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師生關系的“異化”與“應然態”之回歸

2020-05-11 09:05:02張自慧于濤
現代基礎教育研究 2020年1期
關鍵詞:師生關系

張自慧 于濤

摘 要:由于復雜的歷史與現實原因,中國社會的教育生態發生了顯著變化,傳統師道失墜,師生關系出現了令人擔憂的“異化”現象。從歷史上看,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溫馨和諧的師生關系一直是中國教育史上的亮色。《呂氏春秋》所呈現的“達師”形象和“師徒同體”的師徒關系樣態,對協調當代師生關系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關鍵詞:師生關系;異化;應然態;《呂氏春秋》

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溫馨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中國教育史上的耀眼亮色。然而,近年來,由于復雜的歷史和現實原因,教育領域出現了功利化、庸俗化傾向,教育生態污染日益加劇,純凈的“象牙塔”漸變為“名利場”。在這種紛繁復雜的環境下,師道與師生關系面臨危機,甚至出現了師生互不信任、相互討好、相互傷害的“異化”現象。如何構建正常的師生關系,如何培育尊師重教、風清氣正的教育生態,是社會亟須解決的問題。《呂氏春秋》是先秦時期熔諸子百家學說于一爐、閃爍著智慧之光的重要典籍,其中的《勸學》《尊師》《誣徒》①等篇章反映了中國古代的尊師觀與師生關系樣態,對當下的師德建設和師生關系協調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本文以《呂氏春秋》中師徒關系的樣態為鏡鑒,探索師生關系“異化”的成因及其“應然態”,尋找破解當下師生關系“異化”之弊的可行路徑。

一、當代中國師生關系“異化”的表征與成因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師和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為實現教育目標,以各自獨特的身份和地位通過教與學的交流活動而形成的和諧關系;“異化”的師生關系是師生之間疏遠、對立、扭曲、沖突的不良關系狀態。

1師生關系“異化”的表征

在當下中國,師生關系的“異化”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第一,師生互不信任。個別教師上課敷衍了事,收受家長和學生禮品,使學生對教師的尊敬與信任程度下降;教室監控和學生監督,拉開了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讓師生關系走向對立面。第二,師生互相討好。不少教師為了獲得學生和家長的好評,在教學管理中“放水”,如放松課堂紀律、減少課外作業量、放寬試卷批改標準等;少數學生或家長為了評優、保送本科、保研等目的而討好教師或給教師送禮,這不僅扭曲了師生關系,也敗壞了教風、校風和社會風氣。第三,師生相互傷害。近年來,師生相互傷害的事件時有發生,既有教師體罰、虐待和侵害學生的事件,也有教師因言語失當而被學生家長逼著下跪,或學校為息事寧人而不當處分和開除教師的情況,甚至還出現了令人發指的弒師案。上述“異化”現象要么傷害教師的人格尊嚴,削弱了教師職業的權威,導致師道淪喪;要么傷害學生,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和生活自信。

2師生關系“異化”的成因

其一,市場經濟對傳統教育理念的挑戰。隨著經濟社會的轉型,應試教育與科研GDP至上的辦學模式成為現代教育理念的主導,工具理性取代價值理性,教育領域出現了嚴重的功利化、庸俗化傾向。學校抬高學費增加創收,教師有償教學,學校和教師關注經濟利益和升學率,忽視“全人教育”和人格培養,學生人文素質和禮儀修養下降,導致家長和學生對教師不尊不敬行為屢屢發生;不少高校重視教師科研成果和科研經費的數量,輕視教學質量,弱化教書育人的責任和使命,在科研重壓之下,一些教師以科研為主業、教學為副業,課堂敷衍,育人虛化。上述因素導致教師尊嚴貶損和師生關系緊張。

其二,多樣文化與多元價值觀對傳統師道的沖擊。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度的不斷提升,文化的多樣性和價值觀的多元化對校園文化和師生思想的影響日漸加劇,特別是受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思潮的腐蝕,一些教師無視自身職業的特殊使命,羨慕其他行業的高收入,不甘清貧,接受或索要家長和學生的禮品;個別教師師德失范,底線失守,既不愛崗敬業,也不教書育人,甚至猥褻和傷害學生。這些因素加劇了師生關系的對立。同時,信息化時代知識獲取渠道的“多元化”也動搖了教師的權威,教師職業被“祛魅”,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神圣感日趨減弱,師生之間的互信度下跌。

