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霏
【摘要】育人即是對受教育者進行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培養(yǎng);育人的目的是使教育對象能多方面發(fā)展,使其成長為社會需要的身心健康的人才。本文通過論述大隊輔導員在少先隊儀仗訓練中落實心育、美育、德育的教育,實現(xiàn)對少先隊員的育人作用。
【關(guān)鍵詞】少先隊;育人;輔導員
在小學義務教育階段,少先隊是一個龐大的組織,它有很多陣地和分工,其中少先隊鼓號儀仗隊是最讓全體少先隊員羨慕的陣地之一。隊員們能進入學校大隊部的儀仗隊工作,既是一種榮耀更是能力的體現(xiàn)。因為鼓號儀仗隊是少先隊組織的象征,哪里有鼓聲,哪里就有少先隊,它是少先隊組織文化的體現(xiàn)。如何在少先隊儀仗對訓練中深化教育改革,讓“五育并舉”的教育措施得到全面滲透和實施,是一間學校大隊輔導員要思考的問題。大隊輔導員是少先隊儀仗隊訓練的直接負責人,為了在訓練中滲透和落實育人功能,達到少先隊組織育人目的,我認為從心育、美育、德育三方面去滲透。
一、注重心育教育,提高訓練效果
心育是心理素質(zhì)培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簡稱。心育教學,是指根據(jù)個體心理特點和規(guī)律,運用輔導與教學的方法,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或調(diào)節(jié)其不良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我在二十年的少先隊工作中,凡參加一次少先隊鼓號儀仗隊比賽活動,都是一次脫胎換骨。這種對隊員的訓練,最少長達一年,在幾乎沒有寒暑假的師生共同的專業(yè)磨練中,隊員們在完成平時學習之余還要進行高強度的儀仗隊訓練。他們要背負比自己還重的器材,在暑假三十多度高溫的室外訓練。這對參加訓練的輔導員和隊員都是一種意志力、體力的挑戰(zhàn)。這種超強鍛煉,極易讓隊員產(chǎn)生放棄的念頭,這時作為大隊輔導員的我,會把思想工作放在第一位,想隊員們所想,根據(jù)隊員們每天不同的狀態(tài)調(diào)整訓練方案,達到最佳訓練目的。
例如,在一次新動作和花樣練習時,有幾位女主力隊員同時產(chǎn)生退出的念頭,我及時了解她們的思想動態(tài):原來,猛烈的太陽把她們曬黑了,暑假每天氣溫高達三十多度,女孩子不但不能穿自己喜歡的裙子,還要穿上訓練服,加上訓練辛苦,所以她們萌發(fā)了退出的念頭。對此,我沒有批評她們,和她們談心后,我和幾位輔導員商量,允許隊員們每周“美裙秀秀”一次,并在第二天給他們觀看了各國的女國賓隊隊員在接待外賓時的一些鏡頭,和他們一起討論美麗而膚黑的女隊員,和她們私下討論怎樣正確地使用防曬的護膚品。這樣,通過迅速對癥隊員的消積心理因素,很快這幾位女隊員又積極地投入訓練了。
在隊員們稱之為“魔鬼訓練”的鼓號儀仗訓練中,隊員們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思想波動,輔導員們用心分析原因,針對性地進行心理輔導極其重要。隊員們在這一系列的學習中,達到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監(jiān)控,提高技能的同時發(fā)展自己、認識自己的能力,并在這些艱難的訓練中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它需要輔導員耐心專業(yè)的輔導,用細心去找到問題所在,入心去做隊員的思想工作,從而達到育人的目的。
二、運用美育教育,提高審美能力
