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召紅
【摘要】農村經濟管理工作關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也是關乎國家穩定的重要部分。因此要重視農村經濟管理工作,健全和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引進優秀的管理人員,才能不斷推動和促使農村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
【關鍵詞】新形勢? 農村經濟管理? 突出問題? 措施
一、新形勢下我國農村經濟管理的突出問題
(一)對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缺乏正確的認識
農村經濟管理的組織者本身這方面的經驗不足,他們的要求僅僅是完成工作,對工作效率和質量的要求不高,主觀上認為經濟管理工作純屬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還會造成人力、精力和財力的大量浪費,不能給國家和社會帶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久而久之,他們對工作缺乏熱情,不能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和創新農村經濟管理的方式、方法,進而不能對農村經濟進行有效的管理,再加上認識度不夠,最后導致農村經濟管理落后于經濟發展的腳步。
(二)缺乏科學有效的經濟管理體制
新形勢下,我國農村經濟不再是傳統單一的發展模式,而是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不斷向農業、畜牧業及加工業為主的多元化完善和發展,但這種復雜的、綜合性的發展模式加大財務管理的難度。農村經濟的外來接入點的數量在不斷增加,資金、資源等往來越來越頻繁,對財務管理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和規范。但當前我國農村的資源臺賬不完善、財務管理形同虛設,財務賬目私有化、不規范、基層民主監督不力等問題,對資產的使用合法性無法進行強有力的監督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還會產生一定的腐敗現象。
(三)農村經濟管理相關的政策法規不完善
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涉及的范圍比較廣,所以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會比較繁瑣和復雜,這樣增加經濟管理工作的難度和挑戰。雖然我國是農業大國,但在經濟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還不健全,導致在實際工作中會出現無法可依的狀態,主觀能動性較差,不能使群眾信服,降低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若發生土地流轉糾紛的問題,管理人員不能在工作中依法行政,就會因為證據不足無法進行徹查,不利于以后工作的開展,同時辜負農民對管理組織的期望和信任。
(四)農村經濟管理人員素質不高
農村經濟管理是一項專業知識和實際經驗并重的工作,農村經濟管理人員不僅要有專業的財務、審計、管理等知識,還要有跟農民群眾打交道的能力。再有經濟管理的領導層也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成為經濟管理發展的阻礙和絆腳石。盡管鄉鎮政府已經成立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但人員的專業水平、綜合素質較差,對出現的問題不能給予專業的解答,更多的流于形式,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和職責。
二、新形勢下強化我國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正確認識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受到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以及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的響應,農村經濟管理工作逐漸成為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工作,農村經濟管理質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對農村經濟管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和穩定化發展產生著決定性影響,在維護群眾切身利益方面也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保障。意識決定行動,只有經濟管理工作人員的認識度提高,重視經濟管理工作,該工作的開展就會比較容易實施。因此工作人員正確認識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明白和理解經濟管理工作對農村經濟的促進作用,自覺遵守國家相應的法律法規,在黨的方針政策下不斷推動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開展,縮小經濟管理工作和農村經濟之間的差距,為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基礎。
(二)完善和健全我國農村經濟管理體制
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重點是“三資”問題,首先,在處理農村經濟管理中的問題,要嚴格遵循相應的法律法規,將管理工作規范化、標準化,能夠深入民心,對違法亂紀的行為要嚴加懲罰,保證農村的資產。其次,健全和完善農村的基層民主機制。每個農民是村里資產和資源的主人公,提高農民的民主意識,調動農民參與集體事務的熱情和積極性,充分發揮群眾在經濟建設中的作用,將村里的財務公開化、透明化,接受群眾和社會的監督,增強農民對村干部的信任。領導層的干部要進行實地調查,能夠及時準確地發現潛在的問題,并給出完善的解決方案,增強與群眾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樹立起應有的威信。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必然要求就是建立服務性的政府,對完善農村市場經濟體制來說也是一個迫切的需求。
(三)完善農村經濟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
要想將經濟管理的工作能夠徹底的落實,首要任務是完善和健全農村經濟管理的法律法規,使得經濟管理工作能夠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將工作的流程和程序標準化、規范化,才能提高農村經濟管理的質量和效率。各級政府在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指導下,從本省、本市、本縣的實際情況出發,將群眾和農民的意愿考慮在內,制定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法律法規來適應新形勢的需要,致力于將農業發展成為高效、綠色和集約化的。在土地方面,制定出具本土特色的土地管理政策,進而推動土地使用率的提升;要制訂出相應的財務審計和管理的辦法,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和資源流通的規范性,推動農村經濟的開展。
(四)引進專業的優秀管理人才
當前階段我國農村經濟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不高,因此引進專業的優秀管理人才成為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一大選擇。在引進外來優秀人才的同時,還要制定出相應的對策來培養和留住本地人才。農村經濟管理人員需要具備多方面的知識,這樣制定的方案才能從本質上提高農民的水平。管理人員要熟悉當地的氣候、語言等,實現與農民的零障礙交流。這方面,本地人才的培養是耗時、耗財比較少的方法。當地政府可以通過鼓勵大學生畢業后回鄉就業,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留住本地人才,減少人才外流現象的發生。從而培養建立一支專業知識過硬、道德素質高的隊伍,提高農村經濟管理隊伍的整體水平和綜合素質。
三、結語
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需要健全和完善經濟管理工作中的管理體制和法律法規,使得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夠有法可依,引進專業的管理人員和留住本地人才,提高經濟管理人員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席嫦.淺析農村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7,(2).
[2]張慶.新形勢下農村經濟管理的突出問題及應對措施探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