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健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運行,創新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化,情境教學法在教育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認知理念以及實現高效的教學目標。本文就情境教學法的概念進行了分析,并且也對如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當中實施情境教學法進行了思考。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情境教學;實施策略
在新課程改革的基礎上,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對當今的基礎教育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還可以讓學生廣泛獲取知識,開拓視野。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是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集思想性、開放性、社會實踐性于一體,新時期背景下,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一直在探索如何能讓學生有一個愉快的學習氛圍,在快樂中學習,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又可以掌握其社會科學知識,領悟其深刻內涵的道路上不斷探究。情境教學法是一種新理念下的教學方式,教師應該要正確認知情境教學法的深刻內涵,并將其運用合理方法把它投入實踐當中去。實踐是認識最終的目的,只有投入到實踐當中去,才能知道情境教學法對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所發揮的作用,才能促進教學目標的最終完成。
1 何為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是一種教學方法,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多媒體、教學語言等手段,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生動形象的具體場景,寓教學內容于具體的情境當中,引起學生的態度體驗,以激發學生的情感為核心,讓學生能夠近距離地學習和感悟課程知識,更好地理解教材,促進學生心理的發展。
2 如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中有效實施情境教學法?
2.1 創設表演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
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傳授給人知識,不如傳授給人學習知識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能力。這個年齡階段的小學生有著極其強大的好奇心,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促使他們對事物進行進一步的學習與求知。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與興趣,在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創設表演情境,用角色扮演來進行教學。例如,在講到“該怎樣花錢”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來模擬各種買賣活動,要求學生分別扮演成顧客和售貨員,這樣學生通過親自體驗購物,明白錢到底該怎么樣花才是正確的。同時,學生還可以觸類旁通的明白購買食品類物品時應該注意其保質期和生產日期,如果購買文具類等日常用品時則應注重其物美價廉和實用性,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教學內容,而且還可以提高其社會適應能力和觀察力。
2.2 創設游戲情境,增添課堂趣味性
游戲是兒童學習和活動的開始,游戲提供給他們一定的動機和本能,鍛煉了學生的機體,使學生的情感得到發展,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游戲之所以受到小學生的廣發喜愛,都源于它本身的形式內容多樣豐富,趣味性、娛樂性、競爭性強。例如,在教學“我們的學校”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做畫一畫的游戲,讓學生找到自己喜愛的學校景觀自由創作,然后教師引導學生互相交流,把自己圖畫美麗的校園展示給同學們看,并展示優秀作品投票及簽名活動,鼓勵學生互相在作品上簽上自己的心里話。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從中生成另一個教學資源:感受同學之情,學會表達自己的感情,明白要珍惜友誼。課堂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課堂上要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收獲,更要他們帶著這種熱情,以更濃厚的興趣,更飽滿的熱情進行以后的學習生活。
2.3 創設生活情境,實現課堂與生活相結合
學生學習的最高境界是快樂的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想要學生達到這種境界,就要學會給學生創造一定的學習情境。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教學應該是從生活中來,再到生活當中去。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是檢驗認識是否為真理的唯一標準,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課堂內容,創設生活情境,把學生帶入生活,帶入社會,將課堂與生活結合起來。例如,在學習“春天里的發現”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帶出課堂,融入到大自然當中親自去感受、去體驗,將教育的種子埋進生活的土壤中,通過教學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成一種好的生活習慣,讓學生在生活中去學習、理解、消化所學的理論知識,如此,學生不僅可以收獲對知識的正確認識,還可以提升生活能力。
2.4 創設音樂渲染情境,激發學生情感共鳴
音樂是一種美好的藝術,它可以渲染一種情感氛圍,調動人的情感,使人的心靈得到慰藉,使人的價值情感得到體現。學生一般都愛好唱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內容的需要,選擇相應的音樂,來渲染要教學的課文氣氛,用音樂將學生代入課堂教學當中。例如,在學習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春天的故事》時,先給學生講一下十三中全會召開的標志,之后教師可以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并與會唱的學生一起唱。唱后讓學生暢所欲言,說一說歌曲歌頌的是哪一位老人?知道這位來人對我國有哪些貢獻?在說唱體驗中,不知不覺觸動了學生“是改革開放才有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情感之弦,從而在內心中擁護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堅定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崇高信念。教師設身處地把學生帶入這種激昂的氛圍中,學生就成為體驗的對象,并從中領悟和把握品德知識,感悟其中的道理。新中國確實讓中國人站立起來的自豪感的正確道德情感就進入學生的心靈,以說唱促情,激起自豪情感。
3 結語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上,情境教學法是一種大力推行的教學方法,它要求教師改革教學理念,通過生活情境、音樂情境、表演游戲情境這一系列不同的教學情境來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養成一個喜歡學習,樂于學習,會學習的良好學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梁帶基.如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C]// 教育教學研究--教育理論研究(2018年版第一輯),2018(21).
[2] 龐家華.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中情境教學法的運用[J].南北橋,2017(23).
(作者單位: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耿車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