其三,教育管理和評價制度的缺陷與不足。近年來,教育部面對不斷出現的師德問題,嘗試開展各種形式的師德評價,出臺了“師德一票否決制”,這成為扣在教師頭上的一個“緊箍咒”。無疑,這些措施對師德建設具有重要作用,會對教師隊伍中的“害群之馬”產生震懾,但師德考核與評價中的學生及家長主導傾向與強勢地位,則消解了“嚴師”的責任感,使教師和學生形成了特定的“利益共同體”,“相互討好、互不為難”成為師生關系的潛規則。這種表面上師生“皆大歡喜”的狀態,實則潛藏著嚴重的隱憂,不僅使教學質量下降,而且使教書與育人脫節,最終導致學校的教育目標化為泡影。而學校實施的教室實時監控和學生“信息員”制度,使廣大教師生活在“監督”之下,師生之間的信任感蕩然無存,尊師愛生的傳統師道被顛覆,師生互信的根基被動搖。

面對上述師生關系堪憂的境況,我們應針對成因,多管齊下,理性應對。下面我們主要從文化視域入手,通過對《呂氏春秋》中師生關系的梳理,探索師生關系的“應然態”及其回歸路徑。

二、《呂氏春秋》中師生關系的樣態

《呂氏春秋》所描述的師徒關系建立在尊師、重教、厚學的基礎之上,其中既有對教師行為的約束,也有對學生言行的要求,還有“達師”如何使弟子“向學”“樂學”的生動展示,呈現出先秦時期師徒關系尊嚴有序、其樂融融的樣態。

1“師必勝理行義然后尊”

《尊師》云:“為師之務,在于勝理,在于行義。理勝義立則位尊矣,王公大人弗敢驕也,上至于天子,朝之而不慚。”只有在事理明辨、道義推行之后,教師的尊貴地位才能確立。“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意味著教師是明“道”且具有一定權威之人,從某種意義上說,對教師的尊重實質上是對教師所掌握“道”的遵奉和對教師權威的崇仰。

首先,“為師之務,在于勝理”。教師的淵博知識和真知灼見是學生“親其師”“信其道”的前提。“道”是中國哲學的重要理念,是萬事萬物存在演變的根本,相當于西方哲學中的“邏各斯”。在孔子的價值觀中,“道”具有至高無上的意義,是傾其生命追求的對象;在朱熹看來,“道”乃“事物當然之理”,既包括萬物生化的原理,也包括人類生活的價值準則。對于以“傳道”為己任的教師而言,心無旁騖地立志求道,“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道”是難知的,因此,孔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據《尊師》記載,子貢問孔子:“后世將何以稱夫子?”孔子曰:“吾何足以稱哉?勿已者,則好學而不厭,好教而不倦,其惟此邪。”孔子以其“好學而不厭,好教而不倦”的精神,使自己成為“勝理”“明道”之人,成為弟子們親近和尊重之“師”。因此弟子們對孔子所傳之道“拳拳服膺”②,顏回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論語·子罕》)司馬遷也盛贊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史記·孔子世家》)

其次,“為師之務,在于行義”。身為“人之模范”的教師不僅要“勝理”,而且要“行義”,做到知行合一。孔子為了推行自己求索到的“仁政德治”和“禮樂教化”模式,不惜辭去高官厚祿,帶領弟子周游列國十四年。其間,孔子師徒曾“窮乎陳、蔡之間,藜羹不斟,七日不嘗粒”(《呂氏春秋·審分覽·任數》);曾被圍困于匡地,“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論語·子罕》);亦曾被威逼于宋,子曰:“天降圣德與予,桓魋能奈我何?”(《史記·孔子世家》)面對困境,孔子依舊講誦弦歌,撫琴吟唱,不改初衷;在危急時刻,他沒有考慮個人安危,而認為自己是周代禮樂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并以“舍我其誰”的精神,當仁不讓地承擔起歷史的重任。孔子告訴弟子:“君不困不成王,烈士不困行不彰。”(《孔子家語·困誓》)由此可見其“行義”的頑強毅力和“行道”的不屈精神,這與其一貫主張的“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衛靈公》)“士志于道”(《論語·里仁》)之思想完全一致。孔子“勝理行義”,知行合一,贏得了弟子們的敬仰,也使其享有了“天縱之圣”“天之木鐸”③的盛譽。

