應用
為了讓食品的品相、味道達到更好的效果,不少商家會在食品的生產中使用能夠改善食品品相的食品添加劑,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開始認識到一些食品添加劑不利于人體健康,如三聚氰胺和蘇丹紅對人體的危害,通過新聞逐漸被社會所熟知。在對三聚氰胺在奶制品中的含量的檢測方面,國家食品質量監管部門發布了相關的檢測規定,要求檢測者使用MS或者是LS-MS方法對食品進行這些有害物質例如三聚氰胺的檢測。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紫外-可見檢測器則是檢測者檢測較低含量的三聚氰胺十分有效的機器,而檢測的時間也較以往短,一般不到10min,檢測結果也十分精確。另一方面,人工色素也是一種常見的食品添加劑,芳香胺是常見的食品添加劑成分。如果大量食用此類物質,會對人體的代謝系統造成損害。在對食品中含有的芳香胺進行檢測時,高效液相色譜技術是必備的技術,用它來測定、分離二甲苯胺。這一過程中,僅僅需要5min,而使用傳統的TLC檢測法檢測有害物質,時間達不到如此之快[6]。
2.4 氣相液相色譜技術在發酵風味飲品檢測中的應用
這些時間來,在給人民群眾上的日常消費食品中發酵產品占有著很大的比重。比如說,酸奶或者白酒就是生活中最為常見的發酵食品。白酒中含有一種不利于人體健康的成分——甲醇,是由原料與輔料中的甲基酯進行分解得到。甲醇帶有一定程度的化學毒性,進入人體,會對人類生命健康造成不利影響。此外,白酒中如果含有超過人類承受極限量的雜醇油,也會對人體大腦形成不可逆的損傷,使人頭暈頭痛。因此,需要借助氣相液相色譜技術檢測發酵飲品中雜醇油的含量,具體的操作方法是,檢測者利用氫燃燒的方法對雜醇油和甲醇進行電離,再利用氣相色譜技術去檢測這些有害人體健康的物質。繼而,檢測者對發酵風味飲品的組成成分進行質量控制,以得到一個有益于人體健康的值[7]。
2.5 氣相液相色譜技術在食品加工和儲藏產生的毒素檢測中的應用
食品中的某些成分在食品的加工和儲藏中會因為周圍的環境的變化而發生變化,這個過程中,多數食品會產生對人類健康產生危害的物質。比如在用巴斯德消毒法處理肉制品時,雜環胺和多環芳烴就會產生。在對這些對人類健康有害的毒素進行檢測時,檢測者經常采用色譜和色譜聯用的方法。另外,如果在食品的儲藏過程中,人們沒有合理把控溫度,食品表面就容易生長真菌,產生較強的耐熱性與毒性,那么食品的安全性將無法保證從而為人類的安全埋下隱患。就目前來看,衍生化氣相色譜技術是同時檢測食品中真菌、毒素的核心技術,食品安全檢測者以此來準確、高效率地測定食品中毒素、真菌的含有量。
2.6 氣相液相色譜技術在食品包裝材料檢測中的應用
商家為了防止食品與空氣相接觸,使用真空包裝袋對食品進行包裝,這樣可以對食品的安全起到一定程度的保障作用。但是在這一食品保鮮過程之中,一些不法商販在食品加工時使用了不符合食品加工標準的包裝袋或者是質量極差的保鮮膜,導致食品的質量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這些包裝袋不但會釋放有毒物質,損害人體安全,而且會對飲用水和土壤形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檢測者應該運用FID或者GC氣相液相色譜技術對食品包裝袋中的有害物質進行詳細檢測。目前我國使用氣相液相色譜技術對食品包裝袋中的物質進行檢測,可以檢測出食品包裝袋中是否含有鄰苯二甲酸二酯、鄰苯二甲酸二丁酯等肽酸酯類化合物,這些化合物是不法商販在食品加工中使用的一種增塑劑,這些增塑劑在接觸到食品中的水汽和油脂的時候會被溶出,使人的器官產生慢性癌變[8]。
3 結 論
隨著人類對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的認知水平越來越高,在食品安全檢測領域中,氣相液相色譜技術的應用越來越普及。隨著經濟技術的快速發展,氣相液相色譜技術有一定會有更加良好的發展前景,并為人類食品安全檢測做出更大的貢獻。希望本文對氣相液相色譜技術的研究能夠為當前食品檢測發展作出一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延瑞喆.藥品食品檢測中高效液相色譜法的應用[J].食品安全導刊,2019(24):84.
[2] 李瀅倩,任常菲,王瀟.氣相色譜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J].食品安全導刊,2019(24):154.
(下轉第頁)(上接第頁)
[3]吉喆.氣相色譜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J].糧食與食品工業,2019,26(4):62-63+66.
[4]周迎楠,高澤岳,王圣博,等.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研究[J].吉林農業,2019(11):73.
[5]張偉.氣相色譜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J].食品安全導刊,2019(12):73-74.
[6]孟鯤鵬.氣相色譜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J].食品安全導刊,2018(33):119.
[7]江洋.氣相色譜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分析[J].食品安全導刊,2018(30):121.
[8]李鎖艷.氣相色譜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J].食品安全導刊,2018(27):146.
收稿日期:2019-12-04
基金項目: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川菜發展研究中心(CC19Z35)。
作者簡介:阮雁春,女,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食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