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宏杰
【摘要】中學數學教學要從培養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角度,采取更多方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萌發,自主學習作用發揮的有效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通過自主體驗式的學習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快樂。學生的自主學習有助于學生綜合數學能力的發展,而教師也需要擺正自身的角色定位,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做好最基礎的輔助工作。
【關鍵詞】中學數學教學?自主學習?綜合素養
從素質教育的思想可以看出在中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加強學生對于數學基礎知識理論的掌握,同時也要通過學習方式的變革,促進學生學習主體意識的萌發,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體現。讓學生有強烈的求知欲,善于思考,敢于質疑,運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安排學習活動,就能提高學習能力。所以,從教師的角度要明確自身的角色定位,要加強自主學習方法的運用,要結合創新的理念將自主學習熟練的應用到中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
一、從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入手,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行為的增加
在中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學生是學習主人,因此,只有幫助學生樹立起來主動學習的意識,讓學生真正為自己的學習承擔更多的責任,他們內在的學習潛能才能更多的釋放,相對于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師要從心底轉變過去的錯誤想法,要能夠認識到學生在學習能力方面是值得信賴的,而且,只有學生承擔起學習的責任,教師的教學設想才能更快更好的落地,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數學教學是師生之間密切配合并且發揮作用取得效果的過程。所以,可以從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入手,讓教師和學生之間增強密切互動聯系,從而使得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能夠在教師的情感關懷和積極鼓勵之下投入到數學的學習中。
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也有助于學生興趣的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影響到學生在學習中的動力表現。從中學數學的整個教學過程來看,學生學習動力的強弱與興趣有著密切的聯系,而學生自主學習行為的多少也能與興趣建立密切的聯系。所以,教師可以從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入手,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增強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情感粘度,讓學生喜歡數學課程,喜歡與老師圍繞著數學問題進行探討。要給學生更多的鼓勵和情感上的支持。要用自己對學生的信任去感染學生,讓學生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不會輕易的做負面的歸因,而是勇敢的戰勝困難,積極的應對可能遭遇的挑戰。
二、從幫助學生學會分析教材入手,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讓學生首先學會使用教材,這樣可以有助于他們自主學習能力的增強。中學數學的教材從內容上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有關于問題解決的數學工具,第二部分是對相關的數學工具的進一步深化了解,第三是借助數學工具高效的解決問題。所以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方面教材可以讓學生有一個清晰的框架認識,對于數學的知識體系有一個總體的宏觀的把握。
要讓學生學會閱讀和分析教材的內容。自主學習離不開自主閱讀,而學生閱讀水平的高低,除了與學生在語文學科中的表現以外,能夠回顧起來以前所學過的數學相關概念和原理來理解目前新的知識,這也是非常重要的數學基礎依據。因此,數學這門學科特別講究循序漸進,特別強調學生以往的知識經驗,引導學生學會閱讀教材,并且使用教材也是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溫故而知新的過程。要讓學生能夠靜下心來,沉浸的教材的閱讀環境之中,從而在這樣的一種自主閱讀和學習的過程中有更多的思考和收獲。
三、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
在中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在課堂教學的設計中多給學生一些自主參與的機會,通過引導和啟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數學的自主學習活動的設計中,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問題來喚起學生的探究欲望,通過引起學生內心的疑惑,通過給學生提供充足的已知條件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索的方式找到更多位置的答案。另外,為了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教師也通過小組合作等方式充分的釋放小組織內成員的學習熱情,通過大家進行集體討論時的設計,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從各自的角度對于解決問題提出有效的建議,從而發揮團隊的力量,高效的完成問題的解決任務。為了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增強,教師也要善于運用評價的方式,從給學生布置自主學習的任務到學生完成任務的這一過程,教師都可以通過有針對性的評價,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鼓勵和調解。要讓學生在教師有目的的引導之下積極參與,并且有更多的創新發現,提高他們的自我效能感。
總而言之,在中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鼓勵學生,善于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積極性,要讓學生相信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并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在學習中善于提出問題并且在問題的引導之下,通過探究學習活動等有效的提高自己的綜合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張憲春.中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J].讀與寫,2018,(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