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冠肺炎疫情中主流媒體的應急科普表現研究

2020-05-20 05:35:36
科普研究 2020年2期
關鍵詞:科學疫情內容

尚 甲 鄭 念

(中國科普研究所,北京 100081)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肺炎)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科普的重要性再次凸顯。各類新聞媒體肩負著高效科普的重任和期望,主流媒體的科普表現對傳播科學信息、穩定社會情緒、肅清非智輿論具有關鍵意義?;诖?,本文選取國內三大主流媒體《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以下簡稱央視)和新華社為典型代表,分析其在疫情期間科普議程設置、內容呈現方式、素材信息來源等方面的特點,總結其科學傳播經驗與不足,探索媒體科普在抗疫戰斗中的角色作用,以期為激發媒體科普潛力、提升媒體科普能力提供有益借鑒。同時,鑒于近年來促進媒體融合、建設全媒體已成為主流媒體最重要的轉型戰略之一,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融媒體生產機制在科普內容創作中發揮的作用,本文對三大媒體在疫情期間科普報道中的融媒體操作也進行了初步觀察。

研究表明,智能手機是當代受眾使用頻率最高的科技科普信息接收終端,而微信是科普興趣擴散傳播的主陣地[1]。在微信中傳播的科普信息主要以公眾號和今日頭條等信息聚合平臺鏈接為載體。對于一家媒體來說,微信公眾號發表的內容往往代表經其篩選后的核心信息,且同一家媒體其信息聚合平臺與公眾號所發布信息存在高度重合性,因此選取以上三大媒體的微信公眾號發文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央視以“央視新聞”公眾號為代表),挑選時段為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2月10日,剔除公眾號中夜讀類、新聞早班車類,以及與抗疫和科普相關性較弱或不相關的其他類型內容,獲取《人民日報》發文398條、央視新聞發文421條、新華社發文291條。

1 主流媒體科普表現分析

1.1 科普在媒體議程設置中占據重要地位

議程設置理論是傳播效果研究的經典理論,來源于李普曼“擬態環境”學說,他認為,受眾腦海中對社會環境的認知受到媒體的影響,人們感知到的周遭并不是現實環境的鏡子式再現,而是經媒體選擇性呈現和塑造的“擬態環境”[2]。議程設置理論后經麥庫姆斯和肖于1968年實證驗證并正式提出[3],他們認為,媒體對一項議程的編排會影響受眾對其重要性的感知,即媒體報道可以影響人們“想什么”。即使我們正處于媒介環境劇烈變革的時代,傳統媒體的強大傳播效果被社會化媒體大大消解,但在中國的媒介體制下,作為最高級別的主流媒體,《人民日報》、央視和新華社的權威性和廣泛影響力仍是其優勢所在,其議程設置操作仍能顯著左右公共輿論和公眾個體議程。

借鑒相關研究者對疫情報道主題和社會危機中媒體議程設置的研究[4-6],結合本次疫情中三大媒體發文實際,將其議程劃分為以下類別:疫情發展(各種疫情相關數據情況),防控進展(包括政府行動措施、民間行動措施、科研進展、專家發聲等),科普(與疫情有關的一切科學知識、正確做法等),疫情影響(對生產生活的各方面影響),疫情中的奉獻(疫情中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樂于犧牲等可貴精神),以及其他。其中,最直接體現科普作用的是科普議程的設置與呈現??破疹愖h程,即推文旨在普及傳播疫情相關的科學知識和科學行為,塑造公眾對新冠肺炎、疫情發展階段、正確防護措施等方面的正確認識和與之對應的健康行為習慣。經統計,《人民日報》科普類發文92條,占總發文數比例達23%,且其中有33條科普貼在當次推送中為頭條內容,55條為二條內容,4條為三條內容;央視新聞科普類發文51條,占總發文數比例為12%,其中13條科普貼在當次推送中為頭條內容,33條為二條內容,5條為3條內容;新華社科普類發文21條,占總發文數7%,其中4條科普貼在當次推送中為頭條內容,17條為二條內容(見表1)。

