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紅梅
摘 ?要:現如今隨著教學技術手段不斷改進,小學學校的各科課堂教學方式方法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其中智慧課堂成為了教學轉變的必然趨勢。從研究到具體實行過程中,小學數學智慧課堂還需要進一步摸索構建,基于這一核心探析出更靈活多樣化的手段來解決傳統教學模式中難以化解的問題,從而變革和改進數學課堂教學,打造出更加高效的課堂質量。
關鍵詞:智慧課堂 ?數學 ?措施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3(b)-0155-02
隨著教學的發展和改善,小學數學教學煥發著活力的新的一面。數學智慧課堂中,教師根據教材內容進行整合環境與工具、教學資源等實施智慧的教,而學生也能夠在這一引導下更加智慧的學習。在智慧教學模式下,數學教師努力做好輔助的職能,學生能夠自主把握學習的過程,進而激發學生在數學方面的潛能,形成學生為主體,而數學教師則起著主導作用,更多是幫助的身份,不去干預學生的思維習慣。數學學科的特性表明,智慧課堂非常適應于小學數學教學,教學者應當根據學習者能力培養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
1 ?小學數學智慧課堂的特性
1.1 順應主體性
這種特性指的是在學生、教師和文本彼此沒有在交流中產生彼此互斥甚至對抗的關系,他們應該處于協調的狀態,強調師生合作學習,順應學生的學習規律進行釋疑解惑,進而培育學生的思維能力。智慧課堂中,師生之間擁有更多的交流機會,教師更加倡導生活化教學及實用性教學,鼓勵學生從生活中吸取經驗,啟發學生學會發現問題,思考并解決問題,在生生對話中產生思維碰撞,掌握所學知識。小學數學智慧課堂中,學生作為這個過程中的主體必須要以一種主動和積極的態度來對待學習,學生必須主動地去學習,教師不能照舊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
1.2 知識探究性
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更加注重學生、師生間的探究過程,具體分為合作型探究和個體獨立探究。合作型探究,顧名思義,指的就是發生在學生集體之間的探究活動。因為每一個學生的思維和個性都存在差異,要解決問題就必須要集思廣益,使學生公平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在思維擴展的過程中產生思維碰撞。教師發揮智慧教學的探究特點,幫助學生與文本之間形成的交流關系,將數學知識運用在學生生活中,從而構成學生與數學學習之間存在的和諧關系。
1.3 指導個性化
個性化的教學基礎在于個體間天然和后天形成的各種區別,學生們不但彼此之間互不相同,就算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年級和同一年級的多個時期,也都會有所變化,這是無法否定的。那么在數學教師的智慧課堂中,應該承認這種差異的存在才能進行教學,這也是保障教學過程順利平穩進行的基礎。智慧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應如何既面對集體又關注個體,一直以來存在的難題。在小學數學的智慧教育中應該充分地理解和尊重這種差異,將其作為教學目標和基礎來看待。教師應以互動為核心,設計人性化、多元互動的教學活動便于學生理解與掌握,幫助學生利用個性差異去發現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全面發展。
2 ?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不足
從我國小學數學的教學實踐來看,一方面,教師中難以把握住教學的實質,也沒有掌握多樣的教學方式方法,他們設計的教學計劃和方案,難以達到新課標的要求,教學實踐中得到的效果不樂觀。在日常授課中,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方面的培育有一定程度的忽視,比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等能力。具體表現為一些學生不能根據問題分析原由,無法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課堂教學中教師找到了教學問題的存在,但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更找不到出現問題的原因,甚至就算找到了問題,也想不出解決問題的方式。另一方面,小學學生尚未形成成熟的思維,處于教師怎么教學生就怎么學的簡單思維,學生的個性無法體現,對學習無法產生興趣。因此,對待學習的時候,不管是思維方式還是解決能力上都有很大的差異。如果一堂課沒有目標,不注重針對性的教學,那么課堂將會變得毫無求知的欲望,學生更加無法集中心思聽講。對此,當前數學課堂的突破點在于教師設定的教學目標是否科學,采取的教學策略是否智慧,這些都是數學教師需要認真反思的問題。
3 ?構建小學數學智慧課堂的措施
3.1 注重課堂互動交流
智慧教學設計的總目標就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開展學習,因此,要注重調節課堂的氣氛,讓學生真正對學習的內容感興趣,才能自發地去學習和探究。數學智慧課堂中學生相互交流很重要。每個學生對數學問題的看法,理解都不同,這樣表現出學生的個性差異。學生可以通過自己已有的數學知識上思考不同的解決辦法。智慧課堂的數學活動中,讓學生集體討論,每個學生都要說出自己對這一數學問題理解、分析、解決方法。在學生之間的交流中,學生都表達了自身的觀點,并聽取了其他同學的意見,這樣才能夠進行更加完整的思維判斷,誰的觀點最為接近正確答案,誰的觀點最獨特新穎。隨著智慧教案的運用不斷深入,達到讓學生不斷開拓思維,努力想象,培養潛在的數學思維。智慧課堂中,教師只要注意引導不要讓討論進行偏移就好,學生大膽地表現自己,獲得了探究成功所帶來的喜悅,更加愿意去討論交流,這樣更能讓學習進步,并感受到教師的平等對待,可以對教師的信任感也加強。
3.2 創設探究性課堂活動
在小學高年級,數學計算屬教學的重難點內容,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是一項長期細致的工程,計算準確率仍有很大地提升空間,這就需要教師有意識地在日常工作中進行長期訓練并堅持不松懈。對于計算準確率方面,可以創設一些能夠引起學生計算樂趣的探究性課堂活動,有針對性地提升數學計算能力。如開展這樣一些活動,如“口算小明星”“速算高手”評選活動,在班級中分組推選和評比。活動中,各學生成員積極承擔任務,確保了活動有序、有效地實施。通過這一評比活動,學生的計算積極性明顯增高,有效鍛煉了學生的估算能力和思維能力,并充分理解數學本質,給學生提供充分自主探究的空間,在計算過程中獲得了積極的學習滿足。開展這樣的智慧化數學教學,體現了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而具有重要意義。
3.3 充滿智慧化的情境課堂
在以往中,由于小學數學教師過于重視教學目標,缺乏對班級學生的認識。為此,智慧課堂實踐中,教師必須加強班級學生與數學教學的聯系,通過把握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能力,適當調整數學教學方式,例如,班級學生喜愛動漫,則教師可通過設置動漫情景來間接傳授數學知識,“大家知道喜羊羊動畫片中有哪些角色么?”“如果灰太狼抓住兩只羊,請問還剩下幾只羊?”將數學課程與學生的興趣緊密聯系起來。智慧課堂離不開與時俱進,多媒體設備已步入教學課堂,教師必須靈活使用科技工具來實現智慧課堂的創設,例如,教師通過搜集動畫或者音樂等素材以調動課堂氛圍,并從中穿插數學知識,類似于“九九乘法歌曲”,相較于文字教學,聽覺以及視覺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求知欲,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4 ?結語
總體來說,單純地講解數學理論難以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能力,教師應適當構建智慧課堂,與數學理論相結合,通過適當的措施,科學設置數學情境,堅持“層層遞進”教學原則,把握學生特征,構建實踐活動,來引導學生認識數學的魅力,優化自身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 李芳.小學數學智慧課堂的場域探索[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9(7):15-18.
[2] 劉撲英.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構建與實踐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