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作。新形勢下,高校必須在教育教學理念上進行思維方式、思想方式的變革,切實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教育教學原則,探索實踐教學的推進機制,提高指導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加深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感性認識和理性思考,引導他們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真正按社會主流意識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最終實現高校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學的目標。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改革
一、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意義
(一)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必然要求
理論教育和實踐教育相結合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則。從本質上看,社會實踐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是架通主、客觀的橋梁,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學生得以直觀科學理論的第一摹本,加深對已有理論知識的理解,切身感受科學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從而產生進一步學習理論知識的濃厚興趣。
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不僅要求教材和課堂教學要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更重要的是要引入社會實踐環節,把理論教學融入到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和實踐活動之中,這是貫徹理論聯系實際原則的客觀要求,也是改革理論教學模式的重要方面。
(二)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是提高大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
理論是實踐的指導,而實踐不僅是理論的驗證和重現,而且是理論創新的動力和源泉。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是與時俱進,這種與時俱進只有通過不斷地與實踐相結合才能實現和體現。思想政治理論教學中引入和加強社會實踐環節,就在于使廣大學生確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立場和方法認識社會的發展規律,從而提高自己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客觀要求,光靠學校課堂理論教育是遠遠達不到如此效果的。
在社會實踐中,學生通過眼觀、耳聞、嘴問所得到的都是第一手資料,再經過思考、討論、撰寫等環節,掌握了在課堂中掌握不到但更為具體和直觀的東西。同時大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自身行為的引導、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等產生的作用都是課堂教學難以替代的。這對傳統的只重演繹推理、輕歸納分析綜合的教學方法不失為重大突破,避免了學生人格發展中的“單向度”,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塑造學生健康人格是非常有利的。
(三)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內在需求
從整個社會的大環境來看,隨著中國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以前那種“一心只讀圣賢書”不再被認同,在學校就和教師一起從事實踐性很強的科學研究,這種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形式已經成為一種時尚,成為人們的共識。
實踐教學環節不但能促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用理論去指導實踐,同時在實踐中強化理論,不斷創新思維,深化教學改革,較大地提高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而且通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組織學生從學校課堂走向社會課堂,使他們視野更廣闊、思路更開闊、知識更寬闊、靈魂觸動空間更遼闊,較大地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最終成為和諧發展的現代職業人。
二、當前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實踐教學流于形式、缺乏廣泛性
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形式單一、空洞,所謂的實踐教學僅是為應付上級檢查而不得不搞的幾次活動、拍的幾張相片、湊的幾頁材料、開的幾次短會、說的幾句空話而已,根本不把實踐教學放在重要位置上,由于學校重視不到位,導致教師積極性不高,學生配合不夠。
在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情況下,一些高校在課程設置時片面強調培養專門性、實用性、技能型人才,注重專業課程的教學和實踐,而有意或無意地忽視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把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擺到可有可無的位置,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整體教學學時大幅度縮減,同時各高校招生人數由于在逐年增加,于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授課班級便呈現大班化、合班化現象,課時少導致課堂教學任務緊張繁重,人數多又導致外出的社會調查、參觀訪問更是無法全員參加,只能各班派代表參加,使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廣泛性得不到保證。
(二)實踐教學內容單一、缺乏創新性
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活動內容單調、陳舊,缺乏深度,實踐教學的形式和手段大大滯后于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形勢和需要,沒有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實際和學生的特性出發,老調重彈,缺乏活力;方法簡單,缺乏靈動;內容枯燥,缺乏創新。主要原因是學校相關部門和組織沒有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缺乏對社會和學生實際情況的認知。使實踐教學活動內容缺乏創新性。
(三)實踐教學機制不完善、缺乏合理性
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諸多理念還比較落后,直接導致在機制保證和建設上的不完善。其不合理性主要表現為:一是缺乏統一領導,領導管理機構分工不明確、管理混亂;二是缺乏長遠規劃,沒有從科學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制定實踐教學目標和計劃;三是缺乏實踐教學經費保障,實踐教學經費投入和使用上不能按照實踐教學計劃足額和及時劃撥。
(四)實踐基地建設困難、缺乏穩定性
目前社會各界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支持力度不夠,高校在開辟實踐教學基地的時候都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困難。一方面,由于一些高校實踐教學經費有限,很多企事業單位感覺接收實踐教學的師生會給自身帶來很大的經濟負擔,不愿意接納他們;有些企事業單位雖然接收一定數量的師生參觀學習,但由于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他們自身生產建設的正常運營和發展,因此難以建立長期、固定的合作關系。這種實踐教學基地數量少且不穩定的現狀,或多或少增加了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實施的難度。
