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當前我國對農村精準扶貧政策的實施,優化農村公共體育資源配置就顯得比較重要,發展當中要結合精準扶貧的政策進行落實,提升農村公共體育資源配置的質量?;诖耍疚南染娃r村公共體育資源配置的現狀以及精準扶貧下的資源配置類型加以闡述,然后就精準扶貧下農村公共體育資源配置措施詳細探究,希冀能在此次理論研究下為農村公共體育資源配置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關鍵詞:精準扶貧? ?農村? ?公共體育資源
農村體育發展的邊緣化,也使得公共體育資源配置方面存在著諸多層面問題,這就需要從多方面加強重視,結合當前的精準扶貧政策,做好農村公共體育資源配置的工作,只有從這些基礎層面得到了強化,才能真正有助于農村公共體育資源的公平化配置發展,才能有助于提升農民健康水平。
一、精準扶貧下農村公共體育資源類型及配置現狀
(一)精準扶貧下農村公共體育資源類型
處在當前的改革發展背景下,農村在公共體育資源的有著不同的類型,公平配置農村公共體育資源,這對促進農村人民的健康水平提升就能起到積極作用,從農村公共體育資源的類型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層面:
其一,體育文化資源。農村公共體育資源的類型中體育文化資源是重要構成部分,農村和城市的各方面條件都有著不同,農民接受的體育文化教育不系統。從農民健身的角度來說,全面系統體育文化教育,才能有助于促進農民的身體健康發展,要結合農民的生活以及文化的狀況,主要在現代體育項目文化教育方面加大力度,注重簡明系統和全面教育工作落實,讓農民對現代化的體育項目文化知識有更多的了解和認識[1]。還要注重對民族傳統的項目問題教育進行學習,將傳統體育項目在農村能夠發揚光大,如傳統武術以及民間體育娛樂項目等,這些都能有助于農民健身,了解傳統體育項目文化內容。
其二,健身器材資源。從農村公共體育資源類型當中的健身器材資源來看,主要涉及到戶外健身器材以及固定體育運動器材兩大類。前者就是比較常見的健身器材,如太空漫步車以及單雙杠等,在農村公共場地當中的,閑暇的時候農民能夠進行健身使用。固定體育運動設施類型方面,主要就是乒乓球場地,籃球和足球場地等等固定設施,主要是為農民提供基本運動的設施類型[2]。
其三,體育教育人才資源。農村公共體育資源的類型中,體育教育人才資源也是重要構成部分,農民體育運動健身指導以及教育人才的匱乏是比較突出的,這對農民科學健身的實施有著很大影響。農村公共體育教育人才缺乏主要體現在,對于體育器械的正確使用缺乏人才指導,實踐當中對體育器材的負荷控制以及時間控制都是比較重要的,要保障健身效果良好呈現,這就需要對體育器材科學化的運用,而缺乏專業的教育人才作為支撐就難以實現既定目標。還有是缺乏體育運動技能的專業人才,在體育技能的教育方面沒有專業人才作為支撐,也會影響工作的良好開展。
(二)精準扶貧下農村公共體育資源配置現狀
精準扶貧下農村公共體育資源的配置現狀能發現,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有待解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層面:
1.資源配置不足的問題
精準扶貧的政策實施,主要是促進農村各層面發展的政策,在農村公共體育資源的配置方面,總量不足,農村體育指導員的比例和城鎮相對差距比較大,政府對農村體育經費的投入也相對比較低,這是直接影響農村體育開展以及體育發展的重要因素[3]。農村的公共體育資源的配置中,人力,財力,物力都存在著不足之處,這就必然會影響農村體育的良好發展。
2.公共體育資源不均衡問題
從當前農村公共體育資源的配置情況能發現,配置不均的問題比較突出,無論是有形體育資源還是無形體育資源,都存在著配置不均問題。農村公共體育資源的配置沒有將有形和無形進行協同發展,整體的配置效果不佳。還有存在著體育資源配置浪費低效等問題,這些都會影響農村公共體育資源配置發展。
二、精準扶貧下農村公共體育資源配置措施
精準扶貧下的農村公共體育資源配置的不足是多方面原因所致,如政府的政策制度沒有完善化建立,體育資源配置的不完善,市場融入配置機制還沒有形成等。對此,這就需要從多方面進行優化,保障農村公共體育資源的配置公平和完善,以下幾點可供參考:
(一)加強服務意識,注重資源配置引導
精準扶貧的政策落實過程中,要和農村公共體育資源配置相應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充分注重將資源公平配置以及引導的職能發揮出來,結合農村體育事業發展的狀況,深化改革,將政府自身管理角色進行弱化,融入“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加強政府對農村體育資源配置的服務意識,將資源的配置引導工作按照實際的需求不斷完善,合理化的分配,讓農民都能平等享受體育改革發展的紅利[4]。只有從思想觀念層面及時的轉變,將農民的身體健康水平提升作為重要的工作,才能真正的為農村公共體育資源配置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二)增加政府預算配置,促進農村體育發展