2“師徒同體”而不“異心”

《誣徒》篇認為,良好的師生關系應是“師徒同體”而不“異心”。“師徒同體”是指學生與教師志同道合,學生勤奮學習,尊重教師,崇仰教師所傳之道。師徒“異心”是指學生“于師慍,懷于俗,羈神于世,矜勢好尤,故湛于巧智,昏于小利,惑于嗜欲;問事則前后相悖,以章則有異心,以簡則有相反;離則不能合,合則弗能離,事至則不能受”(《誣徒》)。如果“師徒同體”、同心同德,則師生關系和諧,“學業之章明也,道術之大行也,從此生矣”(《誣徒》);相反,則師生關系困厄,學生的學業就會“不疾”,教師的道術就難以傳揚。先秦時期的師生關系還要求學生“稱師以論道”,不做“背叛之人”。《尊師》云:“君子之學也,說義必稱師以論道,聽從必盡力以光明。聽從不盡力,命之曰背;說義不稱師,命之曰叛。”可以看出,學生對教師的遵從幾乎到了“言必稱老師”的程度。

在強調尊卑親疏之別的先秦禮治社會,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著身份和地位的等差,但這并不意味教師可以不尊重學生。古代師者對學生常常有教無類,平等對待,凡能接受理義者,都施以教誨,使其成為有用之才。“故師之教也,不爭輕重尊卑貧富,而爭于道。其人茍可,其事無不可,所求盡得,所欲盡成,此生于得圣人。”(《勸學》)教師不會以貧富之別將學生區分等級,孔子的弟子中既有身為士大夫的南宮敬叔,也有出身卑微的子路等。從歷史上看,古代師徒之間既尊嚴有序,又情深意篤,尊師愛生、平等相待是師生關系的基本樣態。子路可以因孔子拜見南子而不悅并責備老師,子游可以用孔子的禮樂之道反駁其“割雞焉用牛刀”的調侃之語,宰予也可以對夫子主張的“三年喪”質疑。對此,孔子或者賭咒發誓,或者委婉道歉,或者批評之后保留己見。品讀《論語》,我們常常被孔子師徒之間彼此尊重、相互爭辯、雖嚴教但不失平等的和樂氣氛所感染。

3“達師之教”使弟子“向學”“樂學”

《呂氏春秋》把學識通達、教學有方、受學生愛戴的善教之師稱為“達師”。從歷史上看,善教之師多為嚴師,但這并不能簡單理解為“達師”就一味嚴厲和不近人情。事實上,“人之情,不能樂其所不安,不能得于其所不樂。為之而樂矣,奚待賢者?雖不肖者猶若勸之。為之而苦矣,奚待不肖者?雖賢者猶不能久。反諸人情,則得所以勸學矣。”(《誣徒》)學習知識、求索真理是充滿艱辛的跋涉過程,非有樂趣不能持久,因此,“達師”都努力讓學生成為“樂學”者。正如明代王心齋的《樂學歌》所說:“樂是樂此學,學是學此樂;不樂不是學,不學不是樂。”《誣徒》云:“達師之教也,使弟子安焉、樂焉、休焉、游焉、肅焉、嚴焉。此六者得于學,則邪辟之道塞矣,理義之術勝矣;此六者不得于學,則君不能令于臣,父不能令于子,師不能令于徒。”善教之師在教學中能使學生安定、快樂、舒適、自由、莊重、嚴謹,從而使其對學習的抵觸被化解,向學的興趣就會生成,教師所授之道就能被傳揚。作為“萬世師表”的孔子就是一位“達師”,其教誨能使弟子們“向學”“樂學”。孔子曰:“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論語·述而》)這里的“游于藝”生動地刻畫了孔子出神入化的教學藝術以及其與弟子們的和諧相處。朱熹認為:“游者,玩物適情之謂。藝,則禮樂之文,射、御、書、數之法,皆至理所寓,而日用不可闕者也。朝夕游焉,以博其義理之趣,則應務有余,而心亦無所放矣。”[1]李澤厚指出,“游”突出了學習和掌握知識的自由感,這種感受的實質是“合目的性與和規律性相統一的審美自由感”。[2]通過孔子的“游于藝”,我們既能看到“達師”高超的教學藝術,也能感受到夫子師徒之間相互尊重、其樂融融的和諧關系。