美育既是審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靈教育。在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分黨組書記徐里看來,美育從大處講,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讓中華美育為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筑基。鑒于此,本人在學校少先隊鼓號儀仗訓練中處處要求美:在專業(yè)擊奏上追求聲音的美;在樂器合奏時追求宏大的音樂的美,因為它有樂曲自身的美,它還有形體上的美,眾多美揉合在一起,讓少先隊鼓號儀仗隊有了它獨特的美,吸引著少先隊員們關(guān)注的眼光。
在訓練中,首先,輔導員要學會關(guān)注隊員們獨自擊奏訓練聲音的美,并對隊員們進行單獨考核,對其不同器材擊奏訓練提出專業(yè)的要求,從美育的角度要求隊員聆聽美的聲音,滲透音樂教育中“什么樣的聲音是美的聲音”精神。其次,輔導員們要學會關(guān)注隊員們形體美。少先隊鼓號儀仗隊是一支儀仗隊伍,它具有表演性質(zhì),所以對參加的隊員會有形體美的學習要求。它要求所有隊員有高昂的士氣,有少先隊員勇于挑戰(zhàn)的精神面貌,這些都離不開隊員們用形體來體現(xiàn)。所以在訓練中,輔導員除了要手把手地教隊員器材使用的姿勢以外,還會要求隊員站軍姿、踢正步等。最后,是隊員們按儀仗隊員編制進行演奏時鏗鏘有力的宏大的音樂美。當隊員們完成所有的練習課程,達到行進合奏目的后,就可以進入學校升旗儀仗隊工作,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就是他們最好的舞臺。升旗手們整齊矯健的步伐,鼓號隊員震耳欲聾的鼓號聲,都讓少先隊組織特有的嚴肅之美表露無疑,使參加升旗的所有隊員都得到了升華。
心理學專家指出,經(jīng)常在公眾場合表演或演奏,對于鍛煉和提高自我表現(xiàn)的勇氣和能力是有很大幫助的。在升旗儀式種公眾場合進行演奏或表演,大大地鍛煉了隊員自我認識的能力。
三、利用測評制度,促進德育教育
德育即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道德、法制和心理品質(zhì)教育,是中小學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青少年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起著重要作用。
少先隊鼓號儀仗隊是少先隊組織的陣地之一,它有完善的制度和測評方式,如何在日常訓練教學中德育為先是輔導員們基本功。教育是一個良心活,要落實德育任務,落實到位,在使學生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同時進行思想上的教育,我通常會做到以下三點:(1)做到專題專測,有指導思想,主題鮮明、目標明確;(2)測評內(nèi)容具體、規(guī)范;(3)測評做到操作性強。
在對隊員進行測評前,要先進行工作情況分析。由于少先隊鼓號訓練的分類有九種之多,每個種類都有其專業(yè)要求,這使得大隊輔導員要有扎實的少先隊基本功,才能對隊員進行測評。其次還要對工作性質(zhì)進行分類,才能有目的的進行測評。分清了工作性質(zhì)后,就可以對隊員進行正式測評。
在正式測評時,我都會對隊員進行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例如,我會告訴隊員們,這周要測評技能,我會讓隊員選自己最想擊奏的部分當眾表演。對于薄弱的隊員,我會要求他們只擊奏他們會的部分,加大測評的頻率,確保他們合奏時不掉隊。如果這周要測評形體,我會告訴隊員們,會隨機訓練中進行測評,這樣既能提高訓練質(zhì)量,也可以讓隊員們時刻注意自己的形象。這樣,在點滴的訓練中既可以加強隊員的能力,又不會增加隊員的心理負擔。但無論哪種類型的測評,都不能離開隊員這個“本”,以生為本進行設制測評,既是教學的好幫手,又是檢驗隊員學習成果的標準,靈活運用就可以達到育人的目的了。
本人在多年的少先隊儀仗隊訓練工作中摸索發(fā)現(xiàn),根據(jù)隊員的特點去下功夫就是最好的教育。好的教育存在于每一個教學中,不論哪一個科目,只要肯下功夫、愿下功夫,愛上下功夫,育人的百年之計可以滲透到每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