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摘 要:從“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我國貿易所面臨的世界格局、“一帶一路”建設與我國國際貿易協同發展以及“一帶一路”下貿易發展策略四個方面,深刻闡述“一帶一路”施行之后對我國貿易產生的影響。要積極倡導“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提升我國的貿易地位,提升我國的國際影響力。中國代表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利益所倡導的“一帶一路”,將加快推動全球貿易治理體系重構,促進經濟全球化朝著開放、包容、普惠和共贏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一帶一路”;國際貿易;共贏發展
中圖分類號:F752?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09-0176-01
一、“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
2013年,習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亞進行訪問時,提出了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合并為“一帶一路”構想。“一帶一路”規劃的覆蓋范圍有包括新疆、重慶、陜西等13個省(市、區)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和包括上海、福建、浙江、海南、廣東等5個省(市)的海上絲綢之路,共計18個省、市和自治區[1]。
“一帶一路”倡議是在中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體系、我國堅持改革開放并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的背景下提出的,通過充分依靠我國與周邊國家的雙多邊機制,積極發展經濟合作伙伴關系,通過建造一個政治互信、經濟融合和文化相互包容的利益、責任和命運的共同體[2]。
“一帶一路”建設對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和經濟發展有重要意義,不僅有助于創造經濟增長的新動力,促進產業升級和轉型,也有助于建立合作伙伴關系,通過加強國與國、地區與地區之間的文化和經濟交流,互幫互助實現共贏。而且“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了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的融合,為世界經濟的全球化平衡注入了新動力,利于經濟共同體的建立,對于世界經濟的發展和格局也帶來了重要影響。同時,“一帶一路”對改善我國的地緣政治環境有重要意義[3]。
二、目前我國貿易面臨的世界格局
從2016年開始,以美國為首的包括歐盟在內等世界強權經濟國家,對我國開始逐漸發起貿易調查及征收高額反傾銷稅,對我國貿易發展產生影響。據商務部統計,2016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4.33萬億元人民幣,比2015 年(下同)下降0.9%,貿易順差3.35萬億元,收窄9.1%[4]。2017年特朗普政府正式拒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并在2018年的針對中國鋁箔產品的反傾銷調查中,使用“替代國”做法,征收高達106.09%的高額反傾銷稅和高達80.97%的高額反補貼稅[5]。另外,由于全球經濟增長趨勢減弱,導致我國的出口外貿面臨的壓力增大。同時由于中美貿易摩擦、英國脫歐、美聯儲貨幣政策的變化等,給我國的國際貿易帶來諸多挑戰。
三、“一帶一路”建設與我國國際貿易協同發展
自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到如今已經過去了6年。這6年來,“一帶一路”倡議已經從愿景成為現實,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2019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一帶一路”貿易投資發展報告》中顯示,在“一帶一路”倡議帶動下,截至目前,已有136個國家和30個國際組織與中國簽署了195份政府間合作協議。“一帶一路”建設正在引導中國經濟形成以一個以自貿區網絡為構架的開放型新格局。報告還顯示,中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貿易規模與結構持續優化,新型貿易方式活力凸顯,貿易便利化程度持續提升,加強了各貿易國之間緊密的伙伴關系[6]。中國與“一帶一路”各個參與國的貨物貿易正進入到一個行穩致遠的發展局面。世界銀行最新研究報告顯示,“一帶一路”將全球運輸的時間平均減少2.5%,貿易總成本降低2.2%。“一帶一路”參與經濟體運輸時間平均降低3.2%,貿易成本平均降低2.8%。所以,“一帶一路”建設有力地推進了全球經濟的增長[6]。
習近平主席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5周年座談會和第二屆高峰論壇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共建“一帶一路”已經從謀篇布局的“大寫意”進入精謹細膩的“工筆畫”階段,為了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行穩致遠,我們需要不忘合作初心,堅定前行[7]。
四、“一帶一路”背景下貿易發展策略
首先,正確對待貿易戰產生的問題。在如今貿易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貿易摩擦、貿易戰、貨幣戰等風險加大,必須理性積極對待。
其次,需完善貿易機制。在積極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基礎上,改革與完善國際貿易治理各層面的機制和規則。通過通過改革與創新加快推動全球貿易治理體系的重構,不斷提升制度與規則性公共產品的供給能力,并要因地制宜,針對不同的貿易交易制定適用于該類型交易的規定。
再次,積極轉變發展方式。為了促進“一帶一路”建設更好更穩定的發展,我國提高第三產業在經濟發展中的比重,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加快推進服務型貿易的發展,提高創新能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最后,加強沿線國際合作,推進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和沿線國家加強構建開放式的全球貿易、投資平臺,加強和改善與沿線國家的雙邊援助,形成新的對外貿易優勢,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8]。
目前,“一帶一路”建設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們要深刻把握新形勢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新特點和新要求,聚焦重點、深耕細作,充分發揮“一帶一路”合作平臺的作用,共建緊密的合作伙伴關系,合作共贏。
參考文獻:
[1]? 陳積敏.正確認識“一帶一路”[J].商業觀察,2018,(7):72-75.
[2]? 張淑紅.“一帶一路”戰略與區域經濟發展新格局[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9,(44):58.
[3]? 楊艷玲.“一帶一路”倡議的地緣政治視角解讀[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11):8-9.
[4]? 劉志中.“一帶一路”背景下全球貿易治理體系重構[J].東北亞論壇,2018,(5):70-82.
[5]? 張煒.“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的農產品國際貿易分析[J].全國流通經濟,2019,(3):42-43.
[6]? 商務部研究院.2018年中國開放與發展論壇在京舉行發布《中國“一帶一路”貿易投資發展研究報告》[J].中國外資,2018,(10):28-29.
[7]? 習近平.齊心開創共建“一帶一路”美好未來——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J].對外經貿實務,2019,(5):4-7.
[8]? 張澤龍.“一帶一路”倡議下我國應對國際貿易摩擦的策略探討[J].現代營銷,2018,(9):27-28.
[責任編輯 李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