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軍
教師在其專業成長與發展過程中,一般會經歷三個階段:站上講臺、站穩講臺、站好講臺。“上、穩、好”這三個漸進式的字,蘊含著豐富的教育理論、規律和思想,想要做到精通學科知識、把握教育規律、形成教育思想,成為專業發展的名師名家等,需有一個艱苦的、復雜的而又長期的積累過程。作為學校,是教師專業化成長與發展的主要載體,可以通過名師工作室、教師發展共同體等多種方式和途徑,培養出學科領軍人物,進而帶領學科團隊、帶動教師成長與發展。
“喚醒”教師初心
“喚醒”即思想引導。浙江大學竺可楨老校長曾有兩個與喚醒密切相關的著名叩問:到浙大來做什么 ?將來要做什么樣的人 ?那么,對于剛入職的教師,可塑性強,育人態度、教學行為、專業成長都是受其思想所支配,因此,教育思想的引導對其后期教育行為的影響意義深遠。唯有不忘當初選擇教師這一職業的初心,才能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引導學生接近真理、接近規律、自主發揮、激發火花,深入到學生的內心,喚醒他們的智慧,引導他們向正確的思想王國邁進。
1.愛業。引領教師熱愛這個職業,不能只把教師這個職業當成謀生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對這個職業要充滿興趣與愛好,這是干好工作的前提。有了對事業的愛,就有了工作動力,就不會覺得教師工作的清苦。因此教師應該具備甘當人梯和紅燭的獻身精神,對學生充滿愛心,對工作充滿責任心,對未來充滿信心,真正做到愛生敬業,教書育人。
2.愛師。弗洛姆說“沒有愛,人不能存在一天”。人是有情感的,在學校的日常管理中,領導關心愛護教職員工,不僅需要關心教師的工作、學習,以及教師的專業化成長,還需關心他們的個人追求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有當教師們從學校獲得強烈的價值感、安全感和歸屬感,才能更好地做到反哺學生。這種愛師,潛移默化地轉變為師愛,延續、延伸、延展到對學生的愛。
3.愛生。“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愛學生就要做到對學生尊重,理解,信任,并且給他們信心。作為教師,要有責任心,要有愛心,還要有耐心。要愛每一位學生,看到他們的可愛之處,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只有全面的了解學生和信任學生,給每一個學生無私的關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信心,才能促使學生更健康的成長、全面的發展。
“激勵”教師研究
學校經過頂層設計、制定方案、前期摸排、動員申報、班子推薦,組建“研修班”,全方位實施教師專業化培養。規劃相關實施方案,如制定中期規劃、明確工作重點、定制學期計劃、做好基礎準備等。通過組建“研修班”,讓大家意識到:參加研修班的一個全新的認識;思考自己參加研修活動的初衷;重新規劃個人專業成長和職業成長;進一步堅定走專業發展的信念和信心等等。
精心打造精品課例
開展“精品課例”的展示與研討活動,全體學員精心準備、積極展示、深入研討。所有課都在設備先進的錄播教室舉行,為老師回看錄像、進行課堂實錄、撰寫課堂教學案例等提供詳實素材。研討活動中首先是上課教師自評,介紹自己的設計、實施的情況、自己的感受、存在的問題及今后努力的方向等。然后是學員間“一對一”互評,互評教師跟蹤聽課,指出優點與缺點、意見與建議。另外,精品課例展示與研討結束后,及時有效地進行總結反思,并認真撰寫相關的教學案例。
積極參與論文評選
論文是寫出來的,也是逼出來的,寫論文最大的問題就是教師具有害怕寫、不想寫等心理障礙。通過“研修班”這一平臺,在導師的悉心指導下,教師們認真選題、科學構思、精雕細刻,堅持寫作,有效訓練,寫作能力確有提高,論文獲獎逐年增加。一年兩篇文章的撰寫,加上課堂教學案例、課題研究形成的材料,構成研修班成員的“累積性”寫作的基本內容。同時,提倡研修班成員撰寫計劃以外的教育教學論文,積極鼓勵他們參加其它論文評審和向雜志投稿,并將此納入研修任務的考核。
扎實推進課題研究