表1 三大媒體科普發文情況

整體來看,1月20日~2月10日,三大媒體科普發文總數164條,占疫情發文總量的15%,超過1/7的推送文章為科普類內容;其中《人民日報》科普類發文數量和相對比例最高,超過1/5的發文為科普貼;且《人民日報》、央視新聞和新華社科普類發文中分別約有36%、25%和29%位于當次推送的頭條位置。綜上,科普在疫情議程設置中占據重要地位,體現出主流媒體在此次抗疫應急戰斗中對科普的重視。此外,觀察發現,科普內容也不僅體現在科普議程的設置中,由于此次疫情屬于公共衛生事件,事態發展與解決措施等均與科學研究緊密相關,因此媒體設置的很多議程都可能包含科普性質內容,眾多新聞報道不可避免地與科學元素結合,具有濃厚的科普色彩。如疫情發展類議程,對確診、疑似等病例數據的記錄,對病毒變異進化過程的追蹤,此類疫情發展的基本事實是取得科學認識的基礎,也是開展健康衛生科普的前提;抗疫措施類議程中的科研進展、專家發聲等報道,其內容多是關于針對病毒的最新應對手段,根據疫情發展在防護措施等方面做出的科學建議,是政府合理決策和公眾科學防護的重要基礎。

因此,科普類議程的直接設置與報道類議程中科普內容的呈現構成此次疫情科學傳播中媒體科普操作的主體表現,無論從主觀意圖還是客觀實際看,科普都可謂是媒體疫情報道的重要主旨之一。由此,媒體對科普相關議程的關注和報道讓科普信息占據較多的媒體版面,普通公眾得以接觸到大量權威可信的科學知識,從而受媒體影響調整了對疫情緊急程度的個體判斷,為達成理想科學傳播效果奠定了社會心理基礎。

1.2 科普呈現形式體現視覺上的多樣化

在呈現方式方面,將科普貼內容呈現方式分為文字(單純文字貼,運用圖片極少或只做配圖使用,圖片不承載科普信息)、圖片(圖片占據文章主要篇幅,且科普信息全部通過圖片承載展現)、圖文(同時包含文字和圖片的科普內容,文字圖片均承載展現科普信息)、視頻(文章中幾乎只包含一個或多個視頻,科普信息由視頻承載展現)、融合形式(同時包含文字、圖片和視頻,且以上載體均承載展現科普信息)及其他。觀察發現,單純的文字科普形式幾乎不被三大媒體使用,164條科普貼中只有3條是文字貼,全部來自于新華社,《人民日報》和央視新聞未使用過純文字的科普呈現方式;圖片是使用頻率最高的科普呈現方式,《人民日報》發布了70條圖片貼,15條圖文貼,總計占比92%;央視新聞發布了28條圖片貼,11條圖文貼,總計占比76%;新華社發布了12條圖片貼,總計占比57%(見表2)。

