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穎娟 文艷佳
摘? 要:目前存在一種普遍現象,農村學校的學生學習興趣比較低下,學生們不喜歡動腦、動手,把學習視為一種苦役,對學習提不起來興趣,從而導致成績逐步下降。存在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多種,當然這種現象也可以在任課教師正確的引導下得到緩解,教師將采取何種措施來幫助學生們積極主動學習、輕松學習、怎樣增強學習能力等問題,將是該文所討論的范疇。
關鍵詞:農村? 教師? 興趣
在農村任教的這7年里,有一句話時刻縈繞在筆者耳邊,“農村的這些學生真是太差了,學習沒有一點主動性”,這句話是在說學生沒有主動性,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是學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姚本先認為興趣是個體積極主動認識、探究、掌握某種事物并經常從事某種活動的個性心理傾向,并指出興趣對個體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具有重要意義。是什么導致了農村學校的學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有什么樣的措施可以改善目前這樣的現狀,是新時代教師要思考的話題,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是教師的責任所在,也是人民對教育的美好向往。
1? 農村學生學習興趣的現狀分析
該校是一所離市區30多公里的九年制農村學校,該校學生小學部6個年級共有學生122人,中學部3個年級共有學生83人,今年剛畢業的九年級學生整體成績很好,多次在全市聯考中多門單科獲得第一名,而就這樣優秀的班級,任課老師也會評價學生特別懶,如政史老師說:“把答案說了在哪一頁,讓學生摘抄到本子,整理整齊,學生就是懶得不動,都認為是開卷考試不在乎,也不動……”,語文老師說:“中考所考的詩詞篇名都列出來貼到教室墻上了,可是學生就是不背,大多數學生就算是記住了,可是容易寫錯別字,只要有一個錯別字,那這一句詩詞就白記了,讓在作業本上自己默寫著背誦,可是就是懶得動……”,各科老師都有同樣的抱怨,其他年級都有這樣類似的現象,
總體來看,農村學校學生的學習興趣整體比較低下,大多數學生學習特別不主動,這類學生如果任課老師不逼迫,學生是不會主動學習,甚至有的學生盡管比較聽話,不需要老師天天逼迫也可以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可是他也會問:“我為什么要學習,學習有什么意思?”等這類問題。
2? 農村學生學習興趣低下的原因
導致農村學生學習興趣低下的原因有很多,如教師給予的關愛不夠、學生參與課堂程度不夠、課堂教學形式單一、實踐教學不足、家庭原因、農村課外興趣活動資源匱乏等。
3? 教師采取何種措施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3.1 教師應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愛
今年年初九年級班主任因其他原因被調走了,筆者接手了九年級班主任,自從自己接手班主任之后,關心班里每一個學生的心理動態,這樣的關心關愛不是只關心他每天沒完成作業?物理課不認真聽課?體育課偷懶不跑步?等類似問責的談話,而是從內心深處去平等地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每天睡眠質量如何,關心他吃早點了沒有,避免學生拿錢吃垃圾食品或空腹不吃早點引起的腸胃不適,關心學生早點時間,避免剛吃完就體育訓練而引起胃不適,從生活的點點滴滴關愛學生。筆者還會每天中午不午休的對學生的薄弱科目進行輔導,或提供給學生安靜的自習室,或找學生到操場散步談心。一段時間后,筆者發現班里的學生整體聽話了,不再那么浮澡了,對于老師的批評教育能聽進去了,學生上課精氣神比筆者沒有當班主任之前要高漲了不少,幾次考試成績整體都有很大起色。
從這次經歷筆者發現,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很大一個原因在于教師給予學生的關愛不夠,尤其大部分農村學生都是留守兒童,缺乏來自父母的關愛,那我們老師更應從學生的這一短板入手,多關愛他們,讓他們感受到在課堂、在學校來自教師的愛,進而讓學生對學習更有興趣。
3.2 轉變課堂教學模式
