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曉新
摘要:高效課堂,顧名思義,就是教師高效教和學生高效學的課堂教學,也是教師和學生互動、學生和學生互動的課堂。而歷史學科在初中階段是學生的必修課,在中考中占有一定的分數比例,所以初中歷史教學對學生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合理制定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進而實現建立高效課堂教學的目標。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紹了打造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教學的有效措施,希望可以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教學;有效措施
就高效課堂來講,當前學術界很多學者都已經進行研究,得出的結論是:盡量用最少的時間、人力以及物理,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換言之,就是要實現最優(yōu)化的效益。根據新課標的有關要求,其倡導以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課堂是否真正高效主要取決于學生的評價。因此,初中歷史教師要想打造高效的課堂教學,必須要采用適合的教學方法,否則就難以達到教學目的。
一、充分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打造高效課堂
初中歷史的有效備課要求教師必須要從歷史知識教學向促進學生主動發(fā)展的學科能力教學過渡。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懂得取舍,優(yōu)化教學內容,將課程標準和教材當作一種教學資源,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其實,要想打造初中歷史高效課堂,首先必須要科學制定教學三維目標,合理把握目標,清楚理順歷史課程對制定課程目標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然后,需要合理設計突破重難點的方式。在這個前提下,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為切入點,結合每種情況正確地備課,盡量讓所有的學生都可以展示自身的才能,這樣教師可以在備課以及教學中獲得良好的體驗,才可以正確把握教材和科學處理教材。
二、正確指導學生的學習方式
對于教師來說,既要讓學生學會知識,又要讓學生學會學習。因此,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重視學生學習方式的科學指導,讓學生擁有良好的認知能力。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多與學生互動溝通、一起進步,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學習,要鼓勵每個學生敢于講出自己在學習上碰到的難題,正確引導學生提出質疑,以找到問題。教師需要轉換自己在課堂上的角色,從灌輸者變成引導者,在課堂上發(fā)揮重要的引導作用。并且需要留出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質疑,使學生在質疑過程中得到思維訓練,從學會逐漸轉變到會學,培養(yǎng)他們喜歡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這樣就能夠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教師的教學相結合。對于初中歷史教師來講,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及時總結一些學習規(guī)律,講解給學生聽,使學生在課堂上可以理解有關的知識點,提高學習效率。比如:對“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進行講解時,許多學生都不能準確地記住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的先后順序,這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采用諧音的方式幫助學生記憶:“喊趙薇去演戲。”從諧音的角度來看,就是韓趙魏楚燕齊,利用此教學方法可以加深學生對該知識點的認識和理解。又比如,對“人民公社”進行講解時,由于學生從未感受過,因而難以理解人民公社是怎樣打消農民生產的熱情,造成人們長期陷入貧困境地中。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用相應的順口溜,讓學生可以便于理解知識點。
三、構建相對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作為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中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合理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景,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正所謂“興趣是學習最好的教師”。學生有了學習興趣,便有了學習動力,這樣他們才會主動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認識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應當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合理制定教學方式,盡可能地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比如:對《對外開放》進行講解時,在課堂導入中可以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而且在大屏幕上顯示歌詞,使學生在熟悉的歌聲中進入新課的教學,教師和學生一齊演唱,達到烘托氣氛的效果。高效的課堂導入就是音樂家彈鋼琴,每個音符都是優(yōu)美的,觸動人心,發(fā)揮出先聲奪人的重要作用,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對歷史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進而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
四、不斷完善評價制度,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首先,課堂包括即時性評價和生成性評價。就課堂教學活動來講,其評價的常見形式是即時性評價,主要是指在教育活動中,評價者即時評價表揚或者批評評價對象的學習效果、學習過程以及學習方式等等。
而生成性評價是在課堂上獲取成功的感受。這種評價方式是指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面對面溝通,容易觸動學生的情感,科學的生成評價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讓他們可以不斷努力、不斷學習。其次,將個人評價和全組評價進行有機結合。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應該培養(yǎng)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的彼此依托。評價初中歷史課學習時,不僅要評價課堂上的各個方面和學生學習情況,還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甚至包括不同小組之間的彼此評價。該評價可以進一步完善小組合作學習,也便于教師把控課堂。最后,將評價結果轉化成學生學習的動力。利用建立和健全獎勵制度以及評價積分的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求知欲,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下學習,在合作過程中展開競爭。
五、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歷史教師為了打造出高效的課堂教學,必須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而且需要融入先進的信息技術,這樣有利于營造輕松的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會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對歷史學習產生學習興趣。只有學生喜歡歷史,他們才愿意主動學習,從學習歷史中感受到樂趣,這樣的學習效果遠遠高于學生被動地接受學習,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教師教學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也有利于建立高效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陳蕾,王曉星.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實踐探索[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6 (14).
[2]范沿漪.歷史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5(6).
[3]王亞娟.初中歷史高效課堂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人力資源管理,2014(10).
(責編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