教師的情緒和言行對師生關系有決定性影響。《誣徒》指出,“不能教者”會導致師生關系的疏離和緊張,“志氣不和,取舍數變,固無恒心,若晏陰喜怒無處;言談日易,以恣自行;失之在己,不肯自非,愎過自用,不可證移;見權親勢及有富厚者,不論其材,不察其行,驅而教之,阿而諂之,若恐弗及”。如果教師做事沒有恒心、喜怒無常、言談輕率、剛愎自用,或者對有權勢的學生阿諛奉承、對有才華的學生嫉妒厭惡,就會使師徒離心離德;倘若“師徒相與造怨尤”,便會導致“學業之敗”“道術之廢”。因此,“達師”常常志向堅定,自信樂觀,言行一致,教學相長,以身作則,既使自己成為學生的榜樣,又讓學生在如沐春風的教育氛圍中成長成才。

從歷史視域看,《呂氏春秋》中的尊師傳統和師徒關系的樣態有其時代的局限性,例如,學生對教師過多依附和服從、學生主體性人格有所缺失等,都是今天應矯正的偏頗。但尊師重教的傳統與其樂融融的師生關系樣態是我們應繼承和弘揚的。事實上,教育如果脫離了傳統就沒有未來。因此,我們可以從《呂氏春秋》的師徒關系樣態中吸納有益的滋養,以構建當代師生關系的“應然態”。

三、師生關系的“應然態”及其回歸

“應然態”是指按照事物自身或事物之間相互關系的規定性而“應當是”或“理應是”的狀態。從社會視域看,人是關系的、角色的存在。教師與學生是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兩種特殊角色,其相互關系的“應然態”與雙方的角色規范密切相關。

1教師應“勝理”“行義”,做好“經師”“人師”,以贏得學生的信任與尊重

信任是處理一切人際關系的基本原則,當然也是師生關系和諧的基礎。在當下,存在著少數教師敷衍工作、濫用職權甚至侵犯學生權益的現象;同時,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對教師的管理和評價制度也常常將教師推向學生的對立面。如果說教師的不當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學生對教師的抵觸情緒,那么管理部門的失當行為則加劇了師生的不信任感,甚至導致師生關系的惡性循環。杜威指出,教師“是真正上帝的代言者,真正天國的引路人”。[3]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和尊重建立在教師的嚴教與敬業、博識與善教以及愛生如子之上。由于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師生互信關系構筑的關鍵在教師。

其一,愛崗敬業,以博學善教做“勝理”之“經師”。學識淺薄、孤陋寡聞者不僅誤人子弟,而且會失去學生的信任。古人用“記問之學,不足以為師”(《禮記·學記》)來抨擊庸師,認為照本宣科而沒有融會貫通的人不能做教師。“今之教者,呻其占畢,多其訊言,及于數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隱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禮記·學記》)只有知識淵博、愛崗敬業的教師,才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贏得學生的信任與愛戴。同時,高超的教育藝術也是師生關系和諧的重要手段。教育活動的對象是具有思想情感和心理活動的人,而非無知無覺、無情無感之物,因此,為師者必須了解學生心理,運用適宜而有效的方法和藝術,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禮記·學記》認為,善教者“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誘導而不強逼,則師生感情融洽;鼓勵而不壓抑,則學生興趣盎然;啟發而不詳解,則學生用心思考。

