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錦龍 錢福良
摘要:本文以英語核心素養(yǎng)為歸宿,探討了通過閱讀教學探究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手段和教學相關內容。教師應通過建構讀寫說一體的教學體系,幫助學生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涵蓋四個方面的內容: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語言能力是通過聽說讀寫等方式對所遇見的情景運用英語進行觀點表述;文化品格是指學生通過英語的深入學習對英美國家的認知態(tài)度以一種正確的、會取舍的、具有自我辨析能力的理解與認同;思維品質是指學生在運用英語時思維的能力。即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創(chuàng)新性等;學習能力是指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語言習得的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包括自我學習能力、獨立和相互探究合作能力、自我獨立學習能力、評價能力。這四個方面一起形成了立體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而閱讀教學在高中階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學生綜合語用能力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對于高中英語教師而言,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提高目標學生的聽說讀寫技能。而英語閱讀能力尤為重要。因為英語閱讀是對學生的輸入過程,只有語言輸入達到一定程度,學生才能達到有效輸出,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才得以體現(xiàn)。此外在閱讀過程中學生需要理解文本的涵義,因為英美文學的作者都是母語為英語者,他們在文學作品中所使用的高級表達語句有助于學生學到地道的英文表達,此外學生通過閱讀英美文學作品能夠更好地理解外國文化與中國文化的差異,促進國際理解。英美文學是高中生經(jīng)常接觸的一種閱讀材料,通過對生活中發(fā)生的事進行文學化創(chuàng)作,接著用英語文字的形式寫在了書籍中。對于高中學生而言,閱讀優(yōu)秀的原版文學作品既是他們成長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還可以通過閱讀認識到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能夠運用原版作品中的語言及修辭手法在自己的寫作過程中,為以后英語學習和各技能的提高打下根基。高中英語教材中文學作品占的比例較大,這既與高中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階段有關,又與新課程標準中的國際理解息息相關。
一、英美文學作品閱讀教學三環(huán)節(jié)
(一)文學作品的語言文字與學生的元認知剖析
高中生在閱讀英美文學作品的過程中需要關注語言文字的辨別,作品的意義往往是通過文字表現(xiàn)出來的,離開了連貫的表述,單一的文字不具備任何文化意義。學生在閱讀英美文學作品時可以從中獲取大量包括修辭在內的文學價值,通過引導學生對英美文學作品中文字意義的變比,讓他們感受到文學作品背后的深層含義和價值,在閱讀進程中,學生的認知與分析能力就能有所提升。在閱讀過程中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些習慣包括思辨能力,分析能力等。教師應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將文字和社會進行鏈接,讀懂文字背后的意義,讓學生學會真正閱讀。
(二)在文學作品中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
在閱讀文學作品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進行一步步指導,這樣可以加深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在學生腦海中的形象和提高他們對文學作品的情感認知,教師可以通過借助文學作品中詞匯和語句的表達形式,讓學生在閱過程中逐漸提高語言能力,幫助學生積累語言表達的素材。教師在文學作品教學的過程中要發(fā)揮解惑者的作用,尤其是學生剛開始閱讀一些不常見的文學作品的時候,教師首先要協(xié)助孩子們將作品中的內容和情感兩條線進行梳理,引導學生將自己置身于文學的情節(jié)中,使自己成為文學作品的主角,從而讓學生與作品交融,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例如,在《簡愛》的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問題:Which part of the story impresses you most? Why? If youwere one of the characters, What would you choose?首先讓學生閱讀整篇文學作品,然后說出其最喜歡的作品,根據(jù)作品讓學生假設。在閱讀——評價——待入操作模式下,學生能夠進行深層次思考,從而實現(xiàn)學生鑒賞能力的提升。經(jīng)過教師長時間的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會有一個質的飛躍,特別是對目前高考作文概述寫作有積極作用。
(三)利用文學引申義提高學生的想象力
從內容和感情上來看,英美文學都比較豐富,文學的創(chuàng)作者結合所處的時代背景和自己生活經(jīng)歷進行具體創(chuàng)作,將一些觀點和情感巧妙地設置在作者的文字中,教師要指引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情感思維方式。同時,教師開展閱讀活動的過程也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語用能力的過程,要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借助文學作品了解當時的具體背景,引發(fā)學生思考,從而實現(xiàn)寫作,在具體寫作的過程中可以進一步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在創(chuàng)作文學作品時不是千癟的,而是有豐富內涵的。
二、英美文學課堂教學構建和實踐
(一)建構讀寫說一體化的教學體系
英語教師在進行文學閱讀教學時,要分析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和現(xiàn)階段的閱讀真實水平,根據(jù)他們的現(xiàn)有水平來選擇適合學生的英美文學閱讀素材,如此才能使閱讀教學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效果,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鑒賞力,使教師所進行的文學作品教學可以真正地輔助學生的課堂英語學習,服務于課堂教師的教學,真正從發(fā)展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豐富學生語言知識層面的輸入,拓展學生的生活體驗,實現(xiàn)知識的理解和語言文字的認知與寫作應用能力的提高。
(二)運用媒體進行文學教學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一定程度上會限制文學作品的教學,容易造成閱讀課程教學的枯燥乏味。教師在進行英美文學作品教學時,要借助現(xiàn)代多媒體數(shù)字教學方式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因為英美文學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生活都離學生的日常生活較遠,因此教師在備課環(huán)節(jié),要廣泛收集作品中的背景資料,借助媒體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知悉。此外,在教學的推進中,教師要合理編排,讓學生始終保持較高的熱情和探究興趣,從而實現(xiàn)課堂效率的提升,實現(xiàn)教學的既定目標。
(三)利用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開展英美文學閱讀的過程中,要進一步規(guī)劃課堂教學活動和讀后活動,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對個別人物進行評價,引發(fā)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教師還可以引導孩子進行研究,從而探究出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中人物生存的不易。除外,教師還要不斷發(fā)展自身的教學思維,常規(guī)化地開展各種英語閱讀活動。
三、結語
教師在進行英美文學作品教學時,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參與,還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我認識以及對社會的認知,為他們走向更遠的社會做好鋪墊,讓課堂幫助其形成可以帶走的能力,從而實現(xiàn)學生英語素養(yǎng)和學業(yè)能力的雙重提升。
參考文獻:
[1]林建民.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黑河教育,2(J2(1(1).
[2]陳永華.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途徑探討[J].中學課程資源,2019(8).
[3]鄭鈺潔.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探究[J].英語廣場,2019(8).
(責編楊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