表2 三大媒體科普貼呈現形式情況

綜上,以圖片為科普信息載體的科普貼是此次疫情科普的主流形式,將視頻和融合形式考慮在內,以新媒體或視覺呈現手段為主要科普信息載體是此次疫情科普的顯著特征。這體現了視覺傳播在科普中的優勢,也預示著科普內容生產視覺化的轉向趨勢。有研究者探討基于微信公眾號的新媒體平臺科學傳播效果時指出,新媒體平臺科學傳播方式方法相比傳統媒體的變化在于,更多考慮受眾的知識水平,行文風格更加平民化和個性化,也逐漸重視運用可視化手段呈現內容[7]。首先,媒體公眾號運用圖片形式傳播科學信息時多將高深晦澀的科學長篇大論進行凝練縮減,通常不進行復雜的原理解釋,而只將結論等重要信息通過羅列的方式點出,篇幅簡短,重點明晰;其次,科普貼中的圖片通常采用卡通、漫畫等風格,色彩鮮明,對比強烈,旨在第一時間抓住受眾眼球,引起閱讀興趣,同時這樣的畫風也能縮短與受眾的心理距離,加之平民化的質樸語言,更易被分布于各種年齡層、學歷層的最廣泛受眾所接受;最后,微信公眾號推文中的圖片可以通過簡易的操作被保存至手機本地,便于普通公眾在微信對話、群聊乃至朋友圈中隨時進行共享,提供了一種比轉發鏈接更直接的分享方式,有利于促發科學信息在受眾中的二次自發傳播,形成“大眾傳播—人際傳播”的科學傳播鏈條,這是促進科學信息“祛魅下凡”、提升科普效率的關鍵一環。綜上,在此次疫情科普中,將圖片和視頻作為科普信息的主要承載方式是媒體試圖解決“專業性過強”這一科普行業痛點的積極嘗試。

1.3 科普信息來源呈現多樣化和專業性特征

在科普信息來源方面,三大媒體的科普信息來源呈現出多樣化特征,主要信源情況如下。第一類是直接轉載其他科普媒體內容,來源包括果殼、“丁香醫生”等市場化科普媒體,此類信息通常來自已有較高辨識度和知名度、專業性較高、獲取了受眾的信任且自身流量巨大的科普媒體,因此也成為主流媒體轉載消息的重要來源。第二類是直接轉載專業機構網站及其新媒體內容,來源包括中國疾控中心網站、國家衛健委公眾號“健康中國”等,此類信息來源最顯著特征是官方權威。第三類信息來源是相關領域專家,作為科普信源的專家基本可劃分為兩類,一類是“明星”專家,如此次疫情中頻頻現身發聲的鐘南山、李蘭娟、曾光、吳尊友等知名科學家,往往針對疫情發展大勢給出專業意見;另一類是活躍在抗疫“前線”的醫務工作者,出現在三大媒體科普貼中的此類專家來自于解放軍總醫院、北京佑安醫院、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武漢協和醫院)、北京大學醫院等,往往會提出更細節化的日常防控貼士。第四類信息來源是民間自媒體,本次疫情涌現出許多自媒體科普“爆款”,如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少女兔”的《一只蝙蝠的自述在朋友圈火了:千萬不要再吃野味了!》,在《人民日報》、央視新聞、CCTV-4、“丹尼爾先生”、“舊叔”、“錦鯉青年”等多個公眾號均獲得“10萬+”閱讀量,泛科普視頻自媒體“回形針PaperClip”制作的《關于新冠肺炎的一切》更是在全網達到超過1億的播放量,主流媒體也樂于轉載此類優秀的民間科普作品。最后的信息來源是原創,三大主流媒體坐擁強大的數字媒體技術部門,自然也具備不俗的新媒體科普貼原創輸出能力。

多樣化的科普信息來源一定程度上展現了當前媒體科普的運行機制,即以“優質內容借鑒轉載+科學新聞匯總編譯”為主,以原創作品策劃制作為輔的科普內容生產模式。此外,多樣化信源也展現出主流媒體對科普信息來源專業度的嚴格標準,活潑質樸呈現方式背后是對嚴謹不茍科學精神的追求。

