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愛迪 楊鈺穎
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特別是航空服務行業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航空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近年來,我國民航公司通過安全文化建設,在航空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進一步提高了安全管理意識和能力。但是,在安全文化建設的過程中依舊存在一系列的問題,本文深入研究了我國民航公司航空安全文化建設的現狀,深層次分析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系列的解決對策,以提高航空公司安全文化建設的能力。
關鍵詞:安全文化;文化建設;南方航空公司
引言
在航空運輸業快速發展的今天,安全問題變得異常敏感,搭乘飛機出現的人越來越多,對于安全的考慮和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航空公司作為一個高危行業,也是高投入和高科技行業,建設安全制度和文化,保障飛機的安全,就是在為公司節省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安全就是成本,安全就是效益。航空公司要時刻銘記安全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隨時隨地都注重安全建設,加強安全文化建設,保障飛機安全、乘客安全和員工安全,是公司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也是公司必須堅持做好的工作。
一、民航公司安全文化建設理論概述
我國民航公司安全文化是指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區別于其他國外航空公司的安全文化。我國民航公司的安全文化以行業規范、社會道德標準、社會核心價值觀念、企業行為準則、安全制度、經驗總結為核心的文化體系,還包括我國民航設施設備等物質文化。民航公司的安全文化建設與我國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相適應,與企業發展相協調,實現了較好的發展。在安全文化建設的基礎上,我國航空公司的安全事故發生率都處于較低的水平。民航公司安全文化包括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其中制度文化包括:安全生產質量、安全管理制度、應急管理制度。行為文化包括:安全行為準則、員工行為標準、員工行為規范。精神文化包括:安全意識形態、安全思想、安全精神。物質文化包括:航空公司的安全設施設備和相關的物資。
二、民航公司安全文化建設問題分析
(一)物質安全文化建設匱乏
在物質文化方面,我國大部分民航公司存在飛機場或者機場上消防安全設施設備未及時更換,消防檢查不到位,煙霧報警器等裝置出現問題,無法第一時間檢測到相關的煙霧和火情,容易導致火災安全事故。同時,公司對于相關的安全設施設備檢測檢修不到位,大部分員工認為部分設備存在安全隱患,沒有及時加固安全裝置和及時報修。安全設施設備沒有及時性的更換和檢修,容易出現破損等情況,導致設施設備安全性能大大下降。
(二)工作人員安全意識欠缺
目前我國大部分航空公司由于在安全精神文化建設方面存在不足之處,所以大部分工作人員都存在安全意識不強,安全文化不熟悉,安全責任心不強,一線員工的安全作業不規范等問題。并且,有相當一部分工作人員認為安全工作在飛機起飛之前已經做了,不需要再做,所以在機上工作中比較隨意,不注重安全操作。還有一部分員工認為安全和自己關系不大,責任心不強,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三)安全制度文化不健全
目前我國大部分航空公司習慣采用行政制約的手段進行監督,導致安全生產制度嚴格不起來,執行難度比較大,同時,部分安全生產制度流于形式。一時的監督考核可以堅持,一旦松懈,就繼續滋生以往的不良工作習慣,久而久之難以形成長效的監督考核機制。對于監督考核的實施經常性的說問題,實施起來卻“雷聲大雨點小”。對于相關的安全生產整頓,沒有明確處罰措施,走走過場,對相關責任人的處罰不痛不癢,導致處罰不到位,滋生了大量的形式主義。
三、完善民航公司安全文化建設的對策
(一)完善公司安全物質文化建設的對策
我國民航公司要進一步建立安全生產設施設備日常維護工作機制,特別是對于飛機操作艙、乘客座位等部位的相關安全設施設備要進行日常維護,建立日報告制度、月總結制度,對這些重點部分的設施設備做到每日進行維護、檢查和維修。同時,還有進一步建立安全設施設備領導責任工作機制和獎懲規則機制,具體部位的安全設施設備要由具體部門的工作人員負責,由領導進行管控和指揮,并且部門領導是主要責任人,具體執行人員是直接責任人,一旦出現相關的安全設備破損或者為及時更換的情況,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罰。要進行通報批評,并且扣除相關的績效工資,嚴重的情況,要實施和嚴格落實對相關責任人降級、撤職、調離崗位等處理措施。
(二)完善公司安全精神文化建設的對策
我國民航公司要進一步強化“安全第一”的精神意識,時刻記住安全第一的安全意識,不能弱化,不能走形式主義。除了安全第一的意識之外,預防為主的精神意識也是民航領域必須堅守的。公司要進一步加強對工作人員安全意識的培訓,特別是要加強對預防為主安全意識的培訓。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組建相關的培訓團隊,定期對員工開展相關的安全意識培訓。同時,對于新員工要進行崗前的安全意識培訓,崗前培訓要進行考核,對于考核沒有通過的員工要進行返崗培訓。對于老員工的培訓要形成長效的培訓機制,挖掘培訓需求,建立安全意識培訓計劃,對每一次的安全意識培訓進行總結和調研,以便調整下一次的培訓方案。
(三)完善公司安全行為文化建設的對策
我國民航公司要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行為規范標準體系,建立公司整體的安全生產行為規范標準,每一個分公司、子公司都要在總公司安全生產行為規范標準下制定適合本地區、本機場和本航線的安全生產行為規范標準。同時,公司在各個部門也要建立適合本部門工作的安全生產行為規范標準,依據每一個工作崗位的具體工作強度、工作流程、工作環境、工作難易度等建立適合崗位的高標準行為規范,進一步規范每一個員工在操作設備設施、服務客戶、應急管理等方面的行為規范。
除此之外,公司還要加強對安全生產行為規范的監督與考核,強化對不規范操作和隨意性操作工作人員的處罰與監督。公司每一天工作的人員數量龐大,日常的行為規范標準難以做到統一和協調。因此,公司必須要加強對安全生產行為規范的監督與考核,具體部門的領導要對本部門的安全生產行為進行考核與監督。公司也要建立安全生產行為規范考核與監督領導小組,獨立于其他部門之外,不受其他部門的監督,直接像公司總經理匯報工作,可以有效的避免監督過程中的舞弊等行為。
四、總結
我國民航公司要站在自身發展的基礎上,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文化意識,堅持做到以人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把員工的安全、客戶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強對工作人員安全意識的培訓,特別是要加強對預防為主安全意識的培訓。公司要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行為規范標準體系,建立公司整體的安全生產行為規范標準,加強對安全生產行為規范的監督與考核,強化對不規范操作和隨意性操作工作人員的處罰與監督。要建立安全生產行為規范領導責任機制,落實領導監督責任。公司的安全生產行為規范監督小組要對領導干部和員工的安全生產行為進行日常巡視,對相關人員進行約談,嚴格嚴肅處理。
參考文獻:
[1]王清晨,丁雪峰,欒笑天,張妍,田新星.利用安全文化成熟度模型測量安全文化——以春秋航空為例[J].民航管理,2019(03):27-29.
[2]肖全. 飛行院校飛行訓練安全管理系統(SMS)的構建與運行[D].西南交通大學,2016.
[3]包海峰.民航企業必須加強安全文化建設[J].企業改革與理,2015(16):171.
[4]許曉崴.民航運輸企業實施安全文化戰略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7(19):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