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
【摘 要】:目的 探討經消化內鏡治療胃十二指腸出血的效果觀察及并發癥發生率影響。方法 以96例胃十二指腸出血患者為觀察對象,就診時間為2017年7月~2019年7月,按照住院號,采用奇偶分配法將患者平分為每組各48例的觀察組與對照組,前者采用常規藥物治療,后者采用消化內鏡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出血量、止血時間及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患者出血量少于對照組,止血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4.17%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22.92%的并發癥發生率(P<0.05)。結論 經消化內鏡治療胃十二指腸出血患者能在短時間內幫助患者止血,減少出血量,且并發癥少,使得疾病獲得良好預后。
【關鍵詞】:消化內鏡;胃十二指腸出血;出血量;止血時間;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7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8--02
胃及十二指腸出血主要由胃酸分泌過多、病菌感染所致,使得患者的胃及十二指腸壁缺損,胃黏膜出現嚴重損傷,從而引發出血情況發生。疾病由不良的飲食習慣及生活規律所致,在消化道出血中發病率較高,情緒波動起伏大是引發胃腸功能發生改變的因素之一,會誘發疾病,使得患者出現明顯的腹痛情況[1]。臨床主要采用止血、抑酸及胃黏膜保護等對癥治療措施,為提高治療效果,還需要根據患者出血情況及胃腸功能異常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隨著內鏡在臨床的推廣及使用,其為疾病的診斷做出重要貢獻,并為治療工作的開展提供引導,將消化內鏡用于胃十二指腸出血的患者中,促使患者盡快止血,促進機體早日康復[2]。下面將96例胃十二指腸出血患者實施平分后,分別采用常規藥物治療及消化內鏡治療的方式,對比兩組患者的出血量、止血時間及并發癥發生率,具體研究內容呈現為: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開始時間2017年7月,截止時間2019年7月,研究主體為96例胃十二指腸出血患者,經影像學檢查,符合胃十二指腸出血診斷標準。按照住院號,采用奇偶分配法將將患者平分,分別采用常規藥物治療及消化內鏡治療的方式,觀察組(n=48)一般資料:男女患者之比為30:18;年齡33~65歲,平均年齡(48.34±3.45)歲。對照組(n=48)一般資料:男女患者之比為28:20;年齡32~66歲,平均年齡(47.89±3.50)。研究在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下實施,并征得患者及家屬同意,為保證公平,采用奇偶分配法平均分組,除治療方法不同之外,兩組患者以上一般資料的對比結果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n=48)采用常規藥物治療,患者入院后補血、洗胃、禁食,口服奧美拉唑,每次40mg,每日2次,待其病情穩定后,將去甲腎上腺素10mg與云南白藥使用溫水調和,每小時服用1次。
觀察組(n=48)采用消化內鏡治療,使用上海歐加華生產的,型號為EMV-400的電子消化內鏡,指導患者取左側臥位,在消化內鏡的輔助下確定出血位置,并使用去甲腎上腺素沖洗病灶表面,使得病灶位置清晰暴露出來,通過消化內鏡通道將高頻探頭置入其中,距離病灶約0.4cm位置,將功率調整到45W,流量控制在3L/min,深度為3mm,每次停留時間2s,觀察5min,直至病灶位置未出血,將內鏡撤出。
1.3 觀察指標
①出血量及止血時間。
②并發癥發生率主要包括出血、疼痛及穿孔等。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納入到SPSS20.0的Excel表中,進行對比和檢驗值計算,卡方主要是用于檢驗并發癥發生率,出血量及止血時間行t檢驗,當P<0.05為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出血量及止血時間結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出血量少于對照組,止血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結果比較
觀察組4.17%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22.92%的并發癥發生率(P<0.05),詳見表2。
3 討論
胃十二指腸出血在消化道疾病中發病率極高,近幾年來,胃十二指腸出血呈年輕化發展,使得患者血管破裂,臨床分析疾病的發生與食物不潔及不良的飲食習慣有關,同時,大量吸煙及酗酒也是引發疾病發生的危險因素,以男性患者居多,患者出現嘔血、黑便及頭暈的現象,身體乏力,食欲不振,對其健康產生較大危害[3]。常規治療一般在患者入院后采用西藥治療,使得患者的疾病得以對癥治療,但易出現各種并發癥,影響疾病的康復,因此,臨床需要研討更為安全有效的方式。隨著消化內鏡在臨床的使用,其不僅可用于疾病的診斷,近幾年在疾病的治療方面也取得突破進展,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評,在消化道出血的治療中,止血率可達80%以上,臨床應用方法較多,可采用藥物注射的方式,在消化內鏡輔助下,向出血管內注射止血藥物來止血[4];還可以采用高頻電凝技術,釋放電流及電壓,促進血管壁收縮,促使組織快速分離,起到止血的效果[5]。本次研究中,觀察組采用消化內鏡治療后,患者短時間內得以止血帶,減少血流量,且并發癥少,預后效果良好。
綜上可知,經消化內鏡治療胃十二指腸出血患者能在短時間內幫助患者止血,減少出血量,且并發癥少,使得疾病獲得良好預后。
參考文獻
韓付金. 消化內鏡治療胃十二指腸出血的臨床探析[J].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6, 29(01):56-57.
何中伏,李國瑞,段憲云. 消化內鏡治療胃十二指腸出血的預后效果分析[J]. 中國實用醫藥2018,23(21):77-78.
邢宇. 消化內鏡治療胃十二指腸出血的療效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45(11):38-38.
沈靖. 經消化內鏡治療胃十二指腸出血的臨床效果探討[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 4(88):78-79.
楊君麗. 消化內鏡治療胃十二指腸出血的療效及并發癥[J]. 臨床醫學, 2018,38(05):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