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婧
摘要:文章首先闡述了新時期加強國企政工隊伍建設的必要性,其次指出了目前團隊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以及新時期應該如何加強團隊建設能力。
關鍵詞:新時期 國有建筑企業 政工隊伍 團隊建設
黨的十九大指出必須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不動搖,習近平總書記在國有企業黨建會議講話中指出,“全面從嚴治黨要在國有企業落實落地,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為企業黨組織一項經常性、基礎性工作來抓。”而作為國有建筑企業思想工作從業者的政工團隊,對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的貫徹落實、團結凝聚職工群眾發揮著重要作用。在邁進新時代、經濟新常態的大背景下,做好政工團隊建設,對加強國有建筑企業黨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一、加強國有建筑企業政工團隊建設的必要性
政工人員在國有建筑企業中的思想教育、人事管理、組織建設等方面承擔著巨大的責任,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鑒于建筑行業的作業性質,國有建筑企業的下屬單位、分屬機構、項目部等分布范圍廣,具有人員調動頻繁、地域變動跨度大的特點,通過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企業凝心聚力、加強團隊建設、激發職工工作積極性。然而,政工人員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政治理論素質、個人工作能力、性格特點等無一不對思想政治的效果產生重要影響。另外,企業政工人員也是各單位內部各項思想工作進行的推動者、落實者,高素質的政工團隊能夠將黨和國家、乃至企業的領導層思想宣貫于執行層,促進將指導思想貫徹落地,隨著90后、95后青年相繼步入到工作崗位中,國有建筑企業職工的追求呈現日益多樣化、個性化等特點,更加突顯出做好國有建筑企業的政工團隊建設的重要性。
二、當前國有建筑企業政工團隊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政工隊伍人員組成不均衡
在職業上升渠道、薪資待遇偏低的雙重困境下,國企政工師這一職業難以受到職場人的認同,使得在一些成立年代久遠的國有建筑企業中,出現政工從業人員青黃不接、人才斷層的情況;鑒于國有建筑企業以校園招聘為主,專門類的政工專業人才占比少之又少,導致當前政工隊伍兼職人員較多,其綜合業務能力往往依賴企業的培養和工作實際中的“摸石頭過河”,政工團隊的專業化水準亟待提升;歷史原因造成的人才斷層,加上業務實踐上的非專業化,導致從業者在工作上易出現畏難情緒、模式化、形式化等問題,對政工隊伍建設產生不利影響,致使政工人員結構失衡。
(二)政工人員教育培養不夠
近些年來,隨著國有建筑企業公司化建設的逐步推進,國企對人才隊伍的培養及人才職業發展規劃也在逐漸提升,但是建筑業國企對員工的教育培養重點主要傾向于工程、設計、商務等業務領域,側重于服務業務的政工人員往往難以得到專業系統的培訓。政工類業務培訓往往局限于系統內、上下級間的培訓,且絕大多數培訓都側重于日常工作流程的開展,在理論修養提升、工作方法方式探索、業務創新方面的指導作用總是捉襟見肘,部分培訓也存在形式大于實質的情況,培訓內容缺少“真材實料”,對實踐應用缺少實際指導作用。這對于要求具備扎實理論知識為專業基礎的政工人員而言,不僅難以形成系統性的知識儲存,還導致工作經驗化嚴重,經常依靠經驗辦事,導致工作落實繁雜盲目、缺少對政工業務的思考。總的來看,對政工隊伍的培訓教育與企業實際發展需要不符。
(三)政工人員對職業價值的認同感偏低
缺少價值認同感是近年來國企政工人才斷層的一個重要原因,鑒于國有建筑企業的基層施工項目往往流動性比較大,以施工、安全、質量、技術為主營業務,認為政工工作不能為企業創造經濟價值,往往安排主營或行政后勤人員兼職政工工作,導致越貼近基層一線越缺少專業的政工人才,大大地降低了政工工作溝通上下、貫徹思想的穿透性,也掣肘企業機關政工工作的開展,更不利于企業政工工作的整體策劃和實施;行業基層對政工工作的不重視、黨建工作的弱化,使真正從業的政工人員難以從工作中獲得領導、同事的認可,造成從業心態的變化,導致政工人員對自身從事的黨建工作也產生認識偏差,不利于對國有建筑企業政工工作的開展,難以傳遞“正能量”,對于國企黨建政工工作的推動產生不良影響。
三、加強新時期國有建筑企業政工團隊建設的積極探索
(一)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機制