1.4 融媒體科普持續發力

全媒體時代,融合媒體建設逐漸成為主流媒體開拓新的競爭優勢,贏得流量戰爭,占取輿論高地的發力重點,融媒體最突出的內容呈現特征是能夠綜合各種感官,聲、圖、像多元化整合輸出,這使其尤其適合作為科學傳播平臺,此次疫情科普中各類融媒體平臺“牛刀小試”,成為科學傳播中不可忽視的渠道之一。在疫情科普中,《人民日報》和央視除了作為科普內容生產者之外,也力求通過自身打造的信息聚合平臺為科普內容創作者提供良好的內容分發和傳播渠道?!度嗣袢請蟆分攸c打造的移動新媒體聚合平臺人民號、短視頻APP“人民日報+”,央視全力推出的視頻類APP“央視頻”、“CCTV微視”等是疫情科普中的重要融媒體平臺,其中尤以人民號和央視頻信息品類齊全,流量巨大,內容生產者入駐較多,在科普領域,權威機構如中國科協、國家衛健委、應急管理部、中國氣象局等紛紛開設賬號開展科普,優質科普自媒體如果殼、“丁香醫生”、“李永樂”等也開始借用主流媒體平臺擴大影響力。同時,在融媒體平臺發布的科普作品以視頻特別是短視頻形式為主,作為信息承載量大、傳播力強的科普呈現形式,短視頻借移動終端、寬帶網絡普及的東風,順應社交化、碎片化的用戶使用習慣,并彌補了文字、圖片等傳播方式環境缺失、“在場”不足的問題[8],正在成長為科普傳播的主流形式,《人民日報》特地推出“人民日報+”的短視頻應用,并在人民號中有意增加視頻類內容,央視更是計劃將自身電視媒體特色和視頻技術優勢最大化發揮,打造“以短視頻為主,兼顧長視頻和移動直播”的短視頻“國家隊”,這都體現出主流媒體對短視頻戰略地位的重視。

融媒體平臺再造了科普內容生產、分發和呈現形態,離不開主流媒體強大的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以及高清信號制作等技術支撐。在人民號和央視頻生產流程中,“中央廚房”等媒體中臺發揮總指揮作用,所有的信息素材實現云化,不管是主流媒體的記者還是社會化的科普內容生產者,都需要將內容素材發送至媒體中臺,同時受眾的反饋信息如評論、點贊、收藏等數據也會返回至中臺,媒體中臺由此成為一個數據的儲存和供給樞紐,在此基礎上進行各類數據的匯總和配送分發。此外,主流媒體除創造流量外,還肩負著引導社會價值的使命,在科普內容推送方面,除利用人工智能實現用戶畫像、需求分析、喜好分析等推送算法外,還將社會價值、正能量等引入計算指標體系,破除唯流量論,致力于提高內容質量,培養用戶格調。

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融媒體平臺科普的影響力還較為有限。第一,入駐的科普類媒體數量較少,除科普中國、果殼、“丁香醫生”等頭部科普品牌外,大量優秀的科普類內容生產者仍未將科普陣地擴展至官方融媒體平臺。第二,即便是頭部科普內容生產者也未能達成廣泛的科學傳播效果,果殼網在人民號上只有3萬余名關注者,其發布的科普貼甚至經常無人評論,相比在公眾號等平臺上篇篇“10萬+”的巨額流量,官方融合媒體平臺中的科普傳播影響力仍較微弱。絕大部分科普內容創作者仍只將這些融媒體平臺作為一種“撒網式”的發布出口,融媒體平臺距離關鍵傳播節點和主要流量渠道的理想目標定位仍有較大差距。