其二,善待學生,以仁愛之心做“行義”之“人師”。教師的工作不僅僅是教書、做學問,更重要的是化育靈魂。因此,教師應以仁愛之心、公平之行滋養每位學生成長。“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更是教師的一種幸福。”[4]從古到今,優秀的教師皆是愛生如子的楷模。據記載,孔子的學生陳亢原以為孔子教給其兒子的知識一定比教給其學生的多,有一次,他問孔鯉,其父教了他什么?孔鯉曰:“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孔子也是這樣教學生的,故陳亢嘆曰:“問一得三也,聞詩、聞禮,又聞君子遠其子也。”(《論語·季氏》)當聽到顏淵去世的消息時,孔子放聲痛哭;當獲悉子路被衛國叛亂者剁成肉醬時,他痛苦之至,從此再不吃肉醬。孔子不僅以仁愛之心做“人師”,而且嚴格要求其學生要做“君子儒”,不做“小人儒”,對犯錯誤的學生則嚴厲批評,從不姑息。

2學生應“疾學”“尊師”,做到“師徒同體”,使師道之尊得以傳承和弘揚

尊師是學生成長成才的關鍵。《勸學》篇剖析了學有所成和尊師之間的關系,認為學有所成的關鍵在于尊師。“疾學在于尊師,師尊則言傳矣,道論矣。”“往教者不化,召師者不化,自卑者不聽,卑師者不聽。師操不化不聽之術而以強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遠乎?”這表明,不被尊重的教師不會被人聽信,輕視教師的人也難以被教化。如果教師采用“不化不聽”之術而勉強教育學生,其道義將難以推行,其自身地位和人格尊嚴也將無從談起;同樣,從師學習的人如果采取“不化不聽”之勢,“以自行之,欲名之顯、身之安也,是懷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惡濡也”(《勸學》),自身的教化將無以完成。這正是“禮聞取于人,不聞取人;禮聞來學,不聞往教”(《禮記·曲禮上》)的深層意蘊所在。

師生是完成教育使命的合作共同體,雙方動機一致,目標相同,沒有理由相互對抗和傷害。《勸學》所說的“師徒同體”是對良好師生關系的形象描述,其核心是指教師與學生應志同道合、互相尊重,而不應異心異德、相互貶斥。《禮記·學記》云:“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教師是引導學生遠惡向善之人,是社會教化之本。尊師才能尊道,師道有尊,方能民族有望、國家有盛。倘若教師成為社會的高危職業,其所預警的就不僅僅是教師之危,而是教育之危和社會之危。

3師生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構筑和諧美好的師生關系

相互尊重是師生關系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我們在強調學生尊師的同時,決不能忽視教師對學生的尊重,這既是協調師生關系的需要,也是教育成功的秘訣。中國傳統的教育理念習慣于強調“嚴師出高徒”,但教師對學生的嚴厲是以不傷害其人格和尊嚴為前提的,是以對學生的愛為內核的。英國教育家洛克指出,“父母和教師應使受教的兒童敬畏自己,以確立自己的權威,并以此去管束他們”;但“應當極為謹慎地使用這種權利,不可把自己當成驚嚇鳥兒的稻草人,使學生總是在他們的目光下戰栗”。[5]他認為,教師要使學生接受自己的教導,就應該使之保持安閑平靜,“你不能在一顆戰栗的心靈上寫上美觀平正的文字,正如同你不能在一張震動的紙上寫上美觀平正的文字是一樣的道理”。[5]教師對學生人格的尊重能使學生保持有尊嚴的存在,而有尊嚴的存在才能讓學生心力集中,這不僅有助于學習效率的提升、學習興趣的培養,而且有助于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陶行知告誡教師,“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6]缺少愛的教育,縱使有再多的知識,也無法溫暖人心。“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7]

相互理解是建立平等、和諧師生關系的基礎。理想的師生關系應是良師益友的關系,師生之間相互理解才能“師徒同體”,倘若相互埋怨、責備就會離心離德。因此,古人認為:“賢師良友在其側,詩書禮樂陳于前,棄而為不善者,鮮矣。”(《說苑·說叢》)教師要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就要善于從學生的立場考慮問題,用心去體驗學生的喜怒哀樂,用情去呵護學生的人格尊嚴。教師要在學習生活中為學生創造平等、寬松、和睦的環境,學生才會理解和信任教師,才會向教師敞開心扉。當然,學生也要理解教師,要認識到教師教書育人的不易和艱辛,要禮敬教師,尊重教師的勞動付出,做到“師徒同體”。在師生關系中,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相處的氛圍是民主和諧的。一方面,學生可以在與教師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發展自己,感受人格豐滿和心靈成長的愉悅,獲得生命價值和人生意義的體驗;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贏得學生和家長乃至全社會的理解和尊重,感受教師職業的價值、幸福和榮光。