三、完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幾點思考
(一)提高思想認識、強化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地位
思想政治理論課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任務,具有強烈的時代性、思想性和針對性,在堅持課程理論體系相對穩定的同時,更要開展好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活動,樹立“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同等重要”的理念。
1.充分認識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二者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辯證統一關系。一方面,理論教學是實踐教學的理論基礎和必要前提,學生只有學習了解課堂教學中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方法和立場,才能將其用于指導社會實踐;另一方面,實踐教學是理論教學的延伸和補充,通過實施實踐教學,鞏固和深化課堂教學的效果,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磨練他們的性格、鍛煉他們的毅力,實現“知”與“行”統一。
2.確保學校、教師和學生三方認識到位,突顯良性互動效果。學校層面,只有學校重視了,各項配套措施齊全了,教師的積極性和興趣才能真正調動,實踐教學組織保障才能有力,經費支持才能穩定充裕;教師層面,教師不僅要充分認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還要對實踐教學的內涵、方式方法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嚴格執行實踐教學的教學大綱和考核制度,切實負起責任,發揮其主導作用;學生層面,學生要認識到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對提高自身素質、個人成才的重要性,積極參與到實踐教學中,才能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整合各方資源、形成校內外支持大學生社會實踐的良好局面
1.整合內部資源。要把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與學?,F有的諸如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青年志愿者活動、社團活動等各類教育活動有機結合起來,編制統一的實踐教學計劃與教學方案,整合校內各種思想政治教育力量和教學資源,做到各部門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統籌安排、精心組織、分工協作、形成合力,這不僅可拓寬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渠道,又由于有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參與指導,可極大地提高校內學生實踐活動的質量。
2.整合外部資源。要把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與學校所在地區可供利用的社會教育資源有機結合起來,有意識的爭取、整合、優化外部環境可以利用的資源,將這些資源發揮到最大效能。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還可以利用專業實習基地作為現成的社會實踐場所和基地,并結合學生的專業實習同步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活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實踐前期與實習單位商討好實踐內容和調查題目,中期作好檢查和指導,學生在專業實習結束后提交調研報告,而后進行交流和成績評定。
(三)加強師資培訓? 提高實踐教師的教學素質和能力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工作是否有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政治使命感、理論功底和教學水平。高校要不斷充實師資隊伍,采取多種形式培訓、培養和造就一支信仰堅定、業務精良、結構合理、功能互補的師資隊伍。
1.實踐教學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扎實的理論功底和較強的組織能力和交往能力。因此,高校有計劃地組織實踐教學教師進行相關理論知識和技能的交流和培訓,讓培訓老師通過實踐,勤于動腦,善于利用課堂理論知識解釋社會現象和問題,在積累中提高自己的實踐教學水平。
2.實踐教學教師必須在理論聯系實際中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對社會現實問題具有敏銳的分析判斷能力。因此,高校有針對性地組織實踐教師進行世界觀、價值觀、道德觀、法制觀的學習和教育,才能使教師在實踐教學中選準題目,設計出有思想、有意義的實踐方案,指導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國情,提高學生認識和分析社會現實問題的能力,用科學理論武裝大學生頭腦。
(四)提供機制保障? 促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順利實施
1.建立學校黨委直接領導下的專門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管理機構,專人負責,專人管理,統一調度、安排人、財、物,對全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進行統一協調。
2.制定全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中、長期間建設發展規劃,對社會實踐教學有序、合理安排。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要落實到位,一定要同理論教學一樣有相對完整和獨立的教學計劃,明確的教學目標和任務,并計算相應的學分。
3.從學校實際情況出發,嚴格按照上級要求出臺具體政策,保證社會實踐教學人員和經費配備。學??梢詤⒄諏W生的專業實習,在教學經費中切塊下撥實踐教學專項經費。對教師指導實踐教學參照專業課教師指導學生實習的標準進行計算,按照指導學生數量和指導質量給予相應的工作量,并納入教師綜合考評,提高實踐教學教師的積極性。
4.理順學校管理者、教師、學生三方在實踐教學中的關系,建立健全考核評價體系,保障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順利實施。認真做好實踐教學教師對學生成績的考核評價,應根據學生實踐過程中的表現及完成實踐報告的情況,綜合評定給出成績,納入日常教學管理范圍,并做為學生綜合素質量化、評獎評優、學生干部選拔的重要參考依據。同時也將參與指導實踐教學的表現,納入相關部門和實踐教學教師的年度考核,做為他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進行考核評優。
參考文獻
[1] 錢廣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探究[J].思想理論教育,2007(2):101-102.
[2] 章小朝.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方法論探究[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2007(4):56-57.
基金項目:2018年度海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思政專項重點課題)“基于‘網絡虛擬平臺的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創新研究”(編號 Hnsz2018-36)。
作者簡介:王功名(1969- ),男,黑龍江大慶人,碩士,教授,三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