1.5 科普知識之外關于科學方法、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的傳播與引導稍顯不足

整體來講,三大主流媒體在疫情應急科普中的表現可圈可點,其重視科普的初衷與協作創新的科普運作機制展現了媒體科普的能力和發展可能性。但是從當前三大媒體發布的科普貼的內容來看,幾乎全部屬于“普及科學知識”的科普層面,罕有對科學方法、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的討論和倡導,而此次疫情中一些針對科學家的輿論事件、非理性的搶購事件等恰恰暴露了我國公眾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等方面的缺失、運用科學方法解決問題、做出決策的能力不足等現狀?!度窨茖W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年)》將公眾具備基本科學素質定義為“了解必要的科學知識,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并具有一定的應用它們處理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9]。這表明科普的任務絕不僅限于傳播知識,提升公民參與科學、運用科學進行決策的能力,促進公民更好地辨別是非、了解科學的影響也同樣重要。流言、謠言引發的輿論事件催生大量負面情緒,誤解、漫罵甚至侮辱等非理性話語充斥輿論場域,社會情緒走向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社會秩序和防控工作,因此適時的辟謠、釋疑、倡導十分必要。據觀察,《中國科學報》、自媒體“畢導”等對圍繞科學家的輿論事件做出深入討論,通過向公眾解釋科學研究的運行過程、科研論文的基本常識、科研人員在抗疫中的角色以及引起誤解的原因等,有理有據地回應質疑,做出尊重科學、理性思考的倡議。這類科普貼對弘揚科學精神、倡導科學方法意義非凡,但遺憾的是整體數量并不太多,傳播影響力也比較有限。相比之下,三大媒體圍繞此類輿論事件或非理性事件少有回應,在科學思想、精神方面普及方面所做的嘗試分量不足,未能充分發揮主流媒體的巨大影響力,這或許應成為主流媒體在應急科普中需要引起思考的一個方向性議題。

2 主流媒體疫情科普的特色與優勢

2.1 《人民日報》:新媒體科普先鋒

《人民日報》在此次疫情報道中科普表現尤為突出,微信公眾號科普貼數量達總發文數23.12%,且在疫情報道早期就開始密集進行科普輸出,1月20—22日三天日均發布科普貼已達5條,遠超央視新聞和新華社,堪稱官媒科普第一力量。這與《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的整體風格相關,作為國內主流媒體新媒體改革的先鋒,《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很早便打破了將新媒體簡單作為“紙質化翻版”的陳舊定位,在報道選題、行文風格、素材選取等多方面均打破新聞報道的舊有條框,呈現出濃郁的新媒體色彩,顯著標志就是嚴肅、格式化文字的精簡與圖片視頻素材的大量應用??破召N的呈現風格正契合了此種新媒體“人設”,使得《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更樂于將科普置于議程列表的顯要位置。

2.2 央視新聞:科普融入新聞

央視新聞科普操作的最大特征是將科普融入新聞報道,用新聞傳遞科學信息,且充分發揮了電視媒體特色和豐富信源優勢,推出眾多專家連線專訪、政府回應通稿、記者獨家探訪等類別的科普新聞作品。據統計,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于1月20日—2月10日期間共發布上述科普類新聞作品35篇,同《人民日報》公眾號弱化新聞屬性形成鮮明對比,央視新聞堅持用記者探訪、發問的“原始”手法將關切公眾生產生活的疫情相關科普議題轉化為電視新聞作品,即便發布于微信公眾號,也盡量采用視頻報道,凸顯電視媒體聲畫傳播本色。此類科普新聞報道尤其是視頻報道,通過畫面更直觀地將專家、政府部門、一線人員的實時狀態呈現給科普受眾,人們會看到略顯疲態的權威專家、嚴謹有序的政府發布會、緊張團結的抗疫一線,這種臨場感讓科學傳播更加真實,更顯溫度,具有不輸專門科普貼的科學傳播效力。

2.3 新華社:原創特色鮮明

新華社微信公眾號整體與央視新聞風格類似,主要仍以新聞發布和供給為自我角色定位,發布科普貼數量和相對比例在三大媒體中最低,卻是原創科普貼比例最高的媒體。21條中有19條為原創出品,新華社對其享有版權,且原創作品幾乎都會注明生產流程分工和“新華社新媒體中心出品”字樣,以此彰顯自身強大的數字媒體生產力,樹立新媒體品牌形象。在科學傳播的新媒體時代,媒體品牌IP的打造是擴展影響、留聚受眾并最終提升科普能力和傳播效果的關鍵一步。除了合作科普,長遠來看,優質的品牌內容才是媒體在科學傳播競爭格局中脫穎而出的最有力籌碼。