單一化的課程講解讓學生感到十分無趣,缺乏興趣,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厭學情緒,導致學生成績下滑等一系列問題。要想更多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轉變以前的教學模式,避免單純地講授課堂知識,更多的是讓學生動起來,即使是理論性較強的知識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來化解,比如,制作“掃雷”游戲、“迷宮”游戲、“連連看”等游戲環節,或讓整個課堂圍繞一個主題來進行,如解救動畫人物“多啦A夢”,整節課通過知識闖關來獲得解救卡,讓課堂模式更貼進學生的卡通世界或走進學生熟知的動畫故事,或讓學生愛看的“撕名牌”活動走進課堂,通過這些活動來使枯燥的理論知識活起來,讓學生在玩中學知識,讓學生期待上課,期待與教師一起進入知識的海洋。
3.3 增加學生的實踐活動
農村學生有很多從小到大沒有出過遠門,在這樣的村子里生活,沒有資源支撐孩子學習一種興趣特長,想去市區學習交通也是非常不便利的,一直在這樣的農村生活局限了學生的思維和眼界。我們應當豐富學生的學校生活,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開拓學生的眼界,比如開展研學活動、帶學生參加市區大學校的各種比賽、組織學生去學校周邊化工廠參觀,并在參觀過程中講解相關的物理、化學、數學、政治、歷史等知識,這時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認知程度、吸收效果會比在課堂上好很多,最主要是激發了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學習興趣。學生需要的不僅是課堂上的理論知識,更需要的是將這些知識融入到社會實踐中的成就感。教師應更多地創造機會,為學生的實踐創造條件。即使不出校門,在課堂上,也可以更多的讓學生動手實踐。比如,在化學課堂上,在講到pH值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帶來生活中他們熟悉的各種溶液,在課堂上分組來檢測;或數學課堂上,講到三角形知識時,提前讓學生帶來生活中的三角形物品,在課堂上學生分小組,將小組同學帶來的三角形物品匯集起來分類,并展示分類依據,最后匯總對三角形的認識。能讓學生在動手、動腦的實踐活動中學習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4 加強學生家庭教育的配合
學生的教育不僅與學校有關,更與家庭教育息息相關,針對農村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這一普遍現象更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更需要父母的關愛,農村大多數學生回家只跟爺爺奶奶在一起生活,父母都去城市打工,一個周或一個月才能見一面,這時教師應增加家訪次數,與學生爺爺奶奶多溝通,教授他們更專業的教育學生方法,讓爺爺奶奶知道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不能讓爺爺奶奶只是一味地寵孩子,還應學會教育孩子。教師還應與學生父母多溝通,及時匯報學生情況,督促學生父母多抽出時間陪伴孩子、多關心孩子,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和示范。通過這些行動,讓學生體會到來自父母的關愛,讓學生能從更高的層次去定位學習,讓學生知道學習不只是為了未來有一份好工作,有一個穩定的收入,更應讓學生知道祖國的繁榮昌盛離不開他們,民族的復興離不開他們。只有這樣才會避免學生只是為了學習而漫無目地學習,更是為了滿足自己更高的追求才學習,更是為了自己未來的偉大理想和抱負在學習,有了學生這樣積極健康的心理,學生才能在學習上保持較高的興趣。
4? 結語
農村學生對學習興趣的濃厚程度與祖國未來人才的培養有著密切關系,對于農村學生學習興趣低的現狀,教師應想辦法采取多種有效措施來改善,在學校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愛,在課堂上積極挖掘多種有效教學模式,重視學生的動手實踐活動,主動加強學生的家庭教育,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王開賢.農村初中生化學厭學成因分析及策略探析[J].學周刊,2019(22):37.
[2] 景紅梅.淺談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的轉化[J].甘肅教育,2019(4):42.
[3] 周蘭天.農村初中開展化學家庭小實驗有效性的研究[D].淮北師范大學,2017.
[4] 趙錦祝.農村初中生化學學習興趣培養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