課題研究是教師專業化成長的主旋律,科研素養的主要內容是課題研究的素養。“課題八步”大致有以下幾個“規定動作”:選題與申報(申報表)、開題與論證(開題報告與論證意見)、文獻研究與綜述、調查研究與報告、中期評估與報告、核心論文撰寫、結題材料整理、結題報告與意見等等。經過了“課題八步”的過程歷練與材料撰寫,能夠積累豐富的課題研究資料與經驗,大大提升教師的科研能力。實踐證明,研修班學員在課題研究上,積極性較高,成效顯著,多個市級以上課題申報成功。
認真分析教學質量
研修班的教師不僅要能搞教育科研,更要能搞好自己的教學,需要把教育研究與課堂教學緊密聯系起來,真正實現“科研興教”“科研興校”的目的。研修班每一位學員認真對待課堂教學,對待考試成績;根據考試成績的分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專業提升,把教學質量的提升作為自我專業發展的源動力。在數據分析中,除了學員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相互啟發,進行了課堂研究與考試分析外,導師的點評更是對學員認識課堂,認識教學具有很強啟發性與指導性,極大地增強了大家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的信心。
“引領”教師成長
《后漢書·王霸傳》:“光武謂霸曰:穎川從我者皆逝,而子獨留努力,疾風知勁草”。“勁草”,極富哲理,其混同于一般的草,只有經過猛烈大風和動亂時局的考驗,才能看出什么樣的草是強勁的;只有在嚴峻危急的關頭,才能考察出一個人的真正品質和節操;只有經過血與火的洗禮,才能顯示出誰是堅定的教育革命者。作為一名有價值追求的教師,應該有一種專業精神,一種積極向上的決心和勇氣,做一顆“勁草”,才能在教育事業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寬。
1.提高教師道德水平,提升教學理論素養。明確自身職業迫求,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把培養出優秀的學生視為人生最大的價值取向,提高自身的專業影響力。通過專家引領和理論學習,加深對教育與社會教學與學生的理解,樹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現代教育理念。梳理和分析自身的教學風格與教學個性,挖掘和發揮自身的教學機智與實踐智慧,通過教育教學實踐,研磨個性化品質課堂,提煉個人教學主張,打造出個性化的教學風格。
2.提高科研教研水平,建立個人教學主張。緊緊圍繞自身的教學實踐,結合教學研究和論文寫作指導,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和團隊協作研究能力,加快完成從“經驗型”教師向“研究型”教師的轉變,有一定數量的學術論文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在實踐中歷練,在實踐中反思,在實踐中提升。通過團隊平合,增加歷練的機會,特別是課堂教學公開課、講座、課題研究等。創造更多的鍛煉與磨練,加快走向成熟的步法,讓自己的教學主張早日形成。
3.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努力提升專業發展。通過“研修班”有組織的活動和網絡交流平臺,開展交流對話,創造更多的切磋機會,分享經驗成果,相互啟發,相互借鑒,不斷產生新的思維火花,實現共同成長,發揮自己在教師專業發展和區域教研中的示范、輻射作用。另外,教師專業發展需要推動,而最好的推動就是職評與優評,參加職稱評審與參加區級、市級等評優,特別是專業方面的評優(如青優、學帶、特級、正高等),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標志,需要老師們積極進取,為自己的專業發展打造更加寬闊的平臺。
“用價值引領價值,用智慧開啟智慧,用道德發展道德,用榜樣培植榜樣”。教師專業發展是教師人生價值實現的過程,是教師在充分認識教育意義的基礎上,不斷提升精神追求、增強職業道德、掌握教育規律、拓展學科知識、強化專業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過程。
(南京市第十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