三大主流媒體將自身媒體特色和技術優勢融入科普內容生產,既體現了疫情期間科普內容在媒體運營中的重要地位,也展現出科普與媒體報道操作手法和技術手段較好契合的潛質,考慮到主流媒體在行業引領示范方面的影響,這些經驗能夠為其他媒體的科普內容生產提供良好借鑒。

3 總結與討論:充分發揮媒體在應急科普中的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應急科普實踐再次證明,大眾媒體在科普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應強化對媒體在應急科普中重要作用的認知,最大化地發揮媒體科普潛力和能力??傮w來看,建議相關部門進一步提高對媒體科普能力建設的認識,提升新聞媒體在科普事業格局中的存在感和主體性,科技部、中國科協等科普工作的主要部門和組織全面加強與新聞宣傳部門如中宣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的協商合作,共同推進科普信息化建設,發揮主流媒體的影響力優勢,激發市場化媒體的專業特色,打造智能、平等、高效的科學傳播體系;主流媒體明確自身在應急科普傳播格局中的主導地位和天然優勢,全力參與甚至引導科學傳播過程?;谝陨蠈θ笾髁髅襟w應急科普表現的分析,對媒體開展應急科普提出如下建議。

3.1 重視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的傳播與倡導,營造更理性的輿論環境

當前疫情應急科普呈現出以科學知識為科普重心的特點,一定程度上也是科普工作大局現狀的反映。媒體在科普中傳遞的信息基本停留在“是什么”層面,在“為什么”“怎么想”等層面較為欠缺,敘事方式上偏向于“勸服宣傳”,傳播效果上啟迪作用有限。對于科學的意義,有研究者提出,科學不僅是物質生產進步的基礎和嚴密的知識體系,更深遠的意義是思想啟蒙,是對社會精神文明和社會成員綜合素質的建設提升作用[10]??茖W精神的內涵包括懷疑精神、實證主義、邏輯思維、辯證思維等,媒體科普傳遞的科學知識或許能夠在短時間內被受眾吸收,但如果缺乏上述基本科學精神作為價值支撐,長遠來看受眾對科學知識只能處于被動接受狀態,主動尋求、理性思考、客觀分辨的能力依舊缺失,“謠言跑贏科學”的現象仍會時常上演。因此,在必要的科學知識宣傳基礎上,媒體應靈活應用評論等形式與受眾對話,倡導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努力營造理性的輿論環境。

3.2 放大與強調科普議程,彌合不同公眾間的信息鴻溝

新冠肺炎疫情從發端到引起媒體廣泛關注歷時近2周,而對于此類有賴于政府信息披露的公共事件,公眾議程相對于媒體議程有明顯的滯后性,即便疫情已成為重要的媒體議程,進入公眾議程視野也需要更長的時間。通常,在媒體議程中,最先接收信息并認識到事件嚴重性的多為媒介素養較高的部分群體,如受教育程度較高者、年輕人群體。但廣大教育程度較低者、老年人等群體由于媒介使用習慣的原因,往往無法第一時間接觸到真實的疫情信息,于是在疫情擴散初期出現了如下略顯尷尬和無奈的場景:當年輕人的信息場域被疫情議程填滿,表現出強烈的謹慎與危機感時,他們的父母仿佛置身他界,照常準備歡度春節。主流媒體在彌合這種信息鴻溝方面具有巨大優勢,較低教育程度者、老年人等群體對媒體格局并不熟悉,他們大多無法準確區分各類媒體信息的優劣,卻熟知《人民日報》、央視和新華社的地位,因此需要尤其重視主流媒體在彌合信息鴻溝、統一社會議程和面向更廣泛的公眾開展科學傳播方面的價值與作用。

