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進
摘 要:將生態文明建設和農業現代化這兩項戰略計劃相結合,進行綜合發展綜合發展,是一次大膽的嘗試和探索,能夠在實現可持續發展這一生態目標的同時,響應鄉村振興這一戰略計劃。實際上,生態文明建設與農業現代化建設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已經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齊頭并進??梢娺@兩者并不是毫無聯系的,而是保持著相輔相成的關系。目前來看將兩者進行融合,共同振興鄉村是十分必要的,但切忌盲目發展,我們需要不斷的進行探索,促進鄉村振興。
關鍵詞:生態文明建設;農業現代化;鄉村振興;可持續發展
縱觀國內外各個地區鄉村的發展史,很容易發現“先污染后治理”這一發展模式引發的后果是令人類無法承受的。為此,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不能盲目的發展,應當在堅持生態發展的大前提下進行,生態文明對于鄉村振興而言,是至關重要的一點。同時,鄉村振興還要立足于農村地區的根本展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推進農業現代化對于提高產能有著重要意義,故而將生態文明建設與農業現代化融合,是當前條件下最優的方案。本文中,筆者分別分析了生態文明建設和農業現代化對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等方面的影響,以此來闡釋二者對鄉村振興的重要性。
一、振興鄉村的制約因素
1.經濟體制阻礙農業現代化發展
目前,我國農村最主要的經濟體制還是傳統的小農經濟,其主體是以一家一戶為單位的,數量十分龐大,而且由于規模、體量小,經營分散等原因,極難管理,同時就會帶來這樣一個問題:農田土地分散、規模小。這就意味著很難推廣機械化種植,嚴重限制了規?;洜I和產業化發展。
2.工業化擠占農業優質資源
早些年,我國大力發展經濟,以至于忽略了許多問題,過度城市化、工業化這一現象,在許多鄉鎮都上演過,這對農村發展有著很大的負面影響。這樣說一是因為城市化和工業化建設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其次,隨著這些鄉鎮企業的建成與發展,農村勞動力外流現象愈發嚴重起來,甚至在許多農村地區,老人和婦女兒童成了農業生產的主力軍,勞動力跟不上,自然就導致了農業用地被大量廢棄空置。再加上自改革開放以來,錢的多少象征著身份地位這一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但是由于欠發達的農業經濟,農民的收入始終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致使有些人認為農民是貧窮、落后的象征,直接導致大量勞動力外流,尋求更好地發展。這些因素導致現在廣大農村地區無力發展。
二、生態文明建設于鄉村振興的重要意義
1.生態文明是鄉村產業持續發展的生命之線
要想實現鄉村振興,首先必須要保證產業興旺。這是因為,鄉村要想振興,首先必須有極其豐富的物質資源,而產業的興旺是實現物質豐富的有力支撐。鄉村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有著豐富的生態資源,所以說生態文明是鄉村產業的生命線。其次,如果拋棄生態文明僅關注產業發展,那也只有可能是鄉村經濟的發展,但這種發展勢必會換來環境的破壞,長此以往,鄉村徹底消亡是可以預見的,這種情況下,何談振興?只有堅守生態這條紅線,結合鄉村的實際特點,將其優勢充分發揮出來,首先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發展,鄉村產業才能得到持續發展的空間。
2.生態文明建設是鄉村振興的一部分
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為各項建設新農村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指導。從鄉村振興戰略計劃中,可以看出,鄉村振興的目的不僅是要幫助廣大農民同志增收,還要建立一個美麗宜居的環境、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氛圍,而這些要求的本身,其實就是建設鄉村生態文明。
3.生態文明是鄉村永續發展的獨特資本
鄉村振興,生態文明是保障。與城市比起來,農村地區最獨特的資本便是生態文明,綠色生態是鄉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若脫離鄉村本身所蘊含的生態性,去空談精神文化,鄉村會失去原色,失去其獨有的發展資本,繼而與城市無異。
三、發展農業現代化的意義
1.農業現代化是現代化建設的一般規律
歷年來,農業都是我國經濟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說是我國發展的根本基石也不為過。而且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對國家的現代化水平有著很大影響。從當前的世界經濟發展水平來看,那些經濟相對發達、現代化程度也比較高的國家和地區,其農業現代化的水平也是與之同步的,相對的,也有一些國家和地區,由于農業現代化十分落后,致使農業發展跟不上國家整體發展的腳步,使其整體的現代化建設都受到阻礙,由此可見,農業現代化其實是國家現代化建設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絕不能忽視農業現代化發展,留下隱患。
2.可以促進經濟的穩定增長
現階段,我國的經濟發展已經轉為中高速度的穩步發展,雖然我國的經濟發展一直保持著積極的趨勢,但這并不意味著沒有經濟下行的壓力。要想使我國經濟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就必須要保證農業始終保持動態平衡,持續穩定供給,從而穩定市場物價、保持社會的穩定,一旦農業發展滯后,影響的不僅僅是鄉村振興計劃,更會造成經濟增長出現滑坡。因此,要想我國經濟穩定發展,以及鄉村振興工作有序開展,就必須要保證農業現代化的步伐不掉隊。
四、農業現代化應與生態文明建設融合的必要性
一提到農業現代化,就會讓人聯想到工業化,其實這兩者之間是存在很大區別的,農業現代化最直觀的目的是提高產能,盡可能多地生產出能滿足人類生存、生活的食物。同時,它還需要良好的生態環境作為基礎,以達到資源永續利用這一目的,這就需要維持良性的生態循環。由此可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絕不能離開生態文明建設的軌道,只有與時俱進,將現代科技和裝備應用到農業生產活動當中,對土地資源采取適當的組織管理,實現規?;⒓s化,才能真正振興鄉村,實現民族復興。
五、結束語
鄉村振興是不是一個停留在紙上的目標,它是一個鮮活的歷史進程,在每個不同的時期,都有不同的發展需要,長期的統籌規劃、科學部署才能取得勝利。自古以來,國家的興衰都與農業有著密切的聯系,在這個新時期,我們要以“五個振興”為五個關鍵落腳點,真正實現“強、富、美”這個追求。
參考文獻:
[1].《現代農業與生態文明》[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19,38(05):1078.
[2]胡邦紅,鄔小學.生態文明對現代農業建設的影響[J].吉林農業,2018(23):43.
[3]孫建.發展現代農業助推生態文明建設[J].山西農經,2018(10):43.
[4]曹林奎,黃國勤.用生態文明理念引領現代農業建設[J].上海農村經濟,2018(05):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