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煜瑜
典型問題分析
筆者在教師訪談、試卷分析、教師教學反思等前期調研中發現:目前小學英語已經改變了存在多年的啞巴英語現狀,其弱項集中表現在閱讀與書面表達方面。主要分析如下:
詞匯拼寫不過關、詞匯誤用亂用
詞匯拼寫不過關是閱讀表達題和文段表達中錯誤較多的一個方面,學生因為單詞拼寫錯誤而出現表達失分,比比皆是。還有些學生誤用、亂用單詞,導致表達語意混亂不清。這些均反映出學生的基礎較為薄弱,識記能力較差。
語法掌握不扎實
在閱讀表達題中,不少學生能理解文本含義,但苦于語法掌握不扎實,表達錯誤不能得分。六年級學生學習了四種時態:一般現在時態、一般將來時態、一般過去時態、現在進行時態。在閱讀表達和文段表達中,學生對于四種時態的表達混淆,或者出現固定搭配短語用錯,有時還會有母語遷移作用,導致錯誤不斷。
缺乏語言支架
在開放式的閱讀表達題和文段表達中,需要學生自行思考,然后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或描述事物。有些學生因為缺乏語言支架,不知道如何組織語言,導致試卷上留白。也有個別學生看不懂問題而留白。
研究對策
基于以上調研與分析所得,筆者以 2011年版新課標為依據,制定了小學英語學科學業質量內控指標,系統梳理了各年段英語閱讀及寫作素養知識,通過“階段達標以讀促寫”的方式,科學地、高效地對各年段學生進行英語閱讀及寫作訓練,逐漸使學生從豐富多彩的閱讀走向思維表達式的創作型寫作。
分級把關,提高教師指導實效
根據學校英語學科學業質量內控指標中關于閱讀及寫作的要求,筆者聯合學校英語團隊制定了每個年段的具體閱讀及寫作訓練主題,嚴把讀寫作教學質量關。
擴展閱讀,增加學生語言輸入
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各類題材的書籍,尤其是原汁原味的外國繪本,獲取一定的信息和寫作方法、寫作技巧和寫作規律,開闊學生思維和視野,然后運用到寫作中去,從而使讀與寫達到更有效的互相促進作用。
實施策略
策略一:制定讀寫標準,階段達標
通過研讀課標以及結合筆者所在學校學生英語學習的整體水平,制定出了某校小學英語學科各年段學業質量內控指標。
以下是有關閱讀寫作項目的要求。這些內容的達標檢測均由教導部門定時定級,進行及時考核,放入學生讀寫成長檔案袋。
學校英語學科各年段學業質量內控指標(閱讀)。低年級:“圖片信息類閱讀”強調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讀圖能力,考察學生在圖片輔助下對簡單信息的接收,習得及運用能力。“文本信息類閱讀”強調學生能在指認物體的前提下認讀所學詞語。培養簡單的閱讀能力,并能夠在學習中樂于模仿,敢于表達,對英語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對學習中接觸的外國文化習俗感興趣。
中年級:“信息類文本閱讀”強調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語用能力,體現實用性和應用性。考察學生對重點信息和整體信息的獲取與檢索、整合與解釋,以及運用有價值的信息解決簡單的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拔幕愇谋鹃喿x”強調獲取獨特的閱讀體驗和審美感受,主要引導學生關注英美文化與本國文化之間的差異。
高年級:“信息文本閱讀”強調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應用能力,體現實用性和應用性??疾鞂W生對重點信息和整體信息的獲取與檢索、整合與解釋,以及運用有價值的信息解決簡單的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文學類文本閱讀”強調獲取獨特的閱讀體驗和審美感受,考察重點信息和整體信息的獲取與檢索、整合與解釋,對文本觀點、表現手法等作出反思性評價,有自己的評判。