3.3 做好科學家與公眾的橋梁,及時準確傳遞科學信息

上文提及,三大媒體的科普貼信息來源廣泛,其中來自科研專家、一線診療專家和專業機構的信息占據較大比例。一方面,科研和診療專家的研究成果和專業建議存在向社會公布的需要,專業機構也通過自身的宣傳手段發布科普信息,但囿于受眾規模小,影響力極為有限;另一方面,社會具有強烈的科學知識涉入的需求,但苦于信息泛濫和優質內容奇缺,注意力被極大分散,難以尋求到有效信息,此時媒體尤其是主流媒體便充當了信息供求雙方的中介,發揮著作為信息橋梁的媒介原始功能。因此,建議媒體與上述科普信源進一步完善合作機制,如聘請一批專家作為媒體科學傳播顧問,與專業科學機構達成科普信息供需協議等,常態化合作機制有助于保證媒體在應急狀態下科普傳播的及時和準確性。

3.4 充分利用主流媒體的權威優勢,擴大優質科普產品影響力

此次疫情科普涌現出眾多優秀的自媒體作品,如上文提及的“回形針”視頻等,此類民間優秀作品多首發于偏年輕化的媒體平臺和賬戶,最初影響的也多是年輕人群體,其發布主體并非專業科學機構,發布內容也未經過科學權威指鑒,存在一定的公信力疑問。且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傳播中獲得巨額流量的不僅包括此類正面的科普作品,也不乏一些陰謀論和謠言性質的垃圾信息[11]。要讓民間優秀的科普作品能夠贏得與負面信息的注意力競爭,可以發揮主流媒體的作用。主流媒體的轉載既是對民間優質科普內容傳播影響力的進一步加成,也是對其專業性的肯定與正名,主流媒體融媒體平臺也正在成為越來越多優質科普自媒體的集中地。主流媒體應當多發掘轉載此類民間科普作品,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鼓勵更廣泛的科普內容生產者入駐自身融媒體平臺,既豐富自身科普素材庫,也能夠對民間科普達人形成激勵。當主流媒體和民間的優秀科普內容成為科學傳播信息主流時,謠言流言等垃圾信息生存的空間就會被大大壓縮。

猜你喜歡
科學疫情內容
內容回顧溫故知新
科學大眾(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戰疫情
抗疫情 顯擔當
人大建設(2020年5期)2020-09-25 08:56:22
疫情中的我
37°女人(2020年5期)2020-05-11 05:58:52
科學大爆炸
小小藝術家(2019年6期)2019-06-24 17:39:44
主要內容
臺聲(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科學
科學拔牙
衰落的科學
雕塑(1999年2期)1999-06-28 05:01:42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偷拍一区| 秋霞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综合视频| 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 午夜在线不卡| 亚洲精品爱草草视频在线| av免费在线观看美女叉开腿| 白丝美女办公室高潮喷水视频| 国产精品夜夜嗨视频免费视频| 欧美一级黄片一区2区| 9丨情侣偷在线精品国产| 久久毛片网| 毛片在线看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网站| AV无码无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色成人www在线观看| 试看120秒男女啪啪免费|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国产美女91视频| igao国产精品| 东京热av无码电影一区二区|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 日韩国产高清无码|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www.亚洲天堂| 亚洲手机在线| 四虎影视库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乱强伦| 在线观看国产黄色| 成人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99在线免费播放|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视频你懂得| 国禁国产you女视频网站| 欧美色综合久久| 在线欧美一区| 欧美性色综合网| 69综合网|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成年女人a毛片免费视频| 黄片在线永久| 国产成年无码AⅤ片在线|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久91| 91视频99|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专区| 日本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亚洲va视频| 成人国产免费| www.youjizz.com久久| 天堂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 日韩高清成人| AV色爱天堂网| 欧美啪啪精品| 毛片网站在线播放| 91青青在线视频|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91特黄特色A级毛片| a级毛片网| 久草视频中文|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乱子伦视频无卡顿| 亚洲综合色在线| 99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精品国产自|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播放| 免费福利视频网站| 自慰网址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熟女免费| 直接黄91麻豆网站| 99久久亚洲精品影院| 日本欧美一二三区色视频| 国产成人夜色91| 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欧美一级大片在线观看| 97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导航在线|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