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雨
摘 要 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是財政部門同行政事業單位就財政資金的分配使用、領撥繳銷的方法、形式以及責任、權利與利益劃分的基本組織制度。隨著2019年政府會計制度在行政事業單位的全面實施,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根據北京市電子產品質量檢測中心(以下簡稱“質檢中心”)的預算管理情況,分析現有行政事業單位在預算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淺談一些建議。質檢中心是北京電子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下屬二級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單位資產規模1.66億元,人員106人,全年財政撥款2451.62萬元。質檢中心的預算管理主體責任在財務科,每年的預算期間,財務科按照北京市財政局統一部署,根據中心實際情況進行人員及公用支出的測算及統計,完成預算的基本經費申報部分,項目經費由各職能科室提出需求申請,中心預算管理小組研究討論后確定申報項目,完成預算的項目經費申報部分。按差額配比財政撥款經費與經營收入規模,完成年度預算工作。
關鍵詞 行政事業單位 預算管理 現狀 改進建議
一、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概述
(一)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特點
行政事業單位的性質具有一定特殊性,一般是以增加社會福利、提供社會服務為直接目的的組織單位,其工作成果一般不表現為可以估量的貨幣形態。因此行政事業單位一般由國家全額撥款。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是其根據公共事業發展計劃和公共事務的管理任務編制的,并經過規定程序批準的年度財務收支計劃。其為單位實現任務目標提供經費保障,它的全過程應該是通過預算的編制、審核、執行、監督與評價,最終達到有效控制單位各項資金運動的目的。
(二)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重要性
1.有助于社會資源配置。行政事業單位由于組織上的特殊性,其財政資源具有獨特的運作方式。行政事業單位財政來源基本為國家財政調撥,而國家財政收入很大部分是來源于公民納稅,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支出利用市場的二次分配,經過優化配置再用于民。因此,行政事業單位做好預算管理,有助于單位對自身財政支出的合理分配和使用,完善社會資源配置,推動社會分配均衡。
2.有利于行政事業單位自身有序運行。預算資金是行政事業單位履行自身職能的財力保障,做好單位的預算管理能夠很好地保障行政事業單位基本經費的有效使用,基本滿足本單位實際辦公需要,保障行政事業單位的基本運營、有序良性運轉。做好項目經費預算資金管理,同時做好項目庫的儲備管理,可以使行政事業單位集中資金,用于最需要保障的地方。
3.有利于單位自身績效考評和監督。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若能建立和完善較為科學有效的管理制度,有助于發現和解決單位自身資源緊張、資源調撥矛盾等問題,有利于企業自身對績效考核和政績考評的實施和監督,同時有益于單位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利用預算管理可以檢視自身財政情況,例如財政支出是否達到預期效益、財政預算是否超支等情況。在完善社會責任的前提下,行政事業單位完善自身預算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社會服務效率和服務水平,亦可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必要的公共開支。
4.有利于單位自身績效考評和監督。若以預算管理的基本數據為基礎,將預算職能與質檢中心的業務活動全過程相連,形成以資金管控為核心的預算執行體系,將更好地提高單位工作效率。良好的預算管理能夠對單位的各項收入支出實施規范化管理,提升單位的服務能力;同時,良好的預算管理能夠使資金配置更加合理,優化結構,使資金優先保障民生、保障重點。
二、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預算編制過程存在問題
1.預算編制時間短。目前的預算編制時間是以自然年度為一個周期,每年的9月底財政部門會召開下一年度的預算布置會,就本年度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總結,對下一年度的預算編報工作提出總體要求。10月的長假結束之后,各單位馬上要開展的就是預算的編制以及上報工作。預算的一上結束時間一般為10月中旬。一上之后的一下及二上往往就是一些政策面的調整,單位主動性的調整幾乎沒有。也就是說,預算的編報從開始到一上結束不到1個月。到最終的二下(通常12月還會再有一次預算開網的調整時間),也只有不到3個月的時間。
2.預算編制未得到真正重視。單位的預算編制,還只停留在財務部門。從單位領導到單位的每位員工都只將預算編制狹義理解為與財政打交道,而忽略了預算的真正含義。預算的編制需要考慮單位的方方面面,與每個部門息息相關。由于是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所以財務部門每年的重點工作之一就是多爭取財政資金,為單位的基本運轉提供經費保障。財務部門做預算依靠的只能是當下的數據和往年的數據,稍加整理形成新年度預算數據。預算基本是只增不降,這樣的數據沒有考慮單位的實際發展情況,往往缺乏準確性,使得預算數據不準確也不嚴謹。
人員方面,在人員流動較快時,往往預算還未上報,人員數據已經發生了變化。而財務部門未在第一時間掌握人員變動信息,不能在第一時間根據變化進行調整。公用經費方面,就質檢中心而言,由于該部分經費財政不補助,所以這部分的預算完全是按標準定額來編制,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無預算、超預算的事情時有發生。
3.預算編制人員的專業性不夠。質檢中心的預算編制還只停留在財務部門,財務人員的預算編制工作往往都靠人員口頭指導,按照以往的習慣,沿用傳統的方法,人員配備不足且沒有經過專業培訓,預算編制方法不科學。很少有專門系統的預算理論、預算知識的學習,預算編制往往缺少系統的方法,面對現代預算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同時,行政相關機構不重視預算管理系統,無法分辨管理制度缺陷,但編制預算是為預算結果做準備,易導致預算結果不合理,這些不利因素都影響了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工作效率及質量。
(二)預算執行過程存在問題
1.預算編制完成后缺少跟蹤反饋。質檢中心的預算完成二次上報之后,每年度的預算編報工作在理論上就結束了。然而預算編制和管理工作不只在于編制,更在于對預算編制后的跟蹤管理。單位應對預算編制中出現的問題和歷年來容易出現的超支情況進行跟蹤和統計,這樣后續在執行過程中可以很好地發現問題,預報和防范問題,及時調整改進,為未來預算的編制做準備。