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教學背景下,關注小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提升,逐漸成為學科教學任務的重要組成,對小學教育工作的積極有效開展有較好的推動作用。作為小學教育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數學教育不僅肩負著極其重要的學科知識傳遞職責,而且還需要關注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學科素養水平的培養。本文重點分析探討小學數學教學期間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策略,以期能夠為小學數學教學發展提供重要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培養
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開展實施的整個過程期間內,注重并積極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有助于增加課堂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小學數學學科知識內容,推動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活動的積極有效開展。新課程教學背景下,為更好的達成小學數學教學目標,數學教師應當思考研究小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方式,激發學生的動手操作欲望、充分活躍學生的思維,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期間內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培養目標的達成。
一、 簡要概述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性
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開展實施的整個過程期間內,注重并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對學科教學活動的積極有效開展,對學科教學目標的達成,對學生的學科成長與發展,均有較好的促進作用。新課程教學發展背景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意義內容在于以下幾點:第一,通過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數學教師可以讓學生從動手操作活動中對數學定義、公式進行更好的理解,將生硬、枯燥無味的文字語言內容轉變為直觀生動的物體形象,極大地提升了數學教學效率;第二,基于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教學活動的積極有效開展,數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解決相應的數學學科問題,基于數學教師的教學引導,學生可以自行動手驗證數學問題的解決答案;第三,通過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能夠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空間形態,小學數學教學期間,涉及很多有關空間觀念的知識,學生能夠通過動手實踐活動的開展,對空間形態有更為生動直觀的認知。
二、 分析探討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措施內容
(一)向學生提供良好的動手操作機會
動手操作能力作為一類實踐性知識技能,只有當學生開展實踐活動的情形下,其才能夠得到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與提升。為此,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開展過程期間內,為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數學教師首先需要向學生提供良好的動手操作機會。為創造良好的動手操作能力,數學教師需要事先對學生的學習特性有較好的認知與理解,小學生天性好動,根據課堂教學經驗可知,學生在課堂活動期間往往會呈現出喜歡“動手”的特性,課堂教學活動開展實施期間,數學教師應當對學生的上述特性加以適當合理化利用,將學生本身具備的動手能力合理有效地轉移到課堂教學活動之中,促進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相關教學活動的開展。
例如,“20以內加減法”課堂教學活動開展實施期間,數學教師可將班級學生隨機分為四人一組的小組,每組同學一共拿出20支鉛筆,鉛筆數量不足的情形下也可以用水筆替代,小組隊伍里隨機選出一名同學出題目,其他三名同學用鉛筆和水筆代表數字,解決同學提出的計算問題,這樣一種教學情形下,基于數學教師的合理化教學引導,班級學生將20以內的計算過程轉變為鉛筆數量增加或減少的動態過程,增加了課堂教學趣味性,簡化了計算內容,同時還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20以內的加減法等相關計算方式。
(二)注重學生良好操作習慣的培養
小學生普遍具有自控能力不強的特點,數學課堂教學活動內,為較好地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數學教師還應當基于小學生自控力不強的特性,注重并積極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操作習慣,具有良好操作習慣的情形下,學生往往能夠防止操作誤差引發動手操作活動取得失敗結果,促使學生取得成功的動手操作結果,很大程度上強化了學生對動手操作活動的自信心。例如,“認識10以內的數字”課堂教學活動開展實施期間,數學教師要請學生帶上計算器和其他相關的學習工具,由于低年級學生缺乏自控能力,課堂教學活動開展期間,時常有學生撥計算器,分散學生課堂注意力,同時增加了課堂雜音現象,為此,數學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展之前事先向學生提出相應的學習要求,帶來計算器等學習工具的情形下,學生應當首先將其整體的擺放至課堂左上角,待教師提示可以使用計算器進行學習活動之時,學生才可以在課堂教學期間使用計算器。在數學教師的要求和督促下,學生將逐步養成整齊擺放學習工具、需要時才使用學習工具等良好的操作習慣。
(三)調動學生各種器官,進行動手操作