行之有效的政工工作機制與政工團隊打造是相輔相成的關系,良好的工作機制有利于優秀政工團隊的培養,因此,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機制,將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要點、責任分工進行制度化是有效促進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保障。首先,做好企業思想教育頂層設計,提升政工團隊策劃力;因勢而謀,應勢而動,形成活動策劃慣性,做到對癥下藥,力促思想教育起成效,讓政工團隊成為群眾的“知心人”“貼心人”;其次,促進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多樣化,提升政工團隊執行力;依據企業發展實際,將思想政治工作實質外化于健康向上、職工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中,豐富的文體活動不僅可以拉近黨群干群關系,更是鍛煉提升政工人員工作能力、方式方法的重要手段,可激發政工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參與度、體驗感,有利于培養對基層“知根知底”的政工人才。其次,推進思想政治宣貫手段現代化,促進政工團隊與時俱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打破傳統會議室里說、講、念的固定思維,充分利用微信、視頻直播等新媒體、新技術媒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以“互聯網+意識形態”為重要手段,擴大黨在職工中的影響力、感染力和號召力。
(二)優化配置政工人員結構
為適應國有建筑企業黨的建設的時代需要,企業要正確認識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合理設置政工人員、按需設崗,做到人崗匹配。首先,營造黨建工作與主營業務“一視同仁”的企業環境,做到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因勢利導,促進政工工作的開展與效果的良性循環、雙向互動;其次,要明確政工崗位工作職責,充分利用好本單位的政工干部編制,吸收政治理論知識扎實的畢業生、工作技能豐富的優秀青年人到政工人才隊伍,發揮年輕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最后,健全政工人員培養機制,做好輪崗交流、導師帶徒、職業生涯規劃等培養工作,建立政工人員“蓄水池”,幫助從業者做好職業規劃,明確發展方向,減少職業迷茫期,確保政工隊伍穩定性,激勵政工人員拼搏進取,為政工人員提供發展機會和平臺。
(三)建設復合型政工人才隊伍
為滿足黨建新形勢下對政工人員提出的高要求,國有建筑企業單位需要的具備“一專多能”的政工人才。首先,要建設專業化的政工團隊,對企業中非科班出身的政工人員進行專業化培養鍛煉,需要在工作實踐中加強對其進行專業的培養和教育,通過對標學習、輪崗交流、網絡培訓、轉崗特訓的方式,不斷提高政工干部的進取意識和專業素質;其次,要培養綜合型政工人才,對政工人員來說,在提升自身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的同時,更要積極學習了解與本企業管理、專業技術、人事管理、政策法規等相關的知識,朝著善服務、懂業務、能管理的綜合性人才方向培養;最后,要做好人才梯次化建設,積極籌建政工人員后備人才庫,通過日常工作及豐富多樣的活動,發現理論扎實、組織能力突出、工作形式創新的專長人才,對專長人員進行鍛煉培養、輪崗,為企業儲備一批專業素質高的政工后備人才。
(四)加強對政工人員的企業關懷
人文關懷是企業感情留人的重要途徑。一方面,要切實解決政工人員薪資待遇偏低的問題,在績效考核中,將政工工作與主營業務工作一樣量化考核、“同臺競技”,引入激勵競爭機制和平等的考核方式,有利于糾正企業同行對政工人員的偏見,深化國企職工對企業黨建工作的認識,培養企業文化認同感;另一方面,將黨建黨群工作與主營業務至于同等地位,對于政工工作給予同等的支持,才會讓政工從業人員感受到職業的價值,培養其職業自信,給予政工人員與業務人員一樣參與評先評優的機會,對于有卓越貢獻的政工人員要予以物質、精神獎勵,讓政工人員從身邊的榜樣、標兵身上找到職業價值感,激發工作積極性,穩定政工干部隊伍。
四、結語
國有企業是支持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型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頂梁柱”。打造高素質的政工團隊,有利于夯實國有建筑企業發展壯大的人才隊伍,有利于增強國有建筑企業發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加強國有建筑企業黨的思想政治建設,有利于推進國有企業黨的建設,保證國有建筑企業始終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奮力前行。
參考文獻:
[1]王珍.關于加強新時期國有企業政工團隊建設分析[J].科技資訊,2015,(13):154-154.
[2]秦樊.論新時期如何加強國有企業政工隊伍建設[J].經濟管理:文摘版,2017,(04):91-91.
(作者單位:中交舟山千島中央商務區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