學校英語學科各年段學業質量內控指標(寫作)。低年級針對字、詞、句方面的要求:能看懂理解,正確書寫 26個字母大小寫;能根據四線三格的書寫要求寫字母;能按筆畫正確書寫字母;能看懂范例詞句結構,并且模仿范例抄寫詞句;能理解句子抄寫時首字母大寫與句尾標點的使用。
中年級關于模仿表達方面的要求:能將所給的單詞或短語連成句意連貫的句子;能根據圖片提示完成語境中的句子或對話;能根據短語及句型結構的提示,描寫圖片內容。
高年級在文段表達方面的要求:能根據圖片或短語的提示,圍繞主題寫出簡短的描述;能根據話題,按語篇(語段)格式進行寫話。
策略二:梳理知識圖譜,激活思維
本階段,積極開展英語寫作教學的研討活動,明確如何結合教材中的語言知識點及話題按年段進行知識圖譜的梳理。這一活動的開展,不但讓教師明確了英語學科各年段對英語中“讀”“寫”的要求與內容,而且整個梳理過程亦是師生共同參與的結果,有效促進了學生高階思維的發展。
低年級:由教師制定字母書寫、句子書寫的規范標準。
中年級:學生歸類整理詞匯;師生共同完成句型、語法點的梳理。
高年級:學生按話題摘錄相關課外閱讀中的好詞、佳句;
教師:整理出各冊教材中的寫作話題。(結合教材主題,學生進行寫作練習)
策略三:開展讀寫活動,激趣成長
1. 開展“讀寫結合 ,以讀促寫”專項教學研討活動。
筆者所在英語團隊還承擔了區級微型課題“提高小學英語寫作能力的實踐研究”,以及蘇州市教科院
|教育科研 |群論 |
“十三五”重點課題“提升兒童英語書面表達的對策與方法研究”,因此結合課題研究,教師團隊每月都會開展“讀寫結合,以讀促寫”的研討活動。通過教師示范課,集體討論近階段老師們在閱讀與寫作教學中遇到的困惑,群策群力,共同探討。
教師深入研究閱讀與表達的關系,研究閱讀教學方法和問題設計,探索指向激發學生思考的閱讀課堂,指導兒童通過閱讀獲取一定的信息和閱讀方法、表達技巧和規律,開闊思維和視野,然后運用到日常教學中,從而使讀與寫達到更有效的互相促進的作用。
老師們通過豐富的閱讀與寫作課例研究有效地避免了模式化寫作,引導學生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讀寫結合,以讀促寫,以思導寫,真正做到由閱讀到寫作,以讀促寫,由習得到創造,回歸學生寫作的本源。
2.開展“閱悅越” 班級讀書會。
通過閱讀保證充分的語言輸入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教師在各年段實驗班中嘗試開展“閱悅越”班級讀書會活動。包括朗讀、分享閱讀、指導閱讀、獨立閱讀和產出創作五個組成部分。
在朗讀環節要求學生面向全班同學朗讀各種英語文章或者新聞 ;在分享閱讀和指導閱讀過程中師生共讀繪本 ;在獨立閱讀環節中教師傾聽和評價學生的閱讀情況;最后教師在寫作課上向學生展示佳作,指導寫作技能和寫作過程,并最終使學生獨立完成寫作。
在讀書會活動中,最值得推薦的是“持續默讀”活動,適合在高年級進行。例如,六年級的學生們每天到校后放下書包就進行自主閱讀,大概持續 10-15分鐘。學生閱讀的同時老師也閱讀,與學生互不干擾。每位學生選定讀物(書、雜志、報紙)后,中間不得換書。通過持續默讀,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筆者經過近一年多的反復實踐、研究,對小學英語閱讀與寫作教學有了更為清晰、準確的認識。學生們英語讀寫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他們學會了運用閱讀仿寫、圖式寫作、思維構建等方式來進行英語寫作。
提高小學生英語閱讀與寫作能力是一個長期的教育目標,筆者將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思考、探究與總結,把對學生英語讀寫能力的培養落到實處,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蘇州市金筑實驗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