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之中,學生往往需要多看、多想、多做,從而能夠從中獲得較好的學科成長及發展。根據現實情形可知,學生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數學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活動的情形下,學生不應單純的模仿數學教師或其他同學的操作活動、也不應單純的聽從數學教師的動手操作指導進行相應的動手操作活動,只有當學生充分調動自身各種器官,對動手操作內容加以認真思考和體會的情形下,動手操作活動的實施效力才能夠得到切實有效的保障,學生進而才能夠取得相應的成長進步及發展。例如,“認識常見幾何體”課堂教學活動開展實施期間,數學教師首先引導學生事前需要準備硬紙板、小木條、鐵絲、廢紙等相關的材料,其次,學生將上述材料加以利用,制作長方形、三角形、圓形等各種常見的幾何體的過程中,應當用手去觸摸三角形尖尖的角、感受圓形周邊的弧度。動手操作活動期間,基于學生觸覺、視覺等的調動,學生能夠對上述幾何體有更為深切的理解與認知,并在腦海之中建立較為豐富的想象,以至于學生在今后的學習活動之中,能夠對上述幾何體的空間形態有更為明確的認知。動手操作活動開展實施期間,學生手、口、眼、耳等多種器官并用的情形下,不光能夠較好的拓展學生的信息源區域,促使學生獲得更多的信息資料,幫助學生創設良好的思維情境,而且還能夠在這樣一種動手操作活動之中滿足小學生的愛動、好奇之心,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科學習興趣也有較好的促進作用。
(四)使用合理有效的動手操作內容
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看來,低年級小學生具有抽象思維難以過渡到具體形象內容的學習特點,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小學生對數學學科知識內容的理解難度,不利于小學數學學科教學活動的積極有效開展。數學學科本身與符號化數量關系、空間想象等內容有密切聯系,學科教學內容本身比較概況、抽象和枯燥,為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及效率,數學教師應當思考將抽象知識轉變為具體化知識內容的方式,以期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理清學科知識結構,正確有效的掌握學科知識內容。為此,數學學科教學活動開展實施期間,數學教師應當對動手操作內容予以合理化選用,遵循從簡到易、從具體到形象的教學原則,逐步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動手操作活動之中,較好的培養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例如,“認識正方形”課堂教學活動開展實施期間,為較好的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數學教師不應當事前講解正方形面積計算等較為復雜的知識內容,首先,需要引導小學生認識正方形的邊、角,在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內容的基礎之上,進而開展后續的課堂教學活動,為此,數學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手中的正方形紙,利用多種方式知悉了解正方形的特點,部分學生通過直尺學習工具的利用,測量了正方形的邊長,得出了正方形四條邊一樣長的結論,有的學生通過對折正方形紙,發現任意一條邊都與其他三條邊重合,進而也得出了正方形四條邊長度一致的想法。數學課堂教學期間內,結合教學內容合理選用動手操作教學方式,明確相應的動手操作內容,能夠讓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期間內逐步取得學科成長,提升自身的動手操作能力。
(五)積極營造良好的動手操作氛圍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開展實施期間,為較好的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數學教師應當注重并積極營造良好的動手操作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氛圍之中開展動手操作活動,感知到動手操作活動帶來的樂趣,并且在之后的學科學習活動之中加大動手操作活動的開展力度。基于此,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期間,數學教師首先需要貫徹落實課堂教學期間學生的主體地位,秉持著師生平等交流溝通的原則,推動師生交流溝通活動的和諧友好開展,對小學生而言,數學教師是其學習道路上的重要指引者,良好的師生交流溝通,能夠保障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心理狀態。其次,數學教師應當對多媒體教學技術、小組協作學習等多樣化教學形式加以切實有效的應用,豐富教學活動開展形式,增加課堂教學活動的趣味性。例如,學習生活中的幾何圖形的課堂教學活動期間內,數學教師可基于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切實有效應用,播放學生日常較為常見的幾何圖形相關物品圖片,學生在觀看這些圖片內容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對幾何圖形相關的學科知識加以理解,在數學教師的教學引導下,學生逐漸具有相應的動手操作激情,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工作的開展。
三、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本文的分析論述可知,小學數學教學工作開展實施的整個過程期間內,注重并積極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是順應新課程教學發展背景下的重要渠道,對學生的學科成長及發展,對小學數學教學目標的達成,都有較好的促進作用,為較好的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數學教師應當貫徹落實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動手操作機會,注重并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動手操作習慣,根據學科教學內容選用合理有效的動手操作內容,營造良好的動手操作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各項器官。
參考文獻:
[1]王佩璽.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7(7):83.
[2]張玉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研究[J].名師在線,2019(22):40-41.
[3]許一新.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9(25):157.
[4]湯福生.闡述小學數學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J].好家長,2018(12).
[5]王貴萍.小學數學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J].青海教育,2018(5).
作者簡介:羅水蘭,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城關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