精準扶貧的大政策引導下,地方政府要嚴格的按照精準扶貧的要求發揮好農村公共體育事業,在資源的配置環節要加強重視,增加政府預算配置,做好各項的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工作。如在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建設發展方面,就要積極完善各場地建設工作,將相應器材裝備的完善建設作為工作的重點來抓,農村公共場地為廣大農民健身發展起到了基礎作用,要注重健身場地的專業和標準化,器材的功能多樣化,通過政府配套結合,將農村公共體育資源科學合理化配置[5]。另外,要注重公益性體育健身指導人才的培養工作實施,專業化培訓為農村體育發展提供人才資源。
(三)多元合作方式,促進農村居民體育質量提升
農村體育公共資源的配置工作實施,需要采取多樣化的方式,提升農民健康水平的工作并非是單方面力量能夠完成的,要多方力量合力才能有助于提升農村居民體育質量。國家所提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當中就有著明確的說明,國家發展到2030年是國家走向小康社會的時候,讓全民生活質量水平都能得到有效提升,人們能享受合理體育鍛煉機會,在體育建設的發展下形成豐富合理健康體系。這就需要多方面的合作方式,將農村的體育公共資源合理化配置,如通過商業營銷配置的方式,經營者主動讓利營銷,支持農村體育發展,將有限資金充分發揮出來。而政府方面補貼營銷,對服務農村的企業通過財政補貼的方式,為農村提供適用的資源,在健身器材以及場地建設方面作為重點,支持農村地區的公共體育發展,通過多方面的合作,這就能有助于農村居民體育水平的有效提升[6]。
(四)完善制度,注重體育資源的公平配置
發展農村體育,這就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作為支撐,結合農村體育公共資源的現狀制定相應的配置制度,農村居民體育權利保障制度,以及農村體育行政監督制度的建立完善,在當前的農村改革發展背景下就顯得格外重要,要充分注重利用好國家財政體育專項資金,能提供體育優惠帶寬以及體育扶貧,通過各項體育資源質量有效提升,促進城鄉間以及區域間體育事業均衡發展,保障農村居民需求的滿足,這樣才能有助于農村體育的可持續發展。還要注重在制度的完善制定過程中,能夠結合地區的差異,不同地區制定不同的體育資源公平配置的制度,將精準扶貧作為主導方向,完善各區域的體育資源公平配置的工作,只有了解農民所思所想和所需,才能真正的將資源配置工作做好。對此,這就需要將互聯網技術與之緊密結合起來,通過微博以及微信公眾號等進行收集相關體育社團以及社會體育組織對農村體育資源配置的看法,保障資源的公平合理化的配置,只有從這些層面得以強化,以維護農民的利益為出發點,這樣才能有助于農村體育資源配置目標的實現。
三、結語
綜上言之,農村公共體育資源的配置工作的實施,需要和精準扶貧的相關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注重從創新的角度出發,保障公共體育資源配置工作的良好落實。未來農村改革將會進一步的深化,這就要求在公共體育資源的配置發展方面,能夠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優化,以農民的健康為核心,將各項的體育資源配置到位。
參考文獻:
[1]李德奇,何鵬飛.農村體育公共資源的配置機制研究[J].科技資訊,2019,(22):206+208.
[2]孫莉琴.我國農村體育公共服務供給的資源優化配置研究[J].農業經濟,2019,(05):108-110.
[3]周宏思.精準扶貧背景下農村公共體育資源配置的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06):164+166.
[4]王有鳳.精準扶貧背景下云南省農村公共體育資源配置研究[J].運動,2019,(04):129-130.
[5]王珊珊,管文潮.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村公共體育資源優化配置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16):116-117.
[6]趙華恩,常麗超,李曙剛.河北省農村體育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及實踐路徑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12):158+160.
(作者簡介:魏建軍,桂林理工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產業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