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生體育運動中的運動損傷問題對學生的人身安全及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響,同時對高校體育教學的長期發展具有一定的阻礙作用。廣大體育教育工作者應積極的面對大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的運動損傷現狀,全面分析運動損傷的成因,提出相應可行的預防對策,為體育教育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體育教學;運動損傷預防;預防
運動損傷即在開展體育教育及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對學生身體和心理造成傷害的各種損傷。體育運動的項目類別、技術要求、環境及學生個人的訓練水平等因素都會導致運動損傷的發生。隨著高校體育教育的不斷發展,各種體育活動項目越來越多,教師和學生應對運動損傷加強重視,積極分析并提出應對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現實意義,對學生掌握正確的運動方法和解決運動損傷的傷害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對教師制定教學內容也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一、當前高校大學生體育教學及活動中運動損傷的情況
高校大學生們是一個年輕好動、熱愛運動的群體,參加各項體育比賽等活動的積極性較高。但是,由于學生的運動安全意識普遍不高,在實際情況中經常出現不注重熱身活動、技術動作不符合要求以及運動后未進行相應的放松活動和肌肉拉伸活動等,這些因素直接導致運動損傷的發生,對學生們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傷害。在運動損傷較容易發生的情況通常為手部擦傷、踝關節挫傷、腰部肌肉拉傷以及腓骨膜損傷等。
二、體育運動中造成損傷的原因
在體育運動與體育教學中導致運動損傷發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 技術動作不規范。學生在參加一些體育運動新項目時,由于技術不熟練、不協調、不準確、不按操作規程,違背了身體結構機能的特點和運動時的力學原理,導致運動損傷發生率較高。如排球的上手傳球,因為手型不對,手指容易挫傷;又如支撐跳躍。(2) 準備活動不充分,熱身方法不科學。體育運動前的熱身活動是為了讓身體肌肉、關節及韌帶等得到充分放松和伸展,以適應即將開始的體育運動。而大部分學生對熱身準備工作重視不足,不注意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使得身體在運動中承擔更達的負擔,導致損傷發生率的提高。(3) 疲勞或過度負荷。如果學生運動強度過大,容易造成機體處于疲勞狀態,特別是練習時間過長,局部的負荷量過大,是最容易引起運動損傷的,如游泳訓練的時候,為了提高下肢的力量,在階段性訓練中,過多的采用蹲杠鈴,蛙跳等一些練習,使下肢負擔量過大,最后導致很多隊員下肢肌肉拉傷。(4) 自我保護的意識不足,沒有完全認識到運動損傷對自身健康危害的嚴重性,甚至還有部分學生將其作為一種常見的情況,在體育運動中不注意著裝等問題,導致運動損傷的發生率大大提高,有的學生甚至在受傷手不及時進行治療,使得損傷更加嚴重;(5) 運動者注意力不集中。在教學訓練中,運動者如果注意力不集中會造成肌肉的拉傷、動作的失誤。如體育舞蹈,平衡類項目。(6)運動場地及硬件設施不達標。部分高校對體育運動場地及設備的建設不夠重視,硬件設施不達標,不僅無法滿足學生進行體育運動的需求,不健全的硬件條件直接導致運動損傷情況的發生,使得學生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7)教學 、訓練的組織方法不當。在體育教學訓練中,沒有遵循由簡到繁、由易到難、以及個別輔導的原則;進行危險性較大項目練習和器械練習時,教師缺乏必要的保護措施;這些都可能成為致傷的原因。此器械、外場地等硬件因素,也是運動損傷發生的條件。
三、預防運動損傷發生的對策
造成運動損傷的原因是多方面,因此,應積極樹立正確的預防意識,從事前最大程度地避免運動損傷的發生,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提高大學生的體育安全意識,加強安全教育
首先,應從意識上加強體育工作者及學生對體育安全的重視,通過建立相應完善的體育教育安全制度體系,對學生的運動行為進行規范和指導,引起學生對運動損傷的注意。其次,可以在校園網站、論壇中積極宣傳體育運動安全的相關知識,對科學、有效、正確的體育鍛煉方法進行講解,促使學生提高運動損傷的預防意識,在掌握運動規律及規則的基礎上進行體育運動活動。同時,可以定期開展與體育運動損傷預防知識相關講座,對常見的一些運動損傷急救措施進行講授,配合現場模擬演練等內容,使學生們掌握基本的運動損傷處理方法。最后,學校還應定期組織全面的身體健康檢查活動,對受傷的學生進行重點觀察,杜絕出現帶傷學生繼續參與體育活動的現象。
2.提高學生對運動前后的熱身、放松環節的重視
在體育運動開始前的熱身活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準備習慣對避免運動損傷的出現具有直接的影響。教師應將熱身活動的方法及注意事項等內容教授給學生,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運動量及運動項目等進行恰當的熱身準備訓練。在運動活動結束后,由于身體肌肉、關節仍處于緊張充血的狀態,應配合適當的放松運動使身體逐漸恢復到平靜狀態。
3.提高體育教學的規范化程度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按照不同體育運動的技術動作要求,以“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部分到整體”的原則進行教學,講清動作要領, 正確示范, 準備充分 ;讓學生們了解各項體育運動的特點、技術要求、人體生理解剖薄弱點與損傷的關系;教會學生自我保護動作, 培養學生運動安全意識。對容易出現運動損傷的部位及動作進行重點教育,還應提醒學生以良好的心態和穩定的情緒進行運動,避免出現傷害自己和他人的危險行為。此外,應結合學生個人的身體素質情況安排適當的運動量,以具有針對性的訓練方案保證學生的安全。還應注意合理安排體育教學活動,避免場地人員過多造成的受傷等問題出現。
4.配備相應的運動硬件設施,加強設施使用與管理
體育運動場所及相應設施、器材的配備是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基礎硬件條件,校方應做好管理、維護學校體育運動場地的工作,對運動器材進行專門管理,配備相應的管理人員對各類器材及設備進行分類和整體,制定完善的器材保養與維修制度促使器材檢查、維修等各項工作定期、有序地進行,最大程度降低運動安全隱患,為學生提供安全的運動環境。同時,學校應將建設體育運動場地及提高硬件設施條件納入整體發展的規劃中,加大投資力度,以實現提高體育運動教學的整體水平。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大學生體育運動中的運動損傷問題對學生的人身安全及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響,同時對高校體育教學的長期發展具有一定的阻礙作用。因此,廣大教育工作者應積極面對運動損傷的現狀,全面分析其成因,提出相應可行的預防對策,為體育教育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高鵬. 體育教學中運動損傷的成因及預防措施研究[J]. 科技經濟導刊,2017,(19):164.
[2]曹政. 江西高校大學生體育運動損傷現狀與預防對策[J]. 商,2013,(21):380.
[3]朱威,曹豐銳. 體育教學專業學生運動損傷的調查研究——以太原理工大學體育學院為例[J]. 運動,2011,(08):58-59.
[4]陳霞. 大學生體育運動損傷的原因分析與預防對策[J]. 醫學與社會,2007,(09):61-62.
[5]胡高樓,陳根芝,李旭華. 浙江師范大學學生體育運動損傷情況[J]. 中國學校衛生,2005,(03):242-244.
作者簡介:
楊桐,男,(2000-) 四川廣元人,四川輕化工大學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