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紅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近年來,省委省政府站在統籌城鄉發展的高度,把農村環境衛生整治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和最大的民生工程來抓,多措并舉,加快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努力探索一條符合省情的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的有效途徑,為扎實推進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
【關鍵詞】城鄉環衛;一體化;新途徑;村容村貌
1、前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鄉垃圾不斷增加,不僅對周圍環境造成了污染,而且危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在推進城市化水平不斷提升的前提下,需要實現城鄉環衛服務均等化,實施城鄉環衛一體化的策略,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不斷探索環境管理的新途徑。
2、當前農村生活垃圾管理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深入進行,社會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加快,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隨之農村環境污染日益嚴重,農村垃圾日益增加,不斷侵蝕著農村生態環境,破壞了農村村貌,危害著農民的身體健康。由于農村垃圾管理不規范,存在很多的突出問題。第一,鄉村環境惡劣,衛生管理機構不健全。由于管理體制的影響,鄉鎮級別管理機構比較薄弱,到村一級基本上沒有專職的衛生管理人員,從而影響到農村衛生事業的發展,導致農村垃圾處理不及時,很難實現無害化處理。第二,環衛基礎設施不完善。雖然在有的農村設置了垃圾池,但是垃圾清理不及時,甚至出現了垃圾包圍農村的情況。第三,缺乏垃圾無害化處理基礎設施,垃圾處理方式簡單,無法真正消除垃圾對周圍環境的危害,而且浪費了資源,還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會對周圍空氣和水源造成污染。第四,鄉鎮環衛籌措機制不完善,根據當前垃圾清理情況,鄉鎮沒有建立完善的有償服務機制,尤其是村級衛生經費比較缺乏。第五,城鄉垃圾管理存在脫節問題,就目前而言,經歷從城市到農村轉移的過程,但是城鄉之間的差距越來大,導致垃圾管理出現脫節問題,因此,為了實現呈現環衛服務的均等化,需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不斷探索適合農村環境衛生的方法,最大限度減小城鄉的差距。
3、解決農村垃圾污染治理的措施和對策
為了有效解決農村污染問題,當地政府要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管理,明確管理標準,有效改善生態環境,滿足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
3.1做好城鄉環衛一體化管理
在推進城鄉環衛服務均等化和城鄉環衛一體化過程中,要做好試點工作,然后在片區進行全面的推廣。第一,當地政府要抓住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契機,重點做好農村環衛工作的管理,滿足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作為環衛局,需要不斷引進現代化管理理念,采用標準化作業,優化人力資源配,采用精細化管理方式,提升城鄉衛生標準,從而打造中整潔有序的衛生面貌。同時當地政府,要對積極落實城鄉環衛一體化管理措施,做好環衛委托管理服務工作,根據的當地實際情況,實現城鄉一體化管理。
第二,在農村生態環境保護過程中,大力城鄉一體化管理進程。當地政府要依據當地現有條件,提升農民意識,認識到城鄉環衛一體化的重要性。作為村干部,要根據國家相關的政策,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提升農民自覺意識,具體做好路面清潔,清除路邊雜物,在農村周圍配置封閉式的垃圾桶,建立完善的環衛管理機制,配置專職的衛生護理人員,保證產生的垃圾日產日清,嚴格按照城市的衛生標準進行規范,徹底改變農村的環境衛生,美化村容村貌,監理完善的農村環境衛生管理機制,把垃圾規范作為新農村建設的文明時尚,并且保持下去。
第三,為了做好城鄉環衛服務均等化工作,實現城鄉環衛一體化的目標,需要結合做好試點工作,然后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首先,要對農村中道路、街巷進行全面的整治,做好日常的保潔,實現垃圾日產日清。其次,對村中所有的街巷進行整治,做好街道保潔工作,然后進行全日保潔,配備完善的垃圾處理設施。最后,對村中砂石路、土路的雜草進行及時的清理,做好路面養護工作,設置好排水渠道,然后制定日常清理整治措施。
第四,不斷推廣城鄉一體化管理成功經驗。為了保證各項工作能夠順利落實,當地政府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城鄉環衛一體化實施方案》,明確垃圾處理費用和道路清掃保潔費用,采用“一事一議”的費用籌資方法,不斷改進工作方式,明確呈現一體化的標準,進一步建立健全考核機制,提升農村托管率,保證城鄉環衛一體化管理工作得到全面的落實。
3.2創新城鄉一體化管理模式
第一,要創新垃圾處理模式。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當地政府需要把城市環衛工作模式延伸到社區、農村,建立現代化的垃圾轉運站,對農村中的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實現城鄉一體化收集運輸作業,采用統一清運、集中處理的方式,實現資源化利。在垃圾收集清理過程中,要進行封閉化管理,簡化管理流程,縮短處理鏈條,防止二次污染。第二,不斷創新資金籌集模式。為了滿足當前國家治理的要求,在進行城鄉環衛一體化進程過程中,要堅持“誰產生、誰付費”的工作理念,實現城鄉環衛服務的均等化,采用政府主導的方式,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通過多元方式增加資金投入。比如市級承擔40%,鎮級承擔20%,村集體承擔40%,這種收費模式不僅可以減輕農民負擔,而且有利于實現城鄉公共服務的均等化,滿足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第三,不斷創新垃圾處理模式。在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進程中,需要摒棄傳統的垃圾處理方式,堅持垃圾處理無公害化和資源化利用的原則,不斷引進厭氧分解技術,把生活垃圾轉化成沼氣和肥料,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第四,加強垃圾清運物聯網數字化管理。當地政府要根據要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建立數字化的管理平臺,對區域內垃圾桶安裝電子識別碼,在垃圾車上安裝GPS定位,然后對整個區域內垃圾處理進行合理化調度,建立完善的數字化管理鏈條,為垃圾處理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不斷降低垃圾處理和運輸的成本,保護好周圍環境。
結語:
綜上所述,在推進城鄉環衛服務均等化和環衛一體化過程中,需要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不斷創新管理模式、選擇恰當的時機,采用城鄉一體、全面負責、一管到底的模式,對垃圾進行統一的收集和清運,然后進行集中處理,重點解決好農村污染治理難的問題,實現城市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陳春梅.構建城鄉一體化大環衛體系加快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N].盤錦日報,2017-1-5(1).
[2]昌邑市創新統一收運處模式推進垃圾資源化利用[J].城鄉建設,2012(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