當今社會呼喚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期待“達師”“嚴師”,教師渴盼理解、信任。好的教育,必然是寬嚴相濟、獎懲分明的;好的教師,必然是管教同步、嚴慈同體的;好的學生,應該是懂得規則、心存敬畏的。如果說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理解是師生關系的“應然態”,那么“師徒同體”“嚴師高徒”和“良師益友”則是“異化”的師生關系要回歸的目標。當然,這一目標的最終實現,需要教師、學生、學校、家長乃至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教師應做到“手拿戒尺,眼中有光,心中有愛”,要成為學生喜愛的“經師”和“人師”;家長和學生要從內心深處尊師重教,信任和理解教師。只有互尊互信、互解互諒,師生關系才能掙脫功利化、庸俗化傾向的羈絆,走出“異化”的陰霾,回歸“師徒同體”、“達師”嚴教、學生樂學、其樂融融的師生關系“應然態”。

注釋:

①本文凡出現《勸學》《尊師》《誣徒》篇目的引文,皆出自《呂氏春秋》,不復注。

②《禮記·中庸》云:“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③《論語·子罕》記載,太宰問子貢曰:“夫子圣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圣,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論語·八佾》記載,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參考文獻:

[1] 黃懷信.論語匯校集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573.

[2] 李澤厚.華夏美學[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66.

[3] 約翰·杜威.杜威教育論著選[M].趙祥麟,王承緒,編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1:12.

[4] 魯潔.回望八十年[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129.

[5] 約翰·洛克.教育漫話[M].徐誠,楊漢麟,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53-154.

[6] 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398.

[7] 亞米契斯.愛的教育[M].夏丏尊,譯.北京:中央編譯局出版社,2009.

猜你喜歡
師生關系
談小學班主任管理中師生關系的構建
甘肅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5:58
后浪&前浪 藝術史上的師生關系
藝術品鑒(2020年9期)2020-10-28 08:59:24
小議良好師生關系對數學教學的促進作用
甘肅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4
淺談和諧師生關系的作用
甘肅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6
掌握談心藝術 建立融洽師生關系
甘肅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芻議班主任工作中平等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
甘肅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6
三喻文化與師生關系
人間(2015年24期)2015-12-26 18:48:19
在碩士點中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氛圍的研究
淺談新課程理念下的師生關系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4
淺談技校的師生關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图片小说区| 五月婷婷丁香综合| 国模沟沟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一区在线| 国产超碰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色亚洲激情综合精品无码视频| 成人在线视频一区| 久久婷婷色综合老司机| 欧美伦理一区| 日韩一级二级三级| 在线国产资源| 19国产精品麻豆免费观看| 毛片在线播放a| 亚洲欧洲天堂色AV| 国产色婷婷| 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亚洲综合狠狠| 99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日韩在线视频网站| 久久毛片免费基地| 成人年鲁鲁在线观看视频| 在线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少妇精品网站| 欧美区一区| 色综合中文字幕| 久久窝窝国产精品午夜看片| 国产拍在线| 色有码无码视频| 亚洲天堂高清| 国产精品无码AV中文| 在线观看的黄网| 亚洲小视频网站| 一本色道久久88| 中文字幕自拍偷拍| 99久久免费精品特色大片| 国产精品第页| 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天天色天天操综合网| 国产97公开成人免费视频|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色综合成人| 久久国产黑丝袜视频| 亚洲国产清纯| 一本大道香蕉久中文在线播放| 日本免费一级视频| 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一边摸一边做爽的视频17国产| 精品视频在线一区| 亚洲欧美国产高清va在线播放| 欧美一区精品| 国产第一页第二页| 免费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爽爽视频| 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激情区| 亚洲制服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国产女主播一区| 久爱午夜精品免费视频|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 精品国产成人国产在线| 国产一级在线观看www色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 99人体免费视频| 免费一级大毛片a一观看不卡| 欧美日韩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2021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亚洲精品不卡午夜精品| 六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91精品最新国内在线播放| 美女无遮挡被啪啪到高潮免费|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第一页亚洲|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第一福利视频导航| 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国产超碰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人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