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 杜一鳴
摘? 要:信息化背景下,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高等教育自身發展的需要,深入探究新時期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成為我國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和內容。該文在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的意義基礎上,結合高職教育信息化的建設要求,對信息化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旨在為大學生創業能力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創新創業? 信息化? 教育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2(c)-0192-02
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高等教育自身發展的需要,深入探究新時期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健全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機制,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成為我國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和內容。2018年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開啟了我國信息化背景下教育的新征程,信息化時代下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與通信技術的創新,將進一步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也為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探索提供了新的教育理念和建設思路。
1?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研究的意義
1.1 高職院校教育改革的需要
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需要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基礎上,改革教學方法,強化創新創業實踐,促進實驗教學平臺共享,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方便和豐富的教育資源,健全持續化信息服務制度,改進學生創業指導服務[1]。從中可以看到,無論是教育資源的整合,還是學習平臺的搭建、及時反饋的評價機制,都離不開信息化教學手段和技術的應用,這就意味著信息化的教學技術和手段成為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必備條件,為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探索提供了信息化設計的理論思路。
1.2 新時代提升大學生創業就業能力的需要
2019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指出,2019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834萬人,超越2018年的820萬,再創近10年畢業生人數新高值,就業創業工作面臨復雜嚴峻的形勢。鼓勵高職院校大學生通過創業帶動就業成為提升大學生就業率的重要途徑。然而來自《智聯招聘2018年大學生求職指南》的數據顯示,2018年應屆畢業生的就業意向仍然以就業為主,占比79.89%,同比上升6.39%,僅有4.78%的畢業生選擇創業,和2017的數據結果相比,選擇創業人群占比降低1.32%[2],這說明在經濟環境更加趨于復雜多變的大背景下,高校畢業生們對于未來的職業規劃更加趨于謹慎,大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業能力的提升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議題。
2? 高職教育信息化的內涵及建設要求
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指出,教育信息化秉持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理念,積極推進“互聯網+教育”,構建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通過“平臺+教育”的模式,整合教育資源和信息,不斷探索信息時代高職教育新模式。
2.1 高職教育信息化內涵
教育信息化概念的提出,源于20世紀90年代,美國“信息高速公路”計劃的提出,促進信息技術在社會各領域的應用,特別是將IT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成為教學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式。關于教育信息化的內涵,國內許多學者進行了研究,雖沒有形成一致的觀點,但可以看到,教育信息化表現在教育教學的各方面。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指出,要針對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的特點,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性,教育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高學習能力。高職教育信息化就是為了實現高職教育的目標,深入開發教學資源,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實現教學信息化,從而進一步提升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2.2 高職教育信息化的特征和任務
高職教育信息化,旨在通過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創新教育模式,實現教學信息化、實習實訓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和公共服務信息化[3]。根據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指導意見》,高職教育信息化的特征和任務有:提升信息化基礎能力、推動優質數字資源共建共享、深化高職教育教學模式創新、實現管理和服務模式的信息化建設和提高教師信息化素養和能力。
3? 信息化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
創新創業教育是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進高等教育改革、促進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的重要舉措。從內容上看,創新創業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創業意識及創新創業能力,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則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業技能為基本內容,強調理論與實踐并用、注重創新思維、力求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教育體系[4]。依據高職教育信息化的特征和任務,信息化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3.1 通過信息技術開發信息化的創新創業教學資源
信息化創新創業教學資源包括創業所需專業教學資源(以各類專業課程及職業課程資源為主,輔以輔導資源)、社會服務資源(包括人才需求信息、崗位技能標準、創新創業案例等)及數字資源。基于信息化的創新創業教學資源開發,就是運用信息化的計數手段,將這些創新創業教育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共同為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提供共享資源平臺,也為教師進行信息化教育教學改革提供物質基礎。
3.2 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提升創新創業實訓平臺
主要是利用虛擬仿真技術建立虛擬仿真資源庫,包括模擬沙盤和虛擬仿真創業實訓資源,創新創業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綜合技能性活動,需要學生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儲備,同時也要有實戰技能,通過創業實訓模擬,可以使學生真實感受創業的全過程,以此來提升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新精神,并通過模擬創業,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技能。
3.3 利用信息技術提升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
積極和企業開展有效合作,為學生提供創新創業實戰機會,是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搭建實時教學服務平臺,將真實的工作環境傳送到課堂,給學生提供實時在線遠程觀察與示范教學,是提升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重要手段。通過校企共享信息服務平臺,可以將教學、生產、培訓、企業等信息集中在一個平臺上,以促進高職院校實現校企共享設備、校企共訓等[3]。
3.4 利用信息化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模式
首先,在信息化技術條件下,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不僅要將專業課程與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相融合,還要在信息化建設基礎上,開發設計出線上線下互相配合的課程體系,以拓展創新創業課程的寬度,加深創新創業專業知識的深度。其次,要提升創新創業教師信息化教育教學能力,教育信息化使現代教學模式發生重大變革,教學過程學生的主體地位更為突出,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利用網絡資源不受時空限制的特點,通過教育信息化不斷促進教學模式的更新。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EB/OL].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
[2] 孫媛媛.H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8.
[3] 張翠云.河北省高職教育信息化建設現狀與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8.
[4] 錢瑜,陳蕾.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的實踐探索——以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勞動保障世界,2018,514(3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